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699414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教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和内容、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处理建议。ppt说课标本学段的阶段目标ppt1识字、写字本册要求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能力习惯方面: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阅读能力习惯方面:(1)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情感态度方面:(1)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

2、读的乐趣。(2)在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并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熏陶感染。3口语交际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写话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还要了解日记格式,学习写日记。5.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结合课内外阅读,解决问题;(2)留心观察大自然,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说教材(一)教材编写意图和内容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从而避免了局限性。而教材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至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

4、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课文下方列出,且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旨在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旨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旨在给学生提供 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在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

5、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二)教材编写的特点ppt特点一: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名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 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特点二: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以词语、三字经、成语、谚语、对联、拍手歌等不同形式出现。为便于学生朗读,多采用韵文的编排形式。即使是一串词语,读起来也十分上口。这样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识字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识字的语境,使识字与

6、阅读紧密结合,还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练习,并有利于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兴趣和热爱。特点三: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这些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本册教材的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特点四: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找,动手做当中增长本领

7、,形成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特点五: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首先,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使教科书由“教本”变为“学本”。这册教科书,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练习,均不是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如,在识字5之后,学习伙伴建议:“我们也去收集一些谚语吧!”其次,教材中,语文园地“我的发现”这一栏目,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展示台”这一栏目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

8、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特点六: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本册教材虽然规定了识字量,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教科书后面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课后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些题目也不作统一要求,背诵方面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书写方面如“上面的词语,会写的我都写一写”。展示台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这些,都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弹性。说建议(一)说教学建议ppt一、要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

9、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在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作准备。ppt二、识字和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1、识字方面(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2)巩固识字是教学

10、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复习、巩固识字,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如,做组字、组词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2、写字方面1、在本册教材的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板书示范,详细指导不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2、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学生动笔写字不应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里面去。ppt(三)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要把握好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

11、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要重视朗读指导。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要舍得花时间,使学生读正确,通顺,流利,逐渐形成语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以及感情的变化。反对离开课文背景,对句子语气进行支离破碎的朗读指导。可以进行必要的范读,如,长句子的断句,句间的停顿,轻声,儿话,疑问句等。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

12、就应该予以肯定。ppt(四)写话部分的建议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写话的批改主张少改多保留,这样批改对保护学生写话的积极性有好处.ppt(五)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1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ppt(二)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校的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参、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等,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这些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又一有效途径。如本册第一组课文是围绕“美丽的秋天”编排,学习了这组课文之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能仅局限在课本里,而要作课外延伸。语文教师可让孩子们去寻找与秋天有关的内容,如诗词、歌曲、图片、文章。并及时组

14、织学生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 以“秋天的故事”为主题举行班会。如:“我会唱秋天的歌”“我会背秋天的诗”“我会跳秋天的舞”“我会画秋天的画”“我会讲秋天的故事”等等。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是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还可开展讲故事比赛,并授予“故事大王”荣誉。以此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鼓励儿童去识生活中的字。比如姓氏字、商标字、牌匾字、广告字、校园文化字、商品实物字等等。这样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识字,做到形式多样,趣味生动。利用各种节日、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语文素养。清明节,教师带领学生给烈士扫墓,观看烈士生平事迹展,瞻仰烈士遗物。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激发孩子们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总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引导孩子们去开发和利用,学语文、用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一定会全面提高。以上就是我对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粗略分析,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