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6878114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紧形成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镇二元结构,加紧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含有重大意义。必需紧密联络实际,主动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镇互动的有效路径,加紧形成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推进城镇一体化的重大意义推进城镇一体化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定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础要求是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当代化加紧推进。但因为历史

2、条件的制约,尤其是长久形成的城镇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镇关系失衡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城镇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依然微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依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依然困难,最需要加紧。所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需统筹城镇发展,加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镇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镇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停得到改进,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足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表现以人为本;只有立即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方面协调可连续。所以,推进城镇一体化

3、,是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推进城镇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主要基础促进社会友好,必需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多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目前,农村安定友好局面面临很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部分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友好的突出原因。只要坚持统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础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方法,着力处理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

4、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所以,大力推进城镇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紧农村发展,改进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友好稳定的关键。推进城镇一体化是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要保障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准期实现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明了良好条件。但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关键在农村。农业基础微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镇面貌反差较大。多年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显著加紧,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紧,城镇二元结构矛盾愈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

5、,有的是长久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相互交织,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实现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当代化就没有国家当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方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方面小康。必需大力推进城镇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镇关系,加紧农村发展,缩小城镇差距,才能确保到2021年实现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推进城镇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础要求科学依据。城镇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一是理论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

6、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主要论断。她说:“纵观部分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成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即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顺应这一趋势,愈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愈加主动地支持三农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主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镇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础特征后做出的

7、科学判定,也是总结中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中国推进城镇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镇一体化,是由中国基础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镇差距非第2页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中国城镇差距连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久以来政府利用政策和制度手段,经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镇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相同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

8、1958年的以城镇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但在身份上强化了城镇的先天差异,造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镇结构的失衡,使城镇差异制度化。三是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伴随工业化快速推进,中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从工业生产看,中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关键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正确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中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含有庞大的外汇贮备;从国家财政收入看,中国财政收入已超出5万亿元,关键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这表明,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有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镇经济社

9、会发展一体化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出10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出40%、农村劳动力就业占总就业百分比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中国2021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百分比为%、城市化率为%、农业就业百分比为44%,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它指标全部符合上述标准。所以,中国逐步改变城镇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镇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有,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基础要求。城镇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镇计划,打破城镇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镇间的基础设施

10、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镇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镇差异,使农村和城市一样共享当代文明,以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环境的友好发展。为此,需要关键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镇计划。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前提。过去长久受城镇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发展计划、忽略乡村发展计划,而且城市发展计划和乡村发展计划相互脱节。所以,统筹城镇计划,建立城镇一体的计划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这么,不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节省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能够使城镇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二是统筹城镇产业发展。这是改变城镇二元结构、促进城镇

11、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步骤。要统筹计划和整体推进城镇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根据一、二、三产业互动、城镇经济融合的标准,促进城镇各产业有机联络、协调发展。三是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改进农村面貌、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要着眼于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协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微弱和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逐步实现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结果。四是统筹城镇劳动就业。这是改进人民生活、促进城镇经济社会

12、发展一体化的主要条件。中国城镇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久连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中国以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必需把扩大城镇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整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城镇就业。五是统筹城镇社会管理。这是保持社会友好稳定、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基础。伴随改革开放不停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改变,城镇融合趋势加紧、人口流动加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镇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法,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

13、、提升效能,逐步形成城镇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三、目前迎江区城镇发展关键差距多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来正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镇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进城镇一体化进程。但城镇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仍然是目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现在城镇差距是多方面的,关键表现在: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2021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二者比为1收入差距比2021年扩大了个百分点。同时,因为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

14、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使农民增收空间很有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不停拉大。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差距。因为长久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市农村多数地域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生活设施方面,即使公路基础实现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依然是沙石路面;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三是城镇劳动就业差距。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感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约在50%左右。现在,在我区老城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

15、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助、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尤其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紧,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四是城镇社会事业差距。全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城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基础办学条件要显著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因为多方面原因,城镇老师基础素质差异比较显著。尤其是在农村仍然存在忽略儿女教育问题。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现在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小区卫生服

16、务机构现在已达成15所,而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效不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还未全方面实施。城镇人员能够参与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者只能参与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能够参与城镇企业职员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与城镇企业职员养老保险。这些全部制约了城镇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四、推进城镇一体化的目标思绪和政策举措目前和以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镇一体化,必需全方面落实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根据“统筹计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标准,初步建立城镇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镇有效衔接、功效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镇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