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工作总结_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686933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科技工作总结_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市科技工作总结_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市科技工作总结_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市科技工作总结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科技工作总结_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结 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全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四、科技管理改革扎实推进。科技计划改革方面,用市场经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对重大科技项目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进行招投标。一是整合全国科技资源,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广泛调研,教授论证,选择列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企业、泰安泰山复合材料工业园投资有限企业的两个项目,面向全国进行招标,处理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加紧开发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把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二

2、是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做大做强有机蔬菜产业。我们选择了产业链条上有机蔬菜主栽品种选育及繁育、有机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新型有机肥料研制、有机蔬菜产业化体系建设等四个关键步骤作为课题,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招标。从产业链条上的关键技术出发进行招投标,做大优势农业产业,这在全国尚属首次。科技进步奖评审方面,推出新举措,实施了“教授评项目,社会评教授”的评审做法。一是遴选高层次评委,确保了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参加评审的40位教授全部来自省属高校和科研单位,含有正高级职称、大部分是博士生导师,是本市有史以来层次最高的评审委员会。二是加强纪检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了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经科技进步奖评审

3、委员会确定的拟授奖项目和人员,和评审教授,在新闻媒体给予公布,广泛接收社会监督。这些做法,在社会上产生和很大影响,受到一致好评,并得到市领导的充足肯定。五、农村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全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关键加大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优秀实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开发,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新突破,泰山22号、23号 两个品种分别经过了省级、国家级审定,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优秀育种技术为手段,围绕做好优质小麦、奶牛、蔬菜、干鲜果、优良绿化苗木、道地中药材等实施了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以农业科研开发为支撑,深入加大了优质标准化农产品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

4、技新结果、新技术,建立了一批蔬菜、果品、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主动推进东平县省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的实施,东平县经过选派科技人员到企业、农村开展技术服务、结果推广,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双赢”。关键培植了以乳产品、创新药品、有机食品、蔬菜种苗生产、果品加工为主的山东亚奥特乳业、山东中圣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了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立足于市场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深入增强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大了对省级泰山苗木花卉特色科技园和山东宁阳蔬菜制种特色科技园的扶持力度,提升了园区的关键竞争力,完善了市场经营机制,整年综合经济效益分别达成8200万元、2500

5、万元,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示范样板。以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的重大疾病高发区综合治理为关键,实施了泰山自然文化遗产、东平湖、大汶河水资源的综合保护和治理,经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和示范应用,全方面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水平,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市科技工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和科技发展形势相比,和优秀地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有待于深入优化,尤其是在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方面需要继续深化,在落实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方面应加大力度。二是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深入提升,尤其是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亟待加强。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停完善。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发展压力大。从全省情况看,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五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80%以上,本市即使发展较快,在全省列第8位左右,但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左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应认真研究,并采取切实方法加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