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6918715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航天四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1月目录目录1基于国家计委立项的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2第一章 项目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41.1项目背景41.2系统建设意义和必要性51.3系统目标71.4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7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基础92.1应用系统基础92.2 GIS数据基础10第三章 项目的建设内容123.1系统概述123.1.1 系统组成123.1.2 系统体系结构153.1.3 系统的技术构成163.1.4 系统的主要功能173.1.5 示范项目的业务范围243.2 系统的建设内容(建设方案、规

2、模、地点)27第四章 项目组织模式与工作计划294.1 项目组织与运营模式294.2 项目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314.2.1工作计划314.2.2进度安排31第五章 财务分析335.1 项目经费投资预算335.2 经费来源345.3 收入模式345.4 经济效益分析35第六章 风险分析366.1 政策风险366.2 运作风险366.3 资金风险366.4 技术风险37 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GNSS)、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现代通信与网络和辅助决策支持等技术,在卫星导航综合服务平台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建设覆盖杭州市,针对灾难

3、与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预警、紧急响应、联动处理和辅助决策支持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实现空间和非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市级职能部门应用系统紧急互动响应和应急联动处理,达到为市政府领导层的综合决策提供技术保证,达到杭州市各应急相关信息资源库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其共享、交换、整合以及增值服务提供技术手段。在本项目中,利用GNSS、GIS和通信技术构建的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和卫星导航信息综合服务将在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提升城市安全等级以及在加速杭州市城市信息化进程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成为杭州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卫星导航是提供动态时间和地点等参数的信息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提供准静态位置属性的

4、信息技术,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应用产业作为难以替代的国家信息体系支撑技术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信息、交通、农林、渔业、防灾、减灾、救灾和环境监护等建设方面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项目主要用于提高杭州市政府管理水平,加强杭州市信息化基础建设,结合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实施。在本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将充分发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国内卫星应用(特别是卫星导航)领域中一流的技术、产品、服务的整体综合实力,结合杭州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特点,以灾害预警、事故预防、决策支持和应急联动处理为核心,以提供政府领导决策和指挥服务为重点,开展全面的城市综合信

5、息服务,从而带动杭州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第一章 项目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1.1项目背景现代城市面临越来越多的灾害隐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成为政府部门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灾害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的课题。高效的城市指挥和处理体系,是现代城市管理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政府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处理能力。通过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强应急管理的功能,对城市

6、灾害和突发事件进行综合处理,并使之制度化。随着现代卫星导航、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日臻成熟,使对移动目标的空间信息服务成为可能,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三大信息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于空间位置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杭州市与航天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以及杭州市在导航领域的成功实践,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杭州市投入使用的相关系统有110指挥中心、千岛湖紧急救援中心、火警119系统等。这些系统主要为本部门专业应用服务,并且基本处于相对分散状态。防灾重于减灾。面对灾害时,最有效的手段是及时发现灾害,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7、而一旦灾害发生,政府必然要及时动员各部门、社会各界协调行动,以减少损失。目前的专项系统由于应用独立和系统分散等原因,难以完成此重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有灾害预警、事故预防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考虑到杭州市的特点,建议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采用“平战结合”的运作方式:n “平时”面对各种小型灾害(如交通事故、救护)时,采用专属归口行业系统处理解决,并保证专属系统的本部门应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延续性;面对平台存量的增值服务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n 当有重大灾害和事故发生时,以及重要活动事件期间,即转入“战时”状态,为市政府决策层提供有效的、联动的统一指挥调度服务。1.2系统建设意

8、义和必要性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带来社会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然而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依然频繁发生。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多,人员的集中,各种突发险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加严重。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面对各种突发险情,快速、有效的指挥将会极大地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自“911”以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吸取美国的教训,重视国家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应急处理能力。杭州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对而言,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在杭州市都更容易造成更大的损失。杭州市面临的灾害分为二大类:n 自然灾害杭州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灾害性天气比

9、较频繁。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台风、冰雹、旱灾、寒潮和高温等。例如,1988年8月,8807号强台风袭击杭州市,数以万计的树木被刮倒,其中风景胜地西湖边80%的树木遭灾。电信和输电线路损坏,全市停水停电时间达5天。铁路、公路和市内公共交通完全中断,机场航班全部停航,杭州市正常的工作和社会秩序全部被破坏,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此次台风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n 人为灾害建筑火灾、重大生产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刑事案件以及其它突发性事件。在杭州市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并利用其指挥、协调各相关机构,及时对自然灾害发出预警提示和对人为灾害提供预防措施,同时采取有效的减灾、备灾、应变

10、及复原措施,将对减少杭州市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1.3系统的建设目标杭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运用现代化通信手段,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建立一个可靠的、高效的、具有对重大灾害预警、突发事件的多部门联动处理和辅助决策支持的现代化应急联动指挥、调度、决策中心。本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将以为市政府领导决策层提供服务为主,为公众提供增值服务为辅,待项目一期实施成功后,通过后期工程,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建立起完善的、覆盖杭州地区的、应急联动指挥与卫星导航紧密结合的服务体系。 1.6 项目建设的实施策略项目以 分阶段建设 分层次应用 突出重点服务 整合为实施策略。

11、 1.4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的应急指挥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行业局委办自建专有系统,专门针对本行业特点进行设计和建设,系统一般以解决本行业应用为主。如下图所示:110系统119系统120系统122系统信息孤岛应用独立其它系统各系统间相互独立,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弱,各系统知识面应用面较专业,相对难以协调经过长期的实践,国内各大中城市逐渐认识到目前系统的缺陷和不足,开始研究改进目前的系统,并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2001年底,中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在南宁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对各种分离的信息与通信资源进行了完整的系统集成,将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台以及12345市

12、长公开电话纳入到指挥调度中心,进行集中统一处警。在国外,美国纽约市于1996年4月成立了“纽约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加里佛尼亚州也建立了应急救援办公室;在西亚图市,1991年成立了应急处置中心,1994年提出并成立了西亚图灾害救援与响应机构;日本于1991年成立了东京都防灾中心;另外,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等国家都设有灾害管理组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灾害预警和事故预防、紧急救援体系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必要手段,体现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成为城市大规模发展和提升现代化城市安全等级必备基础。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基础2.1应用系统基础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对安

13、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近年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应急预案。2000年5月,市消防支队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处置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预案;2002年5月,市政市容管理局重新修订了杭州市市政市容管理局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2002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杭州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已计划在新建的行政中心内建设大屏幕指挥中心;2002年7月市政府发布了185号令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治安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客运出租汽车应当按规定安装必要的安全技术防范装置”。目前,杭州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交通局、公交总公司、管道煤气公司、自来水总公司、林水局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GPS和GIS应用系统,各单位应用系统

14、具体情况如下: 公安局:1997年建立了杭州市公安局110GPS指挥系统。 交通局:已建立千岛湖应急系统、长途客运管理系统和智能交通(ITS)实验系统,并正在建设基于MapInfo的路面管理系统。 规划局:已建立杭州市规划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公交总公司:1995年起开发了GPS应用系统,1997年正式运行,其中杭州市15条公交线路341辆车纳入系统之中;并拟开发自动报站系统。 国土资源局:1995年开始开展GIS方面的工作,现已开发完成的应用软件有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出让金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证书年检信息管理系统、地籍调查测绘系统、国土资源信息网站、土地征用、地

15、产交易、地价监测等一系列业务软件。 煤气总公司:1998年8月开发了煤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自来水总公司:1998年开始应用了自主开发的自来水管网系统。 林水局:开发了杭州市防汛动态监控系统。在建、拟建GIS应用系统单位的情况如下: 房管局:正在与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杭州市房产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合同计划2003年2月完成。 环保局:拟建杭州市污染源管理系统,准备二次开发基于浏览器的环保GIS系统。 交警支队:非常需要建立以3S为基础的车辆指挥管理系统。 技术监督局:正在规划建设“杭州市锅容管特安全监察检验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中心数据库”。2.2 GIS数据基础杭州市规划局已完成1000Km全市范围1:5000全要素地形图;100Km1:500全要素地形图,年底将完成600Km的1:500地形图(主要通过航测和实地测量);1000Km全市范围内1:5000正射影像图;湖滨地区用地红线数据;10Km道路红线数据,计划年底完成市区范围内剩余400多Km1:500地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