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梳理文题解读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有一句流行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其中的“《长恨》《琵琶》”就是指他的名作《长恨歌》和《琵琶行》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作者作品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他因多次上书要求革除弊政,政治上一再受到排挤他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因此,他的诗文对这方面也有较多的反映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风格平易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著有《白氏长庆集》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另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背景纵览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诗人被贬江州的第二年写的一首抒情气氛很浓的叙事诗。
字词梳理 1.古今异义词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古义:指第二年今义:今年之后的第二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构成的两个词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指神态、脸色、姿容 今义:指色彩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指从前今义:指方位铁骑突出刀枪呜古义:指冲出来今义:指鼓出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指整理今义:指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指叹息声今义:指低声交谈;虫鸣;自语 凝绝不通声暂歇古义:指表示短暂的时间,只指时间短今义指“暂时”,含有与将来对比的意思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指年龄大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2.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间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后面带了宾语“利”,用作动词,看重;轻,后面带了宾语,用作动词,轻视 钿头银篦击节碎:形容词用作动词,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