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规划原理重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87465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细规划原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详细规划原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详细规划原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详细规划原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详细规划原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详细规划原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细规划原理重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所谓“化”,是指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城市化可以理解为“转变成城市的性质或状态”。 2影响城市化的因素:工业化发展的进程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与交通工具的发展生态因素 3 城市规划工作特点: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和经常性,实践性 4总体规划任务: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是制定后一阶段详细规划的依据 5 现代城市含义包涵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的意义 第一章 1 城市详细规划任务:对城市局部地区的空间发展,开发要求,环境建设提出明确的规划设计方案 2 城市土地及空间构成的三要素:人工,自然,社会 3 详细规划要求

2、:1上位规划要求:使用,安全(防火,防震),便捷(交通,设施使用,管理,施工,残疾人),卫生,美观(整体美,生气美,充实美,地方美,亲切美,安定美) 2经济生态要求: 4 居住区用地性质分类:居住,公建,道路,绿化;按空间属性:私密公共四个 第二章 1 生活方式:就是个人,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在一定的生活活动条件基础上,在一定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各种比较稳定的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 2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特点:社会化程度高,生活水平高,多元化和异质性,节奏快,开放性,易变性。 3 现代城市生活的内容:消费方式,劳动方式,家庭和家务劳动方式,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生活闲暇生活

3、方式。 4社会学研究:消费意识(心理,观念,) 消费条件(能力,水平) 消费方式(具体形式,习惯,结构) 5 消费趋势改变:范围从封闭到开放,模式从闭关自守到与世界消费潮流想通,服务从自我服务到社会服务,计划从节约储蓄以备急用到计划储蓄以改善消费。 6 劳动生活方式包括:劳动条件,劳动主体,劳动价值观,劳动的具体活动方式 7 家庭功能:生产,消费,生育,养育,教育,赡养。类型:单身,直系,核心,复合,其他。 8 家务劳动的社会功能:满足家庭成员生活需要;密切家庭内人际关系的途径;间接生产性的再劳动形式;其它社会劳动的一项重要基础劳动。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9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精神生产活动,宣传教育

4、活动,精神交往活动,消遣观赏活动,学习活动,文娱体育活动 10 城市人际交往:是指城市居民为了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和需要等目的而相互作用的过程。作用:满足居民心理需要,交流传播信息,实现城市居民社会化,形成城市居民个性,形成城市人际关系,实现城市社会控制 11 邻里单位要点:1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2首先考虑幼儿上学不要穿越交通道路,“邻里单位”内要设小学,并以此来控制及计算“邻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 3考虑“邻里单位”内设置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4使“邻里单位”内部和外部的道路有一定的分工,防止外部交通由“

5、邻里单位”内部穿越; 5住宅建筑的布置要求较多地考虑朝向和间距。 12 居住小区 要点:1居住小区是居住区构成的“细胞;2“居住小区”是由城市干道或城市干道与自然界线划分,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居住小区”内部的道路与外部的道路有明显的不同和分工3“居住小区”内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予以综合解决,并设置一整套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得到解决。4“居住小区”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而是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5住宅建筑的布置要求较多地考虑朝向和间距。 13 城

6、市居住用地组织制约因素(规划布局):城市道路交通的合理组织,特别是交通干道的划分(干道间距扩大);公共建筑的规模和服务半径;居住综合体的产生;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地形的影响和限制;不同城市规模 规划形式:1以居住小区 2居住组团 3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 为基本单位组织 14 居住区规模(街道办事处):5-6万人口,用地50-100公顷。居住小区规模:7000-1500人口,用地17-35公顷。小区1万,10公顷;居住组团:1000-3000 15 城市居住社区特点:高密度的异质生活单元;多元的社会关系及文化;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 16 居住区规划中生态设计所依据的原则:1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2保护原

7、自然系统的生物完整性;3对土地阳光水灯自然生态因子做到最佳利用;4尊重生态学的环境承载力原理5保护居住区的环境的美学价值 17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指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化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包括三种形式: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 18 居住区和社区:共同点:关于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等等问题。不同点:研究范畴的不同;具体内容的差异;学科不同等等。 第三章 1建筑空间组合原则:(1)功能分区合理(2)流线组织明确(3)空间布局紧凑(4)结构选型合理(5)设备布置科学(6)建筑体型体量得当、构图完整 2

8、建筑空间组合形式:(1)走廊式(2)穿套式(3)单元式(4)大厅式(5)庭院式(6)综合式 3 建筑造型设计:1 雕塑式 2 组合式 3 装饰类 4 结构类 5 文脉类 建筑造型 4 建筑外部空间组合形式:1 对称式 2 自由式 3 庭院式 4 综合式 5 外部空间处理手法:1 群体组合中求统一 2 外部空间对比与变化 3 外部空间渗透与层次 4 外部空间序列组织(人的视点运动规律变化,全局性) 6 外部空间群体组合中求得统一的处理:通过对称求统一,通过向心求统一,以类同的体型求统一,以形式与风格的一致求统一 7 居住建筑分类(平面类型)独院式,并联式,梯间式(单元式),内廊式,外廊式,内天井

9、式,跃层式,跃廊式,复式。 8 居住建筑群体的布置要求:安全卫生(通风,日照,朝向,防火防震,噪声),社会心理(安全感和可防卫,社会交往,居住私密性,归属感和标志性要求),美观(对比,韵律和节奏,比例和尺度,色彩,线型) 9 日照标准:日照标准: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日照时间的最低日照质量作为该地区的标准。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住宅为保证后排在规定的时日能够获得所需的日照量(日照标准)而保持的一定间距。日照量日照时间日照质量。日照时间是建筑物在规定的某一日内受到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的。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投射面累计的大小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 10 建筑群布置的基本形式:行列式,周边式

10、,混合式,自由式 11 行列式: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特点:能够使绝大多数的居室获得良好的朝向B工程管线布置短捷,方便(相对于周边式);C能够较好地结合地形自由布置;施工相对方便;建筑密度相对较低(相对于周边式);处理不当易产生单调和呆板的感觉, 12 周边式: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特点: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息园地,组织院落比较完整;对于寒冷及多风沙的地区,可阻挡风沙及减少院内积雪;建筑密度较高,有利于节约用地;有部分居室的朝向较差;通风相对较差,对炎热地区很难适应;施工相对复杂,不利抗震,造价相对较高;管线布置相对复杂,结合地形不利。 13住宅群体布置如何节约用地:

11、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前突,后拖,前突加后拖)2住宅山墙与低层公共建筑的组合(插入式,外接式,半插入式,院落式,脱离式)3采用LUW及北向台阶式4借用空间5少量住宅东西布置6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7采用高架平台或利用屋顶和地下空间。 第四章 1 居住区公建的分类:1使用性质(教育系统,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业,文娱体育,金融邮电,行政公用,市政公用,其他)2使用频率 2 确定公建定额指标的因素:()根据调查研究,符合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 )符合城市居民的经济条件和消费水平()符合各地居民不同生活习惯的要求()与国家政策相协调()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及布局特点有关()与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社会文化程

12、度等其它因素有关 3 公建定额指标计算方法:千人指标,民用建筑综合指标 4 居住区公建的布置原则; ()公共建筑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公共建筑应设在交通比较便利,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使职工购物比较方便()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配置公共建筑,则应在考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结合布置。 5公建布置方式:1沿街线状布置(商业步行街)2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3两者相结合 6 沿街线状和成片集中布置的比较:沿街线状布置对取得城市面貌的效果较好,而集中成片对街景影响不大;沿街线状布置有利节约用地,而集

13、中成片占地相对要大;沿街线状布置对商业服务设施有利,便于人流和货流的组织,而集中成片布置时,内部的人流和货流的组织较为复杂;沿街线状布置对人流大的设施不利,易对道路交通产生干扰,而集中成片布置则可以通过广场集散人流,较为有利;集中成片布置的休闲、娱乐气氛较沿街线状布置相对更好 7 道路功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满足市政公用车辆的通行要求。()满足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物运输需要。()满足居住区地下管线铺设的要求。()组织良好的居住区景观。 8 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基本要求:1根据功能对道路分级,不应有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或小区。2道路走向要立于职工上下班3充分结合地形排

14、水等以节约投资4旧居住区改建时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5车行道通至单元入口处6尽端路不超过120米且设置回车场7单车道没隔150米设置车辆会让处8考虑工程管线铺设9线型,断面与整体结构向结合,组织良好景观 9 居住区道路系统布置形式:环通式,半环式,尽端式,混合式 10 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形式:人车分流,人车混行,人车部分分流 11道路的经济性一般用道路线密度和道路面积密度来表示。 12 居住区道路规划的一般技术要求:1、道路平曲线和路口转弯半径2、道路纵横坡度 13 绿化功能:1丰富生活2改善小气候3保护环境4美化环境5安全作用 14 绿地系统组成:1公共绿地2公建和公共设施专用绿地3宅旁

15、和庭院绿地4街道绿地 15衡量绿化用地的指标:绿地占总用地的比例;平均每人绿地面积;绿地率或绿化覆盖率。 16 居住区绿地规划布置基本要求:()根据居住区的使用要求和功能组织,规划要求将居住区绿地组织成一个系统,该系统可采取集中和分散,重点和一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结合,相协调。()居住区的绿化用地应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建设,以节约用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以节约投资。()要充分发挥绿化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 17 室外场地包括:儿童游戏场地,成年和老年人活动场地,晒衣场地,垃圾储运场地,小汽车停车18 居住区环境小品分类:建筑小品,装饰小品,公用设施小品,游憩设施小品,工程设施小品,铺地 19 小品规划的基本要求: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地方性,大量性 第五章1 城市中心区和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区一般就是指城市中心,但城市中心不一定是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可能是地理位置上的几何中心。但更多的是指功能的中心。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 2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带有一定的象征性,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