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702345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在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是由于:1、土壤起营养库的作用;2、土壤起养分 和循环的作用;3、 土壤起雨水涵养作用;4、土壤起生物支撑作用;5、土壤起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因为:1、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2、土壤质量的可变性;3、 土壤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土壤的组成及其特点: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土壤空气主要由 N2 和 O2 组成,含有比大气中高得所的 CO2 和某些微量气体,三相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矿物土壤中固体容积与液相和气相

2、容积一般各占一半,由于液相 和气象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状态。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 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之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土壤生产力 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而 不是生产力的全部。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 土壤学的研究方法:1、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2、综合、交叉研究;3、野外调查和实验室 研究结合;4、新技术的应用。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次生矿

3、物: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的次生粘土矿物。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基本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同晶替代(同晶取代或同晶替换):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 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种类及其特征:1.高岭组:1:1 型晶层结构、非膨胀性、电荷数量少、 胶体特性较弱;2.蒙蛭组:2:1 型晶层结构、胀缩性大、电荷数量大、胶体突出;3.水化云 母组:2:1 型晶层结构、非膨胀性、电荷数量较大、胶体特性;4.绿泥石组:2:1:1 型晶 层结构、同晶替代现象较普遍、颗粒较小,其可塑性、粘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居中。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的枯枝落叶、动

4、物残体、土壤中的微生物、施用的有机肥。 有机质的转化类型: 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温度、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植物残体的特性、土壤特性。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增加土壤的保肥性和 缓冲性;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作为土壤增温剂, 促进土壤种微生物活动,也可以作为生物调节剂;2、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净化环境,改 善农业环境的质量;对有机农药进行固定和分解,降低农药的危害;影响全球的碳平衡。 调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原因:土壤微生物类型: 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的类型(需营养和能源的需求):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因素:温度;水分

5、及其有效性;Ph;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生物因 素;土壤管理措施。土壤三相是适宜度:固相率为 50%,容积含水率25%30%,气相率为 15%25%;若 气相率低于 8%5%会妨碍土壤通气而抑制植物根系和好气微生物活动。三相比可以反映 土壤持水、透水和通气的情况。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的质量。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挂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土壤容重 的数值大小或土壤的松紧值,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及各种自然因素和人工管理措 施的影响。孔隙度:孔隙比: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粒级:按土粒的大小,分为若干 2.当量粒径: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粘粒: 土壤机械组成:各粒

6、级的相对含量。 土壤质地: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组合级别。质地类型及其特点: 土壤结构体: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土壤结构性: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够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结构体的类型:块状结构和核状结构、棱柱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的特性:较适宜的孔性,蓄水抗旱的作用,协调水气的矛盾、缓解保肥和供肥的矛 盾,提高耕作质量。孔隙度的类型和特点: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 当量孔径: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也称有效孔径。土壤水:指在 105 摄氏度温度下从土壤中驱逐出来的水。 土壤水分类型及其特点:吸附水:受土壤吸附力

7、作用保持;毛管水:受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 重力水:受重力支配。田间持水量:远离地下水的土层达到最大悬着毛管水量时的土壤水含量。 萎蔫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亦称萎蔫点。 土壤有效水: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自首利用及其难易程度。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质量含水量:土壤中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容积含水量: 单位土壤容积中水分所占的容积分数;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土 壤水贮量:一定面积和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烘干土:在105摄氏度t条件下烘干的土壤。风干土:当地大气中自然干燥的土壤。土水势:土壤中的水受各种力的作用后 具有的自由能与纯自由水自由能

8、的差值。土水势的表示方法:土水势;土壤水吸力:指在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 土水势的构成:基质势、压力势、溶重势、重力势等。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以土壤水吸力为纵坐标,以相应的含水量为横坐标绘成曲线来表示土壤 水吸力与含水量关系的曲线。滞后现象:在同一吸力的作用下,脱水过程的含水量大于吸水过程的含水量即脱水曲线与吸 水曲线不重合的现象。产生原因:土壤颗粒的胀缩性以及土壤孔隙的分布特点。土壤水水分运动的类型:饱和土壤中的水流:由压力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作为推动力;非饱 和土壤中的水流:推动力主要是基质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土壤中水的水流运动:水汽扩散和水汽凝结。 水进入土壤的过程及其特点

9、: 土壤空气和大气的异同: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大气;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 大气;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土壤空气的运动形式:对流和扩散。土壤热性质: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C所 需要的(或放出的)热量。土壤导热率:土壤具有对所吸收热量传导到邻近土层的性质。热扩散率:指在标准状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 C的温度梯度下,每秒流 入1c 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大小D=A /Cv , C=Cv*p , p是 土壤容重。土壤胶体的类型: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10、。 土壤胶体表面的类型: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 土壤电荷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阳离子交换作用和特点:在土壤中,被胶体静电吸附的阳离子,一般都可以被溶液中另一种 阳离子交换而从胶体表面解吸,把发生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反应。特点:阳离子是一种可 逆反应;阳离子交换遵循等价离子交换的原则;阳离子交换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交换性阳离子:能够被吸附的土壤中的离子。阳离子吸附的类型:致酸离子(H离子、Al离子);盐基离子(Ca离子、Mg离子、K离子 Na 离子、氨根离子)。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pH条件下,美公斤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数;影响因 素:胶体的类型、土壤质地、土壤 p

11、H。盐基饱和度:土壤中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影响阳离子交换性有效度的因素:离子饱和度、互补离子效应、粘土矿物类型、固定作用。 阳离子专性吸附:阴离子专性吸附:是指阴离子进入粘土矿物或氧化物的金属原子的配位壳中,与配位壳中的 羟基或水分重新配位,并直接通过共价键或配位键结合在在在固体的表面。阴离子的负吸附:指电解质溶液加入土壤后阴离子浓度相对增大的现象。 土壤酸度的类型及其关系:活性酸和潜性酸;两者存在于一个平衡体系中,活性酸是土壤酸 度的起源,表示土壤酸度强度,潜性酸是土壤酸度的主体,是土壤酸度的溶量,潜性酸量远 大于活性酸量。交换性酸:用中性氯化钾或氯化钡交换土壤胶体表面

12、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到溶液中而测出 来的潜性酸。水解性酸:在一定的反应中,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液出3,根据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用 量换算为土壤酸度,这样测得潜性酸的量叫水解性酸。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土壤通气性、微生物活动、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植物根系的代谢作 用、土壤的 Ph。土壤缓冲性:土壤酸碱物、减缓pH变化的能力;影响因素:土壤无机胶体、土壤质地、土 壤有机质。耕作的定义和目的:在作物生长期间,为了改善植物生长条件而对土壤进行机械操作,目的:1、改善土壤结构, 2、把作物残茬和有机肥料掩埋并掺和到土壤中去, 3、控制杂草或其它 的 植株。土壤力学性质(土壤机械物理性质):土壤受外力作用,

13、发生形变显示的一系列动力特性。 土壤粘结性:原指同种物质或同种分子相互吸引而粘结的物质,土粒通过各种引力而粘结起 来。土壤粘着性:土粒粘附在外物上的性质。 土壤可塑性: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消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 土壤耕性:是指由耕作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包括: 1、耕作时土壤 农具操作的机械阻 力,即耕作的难易程度, 2、耕作后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壤物理性质,即耕作的质量问题; 要求:耕作阻力尽可能小,以便于作业和节约能源;耕作质量好,耕翻的土壤要松碎,便于 根的穿孔和有利于保湿、保墒、通气和养分转化, 3、适耕期尽可能长。土壤宜耕期:是指保持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量的时间。 土

14、壤退化: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的开发利用不当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现象和过程。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乃至荒芜的过程。 土壤退化的分类: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 业占用。水土流失的定义和类型:是土壤物质由于水力及水力加上重力 搬运移走的侵蚀过程;分为 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量增大,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 能力。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方面,物理指标包

15、括:土壤质地、土层和根 系深度、土壤溶重和渗透率、田间持水量、土壤持水特征、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等;化学 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土壤 pH 、电导率、矿化氮、磷和钾等;生物学指标包括: 微生物生物量和氮、潜在可矿化氮、土壤呼吸量、生物量/有机总碳、呼吸量/生物量等。 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气候: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粘土矿物类型 的影响;生物:植被类型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和分布,植被类型对植物营养元素和土壤 酸度的影响,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淋溶与淋洗的速度;母质:母质的机械组成影响土壤的机械 组成,母质的自身状况影响土壤的层次分布,母质的性质对土壤的性质起决定作用;地形:

16、 地形通过影响降水和辐射的分配而影响土壤发生,地形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再分配; 时间:影响土壤发育速度。土壤的基本成土过程:淋溶与淀积过程、淋洗过程、富集过程、表面侵蚀过程和表面累积过 程、机械淋洗过程、泥炭形成过程、枯枝落叶堆积过程、分解和合成过程、黑化和淡化过程、 棕化与红化与铁化过程、还原过程、氧化还原过程、熟化过程、疏松和紧实过程、土壤混合 过程。土壤各发生层的主要成土过程:腐殖质化过程、粘化过程、钙化过程、盐化过程、碱化过程、 灰化过程、白浆化过程、富铁铝化过程、水成土过程、熟化过程。土壤剖面:是一个具有土壤垂直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发 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次,即 A 、B、C 层。土壤发生层与土体构型:H、O、A、E、B、C、R。自然土壤常见的剖面层次结构: 农业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硅铝率和硅铝铁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