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687686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型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大体包括文化及相关产业,与通信和网络相关的软件、游戏、动漫等内容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类设计、咨询、策划等产业。近年来,伴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正逐渐进入一个文化繁荣时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在政府层面达成共识,并得到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发达地区新的经济

2、增长点。鄱阳县古称番(pO)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4215平方公里,现辖14个建制镇,15个乡、2个水库管理局、一个农科所,535个行政村(含居委会),总人口145万。县境内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温和型气候,全年日照约小时,年降雨量mm左右。近年来,鄱阳县百万干群,为实现鄱阳在鄱阳湖畔快速崛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在改革中快崛起,开创了全县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鄱阳县有“全国文化戏剧之乡”等荣誉称号,是江西省第一人口大县,是著名

3、的国家商品粮、棉、油、猪、鱼基地县。 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上有怎样的优势呢?首先,鄱阳历史悠久,人文蔚起。鄱阳县于公元前年建县,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长沙王吴芮、晋太尉陶侃为世人称道。陶母训子,开教育先河,其教育方法惠及后人。唐“大历十大才子”吉中孚饮誉江南。羁金年的“苏武第二”洪皓,坚贞不渝,精忠报国。洪迈著容斋随笔,被毛泽东随身携带四十春秋。工诗善词的南宋词人姜夔,开音乐先河。南宋节烈丞相江万里在芝山止水池以身殉国,一直激励后世。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屏等专家学者学有所成,声名远播。历史名人颜真卿、范仲淹、等都在鄱阳留下千古佳话。鄱阳赣剧是鄱阳湖畔一朵文化奇葩,被周恩来总理称赞

4、为“美、秀、娇、甜”,不仅唱遍饶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远征江浙等地,久演不衰,鄱阳赣剧团也因此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由鄱阳赣剧团承演的新编赣剧詹天佑催人泪激人奋进,已获中国文华新剧目奖。其次,鄱阳资源丰富,物产众多。鄱阳得鄱阳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万亩山地郁郁葱葱,万亩水域流金淌银。鄱阳县拥有鄱阳湖捕捞面积万亩,内陆可养水面万亩,可渔低洼农田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是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鄱阳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有浩大的渔业生产队伍,鱼类品种繁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珠湖银鱼,鄱阳湖虾蟹,鄱阳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莲等享誉全国。鄱阳有耕地面积110万

5、亩,山地面积234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我国粮、棉、油、猪重点生产区。近年来,鄱阳县借倡导环保春风,扬优成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作好农业工作,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经济强项,村有骨干品种,户有主营项目。”湖滨地区养殖甲鱼、银鱼、鳜鱼、青虾、河蟹等。山区种植黑芝麻、百合、烟叶、莲子、蔬菜、药材、板栗。全县突出抓好“二水”(水产、水禽)“一药”(中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规模效益。全县还有莹石矿储量万吨,花岗石存量亿方,瓷土、石灰、煤、金、钨等矿产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是一座待人开发的宝库。再次,鄱阳风光旖旎,名迹众多。鄱阳县有曾产灵芝的芝山,有晋文学家郭

6、璞尖五峰,有范仲淹称为的“小海南”湖中鸟岛瓢里山,有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遗址巍峰峭壁的狮子叠嶂、云雾缭绕的避暑胜地莲花山。莲花山风景区内既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各种天然名贵树种保存完好,又有全国大二型水库军民水库,此地居民皆为典江南民居造型,依山傍水,真可谓是山青水秀,好一个世外桃源。 历史如此悠久、资源如此丰富、风光如此旖旎的鄱阳,它该如何运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走出一条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道路呢?在如此波光诡谲、变幻莫测的形势下,它该如何凭借自身的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自己不会被全球化的大浪潮所淹没,不会被社会淘汰呢?发展鄱阳的文化创意产业,迫在眉睫!鄱阳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城在湖中,湖

7、在城中,城湖一体,浑然天成。城中五湖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这片土地,这是鄱阳城市独有的特质,是鄱阳城市最大的亮点。要坚持建设品牌湖城的理念,充分发挥千年古县文化底蕴,让文化渗透到城中湖改造之中,使每一个城中湖改造都成为经典别致的文化主题公园,充分展现湖城韵味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特色。同时,要以东湖开发改造为龙头,带动宜居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端精品住宅小区,建设高层住宅建筑集群,使环东湖开发改造成为鄱阳的新地标。发展鄱阳的文化创意产业,就要把鄱阳的一切有利的因素都要利用起来,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鄱阳县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更要充分的利用起来。湖产业、湖文化、湖旅游、湖

8、宜居构成了中国湖城鄱阳的具体经济发展体系。而江西鄱阳县理应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示范区,原因有以下3点:1. 鄱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2. 鄱阳县占整个鄱阳湖水域的四分之一面积,代表性强。3. 鄱阳县各级领导和群众思想解放,积极性高;城区建设和湿地公园建设都已初具规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交通便利;国电核电站已启动。. 鄱阳县城处处是美景:蓝天,白云,东湖水碧波荡漾,白鹭、野鸭、天鹅成群结伴在空中飞翔。在全省迎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波澜壮阔的热潮关键时刻,我县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大胆探索,争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快速崛起区。一是打造中国湖城。我们依

9、托“县与湖同名”的先天优势和生态优势,把鄱阳定位为“中国湖城”,提出建设湖产业、湖文化、湖旅游、湖宜居名城,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相促进的发展新模式。二是打造生态渔村。为了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大力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着力实现泥沙不流失到鄱阳湖、垃圾不流落到鄱阳湖、污水不流入到鄱阳湖。使渔村生态工程不仅建立了渔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的让渔民更加热爱母亲湖鄱阳湖。三是打造湿地公园。要把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鄱阳湖生态旅游窗口,中国湖泊生态旅游的代表性景区和国际重要湿地的科普基地。重点打造湖景观游、湖侯鸟游、湖美食游、湖运动游、湖文化游、湖度假

10、游;重点设建设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改善旅游环境,努力构建天蓝水清、树秀花艳、鸟美鱼鲜、湖甲天下的鄱阳湖生态湖城特色。四是打造生态工业。在园区建设上,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园区;在产业选择上,把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作为主导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五是打造绿色家园。认真落实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决策部署,按照“沿路一条带、环湖一个圈、山上一整块、田园一张网、城镇一大片”的目标,努力做到建设生态与发展产业有机统一,建成十几万亩泡桐基地,成为江南泡机大县。六是打造生态文化。鄱阳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是鄱阳湖根文化的志源地。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鄱阳湖文化研究会,挖掘鄱阳湖的渔俗文化、湿地

11、文化、战争文化、移民文化、戏曲文化和人文文化。努力将鄱阳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县城。发展鄱阳的经济,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说:一,农业与工业方面:我们可以发挥我县与鄱阳湖同名,利用“鄱阳”商标注册冠名这一优势,提高我县产品生态品味和知名度、美誉度,发展我县生态特色产业特别是生态特色农业经济。把县城鄱阳镇尽快建设成为全省、全国生态文明水城和环湖地区中心城市,成为大南昌都市圈的耀眼新星,积极参与环湖城市群的建设。根据我县在环湖经济圈的发展定位,针对我县与环湖兄弟县区的发展差距带来的挑战,细化战役战术,在战略上注重抓住机遇,决不能让机遇从我们的脚下溜走;在战术上注重化解挑战,最大限度

12、地发挥我县的区位、生态、自然资源和低成本、发展环境优等比较优势,使发展机遇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果,从而化解挑战形成的压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江西将在鄱阳湖区建设以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并为此确定了发展十大新型工业、做优做强工业园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高效农业、培育现代服务业等发展任务。其中,江西将围绕做大做强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铜冶炼和精深加工、优质钢材、石化、航空、新能源汽车及配件、陶瓷、钨和稀土精深加工等十大产业,加快建设一系列产业集聚集群基地; 在基础设施体系方面,江西省已确定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网络等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

13、施一体化发展。其中,推进彭泽核电站、万安核电站、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成为重点; 在城镇化体系方面,江西省提出建设“一湖两带”城市群(即环鄱阳湖城市群、京九铁路和沪昆铁路沿线城镇带)、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开展小城镇建设、建设生态家园、提升城市功能等任务,以打造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 在社会事业体系上,江西省确定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建立应急保障体系等大任务,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旅游方面: 生态渔村秀美诱人,江南草原碧草连天,天鹅、白鹤翩翩起舞海内外游客不顾严寒纷至沓来。优良的生态环境正让鄱阳县

14、快速融入“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旅游圈”,成为鄱阳湖畔一颗耀眼明珠。我县加强对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在园内设立了绝对禁止开发区,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保持湿地生态完整;同时,加快“建设千里绿色屏障,打造生态中国湖城”步伐,按照“沿路一条带、环湖一个圈、田园一张网、山上一整块、镇村一大片”的要求,在全县筹集造林资金8000余万元,挖山整地造林绿化15万亩,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我县还以项目为载体,快速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他们在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湖城鄱阳湖国际湿地旅游文化节上,签约旅游合作项目13个,合同总金额19.3亿元;全面启动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精

15、心打造全省首条注重生态体验的旅游线路,与周边景区联袂打造“名山、名湖、名城、名村”黄金旅游线路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催生了渔家乐经营户.鄱阳白沙洲(乌金汊)候鸟景区介绍:鄱阳白沙洲候鸟景区千里鄱阳湖一片白沙洲。鄱阳白沙洲候鸟景区位于江西省鄱阳县境内,景区环鄱阳湖东畔的珠湖而设,包括白沙洲、龙头山、乌金汊、瓢里山和板塘徐五个组成部分,面积2024.5公顷,控制范围3155.6公顷,其中水面1374公顷。本景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湖水纯净,候鸟云集,2001年冬季天鹅聚集数量超过了10万,夏季候鸟以白鹭为主,栖息在景区的瓢里山上,三五成群,妙趣天然,非常迎合现代人“回归自然

16、、反璞归真”的愿望,满足生态旅游的需要。景区内有不少人文景观,瓢里山曾被宋范仲淹题为“小南海”、龙头山相传为明代淮王堡遗址,还有乌金汊杨和留庙,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古战场遗址等,具有源远流长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而得名,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盛产优质银鱼、鳜鱼、鳖、螃蟹等经济价值高的野生水产品。景区座落在一级公路鄱田公路西侧,交通十分方便,且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年适应旅游时间长达250天。 1:白沙洲景段:鄱阳湖和珠湖的分界处,北为鄱阳湖,南为珠湖,是体会“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龙尊收巨浪,鸥小没苍烟”,看“千里鸿鹄到鄱阳”的好场所;在白沙洲晴天可以远眺庐山全貌,正所谓“欲识庐山真面目,还到鄱阳白沙洲”。龙头山景段:龙头山处于白沙洲到乌金汊的路途中间,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