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6878394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信息技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XX为大家准备了,期望能帮到你,欢迎阅读!1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伴随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有些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据初步统计家中有计算机的学生极少,平时有机会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更少,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了开机、关机、鼠标等基础操作,初步知道了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等的概念,基础掌握了画图的操作,会使用画图程序创作一幅完整的画,基础掌握了WORD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基础掌握了基础的文件操作。在操作能力上,有的学生一点即通,而且能举一反三;但也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反复示范,练习后仍不得要领。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尽可

2、能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加强后进生的教导,尽可能改变两极分化的情况。二、教学纲领、教材分析选择的教材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依据五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材适宜分解和重组,选择PPT这部分的内容为本学期关键学习内容。该部分内容以计信息技术常识、基础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关键,教材编写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图文并茂,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特点,而且注意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络。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该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第1到第7课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习PPT的基础使用方法,逐步变兴趣为探索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关键性。三、教学目标及要求情感态度目

3、标:经过本学期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意识。引导学生从学习和操作中学会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养成珍惜公物、遵守机房规章制度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知识技能目标:会使用PPT进行相关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及责任意识,遵守道德规范。2一、指导思想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学科特点,采取任务驱动方法,以多个方法激励学生多尝试,多思索,多利用,让学生在学习中

4、不停取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含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她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需的基础。二、教学总目标(1)知识和技能:关键让学生了解信息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键盘的使用方法、文件的管理。(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经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含有获取信

5、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定识和了解和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需的基础。(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深入落实具体方法,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升,使学生的

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升。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信息和计算机,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二单元键盘输入法,关键是让学生学习熟悉键盘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第三单元管理好自己的文件,主是是让学生掌握文件的管理。教学关键、难点、基础知识的掌握。、多个基础概念、操作的掌握。、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利用。四、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刚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经过多个路径的了解,一部分学生对电脑的部分基础知识和操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也有一小部分同学家里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本学期将针对实际情况将采取不一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五、评价工作安排本着对

7、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标准,评价的方法应灵活多样,能够采取考试、考查,评定学生的作品和竞赛的方法。不论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评价全部应激励学生创新,使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评价方法:利用多个方法对不一样目标、不一样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评价全方面化。评价方法关键有:老师观察、和学生谈话、优异表现统计,任务完成情况等。评价时机:评价要做到全程化。它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做到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立刻给必需的、适宜的激励性、指导性的评价。评价主体: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