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701764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教学形式讲读教 师王建萍单 位如东县马塘镇王元小学课 题师恩难忘生成性案例描述(课堂上非预设的、意外的情况发生的背景情况、经过、应对办法和效果等)教材解读: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教学时,我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并通过随文练笔读写结合,激发出学生最质朴的情感。环节一听歌谈话,感受师恩播放音乐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师:听!这首是什么歌?(长大后我便成了你)用心去听一听,歌里唱些什么?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哼一哼。师:这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昨天我们还读了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从文章中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通过昨天的学习,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回答:他年纪很轻,才华出众;上课生动有趣;每上一堂课,都要编一个故事等师:同学们都对他的故事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上昨天我们学过的这些词语,来说说田老师的故事吗?出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田老师每上一堂课,都要编一个故事,他讲的故事引人入胜,让我身临其境。)(田老师的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师(出

3、示插图):看,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娓娓动听的讲着故事,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乱折花草树木,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我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那首小诗。)(田老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听田老师的课一点都不觉得累,是一种享受。)(听田老师的课,我感到很快乐。)(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快乐知识道理)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快乐,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师的故事好像是什么

4、?(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环节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精读品味课文3至7段。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至7自然段,画出我听田老师上课时神态的句子及田老师教学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想一想: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 3、交流:(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A、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 B、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2)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A、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就叫“引人入胜”。 B、如果你听了这样“引人如胜”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5、 (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惊醒”体会。 (4)用上“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等词语来说一说田老师讲课的情景。( 总结写法: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衬托出来了。这个方法值得学习、运用。) 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作者难忘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什么? (5)“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滋润着我”。 师: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请问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呢?(把田老师讲的故事比作“春雨”) 师:在这里可以把“春雨”换成别的

6、季节的雨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田老师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娓娓动听的) 师:春天的雨是绵绵的,田老师的故事是娓娓动听的。春雨让花草树木快乐地生长,田老师“娓娓动听”的故事则让作者健康的成长,这是多么美妙的比喻啊! 那么,像这样的好句子该怎样来读呢?(指导学生感情练读。) 环节三学最后两段,品味真情 1、师:默读8、9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表示作者时隔40年仍无比尊敬自己老师呢?田老师编的故事对作者有什么影响呢? 2、学生自主学习。 3、交流:(出示句子“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向学生介绍作者刘绍棠当时的情况: 一位有名的作

7、家,已经年近五十了,还恭恭敬敬地向这位老师鞠躬,为什么?让学生领悟以至于在四十年后,作者对田老师教诲之恩的难忘。 4、指导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我”要感谢老师的什么?(感谢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联系课文内容,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老师讲得动听,学生听得入神,至今难忘。可见田老师是一个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这让作者受益终生,为今后走上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师:正是因为有了田老师那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引领,作者才一步步迈进文学的殿堂,取

8、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作者(引读第八节)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九节)请学们读一读这一节,你是怎样理解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的? 3、 再次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环节三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回顾全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份难忘的师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抓住了田老师爱讲、会讲故事这个特点,还写了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特点。 (2)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而作者只具体写出了其中一个故事,没有面面俱到,通过这一个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师的精彩,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除了通过“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9、”等词句直接写出田老师讲故事的精彩,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来衬托,更加表现出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平平凡凡、点点滴滴,请你也选取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吧。案例反思与启示(评析案例中的成败、需关注的细节等,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将如何处理更好,对如何应对非预设情况发生有何经验或教训等)在语文课堂最后,我经常会组织这样的随文练笔,以期待“相得益彰“的美好境界,但有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于是,我又一次回顾这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反思,我形成了以下想法:一、找准训练点,“点点生花”找准训练点是一次成功的随文练笔的前提。语文教材内涵丰富,只要教师认真地研究,

10、细心地挖掘,总可以从课文中寻找出随文练笔的有效结合点。语文教材为语文老师提供了许多的空白点,我们应该“潜心会文”,根据文本的思路,寻找课文中能激发学生倾吐欲望的矛盾点、空白点、悬念点,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化、对学生情感进行延伸,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仿写我相信只要找准练笔的训练点,就不难“点点生花”了。二、品位课文语言,积淀情感随文练笔的重要前提是先品位课文语言,从文本的语言中提炼出情感。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学生品位语言,提炼情感,都得从文本出发,用自己独特的感悟,从文本中寻求共鸣,寻求情感的归宿。这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步步内化的过程,所以随文练笔之前的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课前的

11、挖掘教材,就成了重中之重了。案例中正是因为有了练笔之前,环环相扣的阅读理解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情感台阶,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到高峰时,随文练笔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三、宣泄自我情感,厚积薄发“为文者,情动而辞发。”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随文练笔也应该符合这个要求,那么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呢?就从孩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中来,而孩子们的理解与感悟却少不了老师的引领与导航。学生的情绪一次次被调动,心灵一次次被撞击,共鸣之花也就瞬间开放,在内心澎湃已久的情感瞬间爆发,喷薄而出。于是乎,奋笔疾书,化情感为文字。于是,文字也有了呼吸、有了色彩、有了生命。总而言之,进行随文练笔时,必须抓住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必须做好练笔之前的铺垫工作,必须激发出学生最质朴的情感,只有这样,随文练笔才能为我们内涵深远的语文课堂穿上一件质朴的外衣,才能让学生笔下生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