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688940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0411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3.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4. 本次考题主要范围:人教版必修2前两章等第I卷(选择题 58分)一、选择题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下图为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读后回答问题。1.对比图中M、N、P、Q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M处房价最高,环境优美 BN处房价最低,距市中心远CP处房价最高,靠近河流 DQ处房价最低

2、,靠近铁路2.关于城市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B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受自然资源、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肉牛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格局经历了从牧区到农区的扩散过程,逐步形成了东北、西北、西南和黄淮海平原四大肉牛优势区。下图示意我国19802011年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对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重心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A农区役用牛需求量减小B农作物秸秆逐步成为重要的饲料来源C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D牧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4.吸引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移动的

3、主要地区是( )A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C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D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5.目前,我国肉牛生产优势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草场资源的优劣C政策扶持的力度 D专业化生产程度下图是某平原城市及其郊区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该城市所处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乳畜业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7.图中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居民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科教文化区 D工业区读下图“1995年以来中国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8.2015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4、)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9.图中三条曲线按照年龄段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甲、丙、乙 D. 丙、乙、甲10.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减少甲年龄段比重 增加乙年龄段数量提高丙年龄段数量 调整各年龄段比重A. B. C. D.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5、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1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 价格低廉 B. 减耗保鲜 C. 绿色优质 D. 品种丰富。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A. 传统型和过渡型 B. 原始型和传统型 C. 现代型和传统型D现代型和过渡型14.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 B. C. D. 畎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畎(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

6、地区的两种畎亩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A. 抗风透光 B. 保温通风 C. 抗旱保墒 D. 排水防涝16.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A. 土壤水分充足 B. 昼夜温差减小 C. 风力侵蚀降低 D. 通风透光性好2017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内涝。右图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导致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多 B. 受阻 C. 过快 D. 增大18.此次北京城市内涝现象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启示,今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 )A. 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开发 B.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 加强城

7、市大气污染治理 D. 加强城市人口迁移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繁荣发展,最近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了“共享单车”,一个城市的地铁和公交系统再完善,也没法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共享单车正好能弥补交通末端的缺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9.共享单车体现了低碳出行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A. 公平性 B. 持续性 C. 共同性 D. 环保性20.共享单车受城市居民青睐的主要原因是( ) 出行环保 停放有序 经济实惠 灵活方便 行车速度A. B. C. D. 21.上海、北京等城市大力推广共享单车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加重城市大气污染 B. 增加居民出行距离C. 降低居民出行需求

8、 D. 推动城市(非机动车)道路规划下图为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y:费用或效益,x:城市人口规模),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下列说法与图中相符的是( )A. 城市生活费用随人口增加而增大B. 城市单位成员效益随城市人口增加而上升C. 城市效益或成本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D. 城市成本随人口增加而上升23.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社会效益)的城市规模分别是( )A. P1、P2

9、B. P2、P3 C. P3、P4 D. Pl、P4美国中部平原上有世界著名的玉米带,所产玉米大部分供出口,其余用作饲料,发展养牛业、养猪业等。近几年大豆种植业发展迅速,所以玉米带又常称为玉米大豆带或玉米大豆乳畜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美国的玉米带不属于(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混合农业 D. 集约农业25.美国玉米带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地势平坦广阔 终年高温多雨 土壤深厚肥沃 市场需求量大A. B. C. D. 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

10、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26.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B. 小麦增产超过粮食增产率C. 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D. 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27.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 )A. 相对“节省”了土地 B. 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C. 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D. 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 006个,2004年

11、又减少到76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8.下列对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B. 乡镇工业的发展造成污染加重,范围扩大C. 小城镇数量过多、过密,造成资源浪费D. 大城市数量不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29.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A. 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B. 分步骤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C. 合理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D. 调整工业化战略,促进工业的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 42分)二、综合题30.读“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

12、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B _C_(2)列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3)针对农业生产特点,试提出促进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可续持发展的合理化建议。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选址的有利条件是、,由此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因素的影响。(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市拟在右图所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拟建大型超级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3)A市计划在周围地区建一旅游度假区。请简述你的理由。32.下图是“我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商品粮基地与相比

13、,其不利的气候条件主要是 。(2)商品粮基地与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3)简要分析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4)将农业发展方向与对应的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材料二 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2)简述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结合材料二,简述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A 6.A 7.D 8.D 9.B 10.C 11.D 12.C 13.A 14.C 15.C 16.D 17.A 18.B 19.B 20.C 21.D 22.D 23.B 24.A 25.C 26.B 27.C 28.D 29.A30.(1)南亚 东南亚 东亚 (2)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3)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实行集约化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