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87768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分享(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4、秦兵马俑第(1)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读课初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读句子,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能理清脉络。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能理清脉络。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思考后回答观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回答你还想知道什么?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2、理解词义,可了解上下文,也可查字典。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朗读字词,结合图片理解个别词语意思一、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奇迹吗?板书课题解题: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播放兵马俑图片二、初学课文出示自主先学要求检查交流出示字词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告诉我什么?相机理解个别词语:战车千乘:“乘”多音字,用另外的音组词。跃跃欲试:欲,想要。小组内交流回答学生板书根据板书,练习说话小组内先说,全班再交流补充问题,了解文章内容交流分段情况,有小组推选说明分段理由及概括大意。分析字形,记忆生字描红临写引导把握文章脉络提出问题:读完文章,你了解了什么信息?拓展:能把你的认识完整连贯的说

3、一说吗?质疑:文章主要介绍了由此,我认识了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分下段吗?指导写字:出示生字指导分析字形范写生字作业布置:1、了解其他世界奇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书写生字词板书设计:14、秦兵马俑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4、秦兵马俑第(2)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默写字词回答:过渡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承上启下的作用)1

4、、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小组讨论。(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整理工艺所折服)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整理工艺。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具体描述一、复习导入1、默写字词2、根据上节课回答,导入: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秦兵马俑的?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文中写兵马俑规模宏大时,采

5、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学习第3段感悟: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朗读课文,完成任务。学生自学,标画。小组内交流。(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穿插。

6、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朗读句子说说近义词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拓展引导: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有的,好像;学习一、四段1、指名读第1段。(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总结。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整理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作业设计 准备以导游

7、形式,将课文(或某一内容)编成导游词,结合搜集到的兵马俑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回家后向家里邻里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板书设计14、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示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5、埃及的金字塔第(1)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重点难点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学生讨论、回答简介埃及通过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质疑:你

8、想了解哪些埃及信息?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时理解文中词语摩天大厦:摩,接近。厦,大楼。大楼高耸入云。巍然屹立:巍然,高大的样子。高高耸立的意思。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汇报。一、导入、解题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布置自学任务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了解上下文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检

9、查自学效果。检查字词检查朗读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你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什么认识?尽量用词语概括)根据板书,练习概括文章内容自由先说,小组交流、整理。埃及的金字塔举世闻名,它外观宏伟,结构精巧,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练习分段,归纳段意,理清脉络。朗读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书空,描红仿写书写习字册说话训练 根据板书,指导分段。四、指导写字出示生字指导分析生字范写生字巡视检查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板书设计:15、埃及的金字塔举世闻名宏伟精巧智慧的结晶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5、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10、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内容,学会说明文的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学习整理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激发学生的了解、揭秘兴趣,研究精神。重点难点懂得整理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解文中运用的列数字、举事例等说明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默写生字小组内互查,讲评,说说个别生字注意点。回顾上节课内容概括自由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利用胡夫金字塔说明。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摩天大厦。绕塔一周,1千米230万块重2.5吨60万个车皮。

11、利用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了金字塔外观宏伟。复习导入1、 默写字词2、 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相机板书精读课文学习第3节导入:课文从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来说明它举世闻名,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那文章哪里体现这些的呐?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章描写金字塔外观宏伟和结构精巧的句子,并找出文章的说明方法。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10万人30年时间。这里也运用了列数字,用10万人,说明工程浩大,30年说明时间之久,看出建金字塔不易,更体现古埃及人民勤劳。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都插不进去。采用了具体描述,说明金字塔结构精巧,也体现了古埃及人聪明智慧。石块与石块之间契合的很紧密。石块与

12、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都插不进去。朗读句子,感悟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能是具体说明的更具体,生动。自由练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朗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展示。两节都是两个设问句构成的段落。这样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石头用木撬(省力、省时间)垒石头先堆土,再垒。(省力、省人工)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瀚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意言表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头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齐读最后一节说话训练:看着金字塔,我想对古埃及人说:说明作用指导。句式练习:说几句分别用上这几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学习4、5两节导入:那这么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哪?出示自学要

13、求:了解句子格式,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画出建造金字塔的过程,感悟到了古埃及人民有何特点?朗读第5节看到这样的金字塔,了解到这样的建造方法,难怪人们作业布置:1、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2、完成语文练习册。外形宏伟15、埃及的金字塔 结构精巧 建造:运石头 垒石头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2)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这座音乐之城的伟大与奇妙。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重点难点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学生回忆课文,小组内先互说。个别汇报、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默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小组讨论交流,互相配合解决问题,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总分格式。第一局为中心句。放在自然段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