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6842466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型选择题的解法一、 比例关系式法:在进行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计算中,根据相关物质的比例关系式,可以确定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再求解,这种方法能避免繁琐的计算。例: (2013济南)在某H2O2 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 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1g B1.6gC4.2g D8.5g【解析】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 , 氢元素的质量为19g2/19=2g,则水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除以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为19g-18g=1g,故答案为

2、A。变式训练:将12gCO和CO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A12.5% B25% C66.7% D87.5%二、无数据计算: 无数据的计算题是既无数字数据,又无字母数据的一类特殊的计算题。无数据计算题中的有关物质,均隐含着物质的式量。要根据题意,寻找出某物质分解而逸出物质的质量与另一物质化合的某一物质的质量正好相等的关系。例: 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液中插入锌板,充分反应后,将锌板(包括置换出来的金属)取出洗净并干燥,发现锌板质量无变化,则原混合物中硝酸铜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多少?【解析】此题数据隐含在“锌板质量无变化”条件

3、中。由于锌与硝酸铜反应所析出的铜的质量比溶解的锌少,锌与硝酸银反应所析出的银的质量比溶解的锌多,因此此反应固体质量减少的部分等于固体质量增加的部分。据此可用差量法解题。Zn + Cu(NO3)2 Cu+Zn(NO3)2 固体减少质量65克 188克 64克 65-64=1(克) x克 x/188克 Zn + 2AgNO3 2Ag+Zn(NO3)2 固体增加质量 65克 340克 216克 216-65=151(克) y克 151y/340克依题意可知:即。答案 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67:2。变式训练: 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调至平衡后,向两烧杯分别加

4、入等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反应停止后(两边酸都过量),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多少?三、守恒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元素的质量守恒或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和质量守恒,可以使化学计算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 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 A7.6g B15.2g C20.0g D40.0g 【解析】Fe和FeO与稀硫酸反应都生成FeSO4,利用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的FeSO4中铁元素的质量为7.0g80%=5.6g,5.6g( )=15.2g 变式训练

5、:2.2g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他生成物)。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一定含有C、H元素;一定不含O元素;可能含O元素;一定含O元素;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8。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四、差量法: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用差量法计算十分简便。应用此法关键是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例: 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9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质量为92.7g。则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

6、气的质量是下列的( ) A、0.1g B、0.2g C、2.7g D2.0g【解析】 本题利用差量法计算,解题关键是找准“差”。每向溶液中放入56份质量的铁粉,就会放出2份质量的氢气,从而使溶液质量净增54份。那么,溶液实际净增的质量就应当是92.7g 90g。溶液净增质量 56 2 = 54 92.7g -90g =2.7g解: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则 Fe + H2SO4 = FeSO4 + H256 2x x = 0.1g变式训练: 将一定量铁粉放入盛有10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质量为105.4g。则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 A、56g B、5.6g C、2.

7、7g D、5.4g五、极值法: 在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物质的具体质量,而是一个范围,或一种可能。此时应利用范围的上下界限计算出相应的合理数据范围。极值法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的技巧。混合物问题的极值解法,就是将混合物全部看成是其中某一种物质或某两种物质进行运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例: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g,加入足量稀H2SO4后产生1gH2,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A、Al和FeB、Zn和FeC、Mg和ZnD、Mg和Fe【解析】假设12g为某一纯金属从而求出产生的H2的质量,结合每组金属产生的H2的质量的取值

8、范围确定选项。12g均为Al,则m(H2)=1.3g 12g均为Fe,则m(H2)=0.43g12g均为Zn,则m(H2)=0.37g 12g均为Mg,则m(H2)=1.0g因为实际的H2质量为1.0g,两种金属产生的H2质量必须一种大于1.0g,另一种小于1.0g,只有Fe和Al符合选项。正确答案A变式训练: 现将一定质量的由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加到质量为该混合物4倍的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此稀H2SO4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33 B、40 C、49 D、54六、整体思维法: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将化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对问题的整体结构、形或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构

9、成问题的各个子因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及它们在整体中的作用,对题设进行变形、转代,以达到简化思维程序、简化答题过程的目的。例: 已知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 B22% C32% D64%【解析】 从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 、Na2SO4看,它们有共同的部分“Na2S”,并且都存在如下关系: 2NaS 46 32 设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2NaS 46 32 46% x 46/46%=32/x x=32%所以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32%=22%,答案选B。变式

10、训练: 在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8% B30% C32% D36%七、转换法:根据已知条件和解题要求,把难以下手的问题通过变换,成为简单的问题,达到解题的目的。例: 由FeSO4和Fe2(SO4) 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 B2a% C3a% D13a%【解析】 在FeSO4、Fe2(SO4)3两种化合物中,S、O原子个数比为14,质量比为12。FeSO4、Fe2(SO4)3以任意质量比混合,S、O的质量总是12、因此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氧元素的

11、质量分数。设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S4O 32 64 x2a%a% x 所以Fe%1a%2a%13a%变式训练: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64% C44% D84%八、有关天平的计算:1、1天平平衡的几种情况:要明确天平称量的是烧杯内的物质质量,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要分析“加入物质质量”与“放出的气体质量”。天平平衡的原理是左、右两边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相等。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天平左、右两边加入物质的质量等于放出的气体的质量;(2)左、右两边加入物质与放出的气体质量的差值相等(净增质量相等

12、);(3)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游码质量。 2、一般情况下,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铝、镁、铁、锌;(等质量的不同金属,量价比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等质量的不同碳酸盐与足量的酸充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钡。 3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1)审题找化学反应,写与问题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写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2)列左右两边的量(左右两侧盘中物质的质量的代数和),找等式,简单处理等式。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一道题目往往会有多种解法。例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

13、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A8.4g铝 B.8.4g氧化钙C8.4g锌D8.4g碳酸镁 例2、在托盘天平两盘各放一只等质量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盐酸,向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若使两边保持平衡,右边烧杯应加入铁()A11.2g B5.6g C6.53g D22.4g巩固练习:1已知某CO和O2 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现取12g该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 3.8g B. 8.8g C. 12g D. 13.2g2小宇同学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内,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两端烧杯内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铝铜合金,反应完毕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该合金中铝和铜的质量比为 ( ) A919 B199 C131 D1133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9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质量为92.7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