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6830043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济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焦作市济源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1.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战国11729西汉238541347东汉467951413829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A西周 B春秋战国 C宋朝 D明清3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明

2、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B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4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A瓷器质量的骤降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技术创新的停滞 D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5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B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C农村土地产权归属的分散D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6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

3、,香料盈野”。据此可知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 B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C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 D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7下表是16至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比例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总人口525825135170210275510A圈地运动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进行C自由贸易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8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说

4、明A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B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 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9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直到1894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39%。“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C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D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10据统计,18721894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是53家,资本共4697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96%,而189

5、51913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高达463家,资本达90801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41%,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C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11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两对矛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12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会上,许多

6、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要求利用市场活跃流通。如平反的孙治方重提了“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的观点。该会议A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结束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从理论上阐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1984年5月18日,青岛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批准成立。这是山东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也是全国第二家合资租赁企业。这一企业的出现表明A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快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沿海经济开放带形成 D改革开放从此开始14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

7、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西方列强的入侵 B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C清政府自身改革的需要 D辛亥革命的影响15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A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C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D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16以下是1895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情况一览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新增民族工业资本(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951900100450016775019

8、01191134056003151019121919470多13000751625其中,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条件是A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17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西方对苏联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18图1是一幅关于美国经济的

9、图表,数据表明A新政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B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C新政对美国的经济作用不大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19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人把政府提供的福利看作为自己的“福利权”,分不清楚“权利”和他人“给予的权益”。这种观念A增加了社会问题发生率 B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降低了社会消费总水平20列宁指出,社会主义不能依靠革命所产生的群众的热情来建立,而只能在这种热情同劳动者对自己劳动的物质关心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为此,苏俄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颁布土地法令C实行粮食税 D采取义务劳动制21“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10、,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这一改革导致苏联A国民经济迅速好转 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C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国内局势失控并最终解体22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战后重建。然而二战后推动欧洲经济快速恢复和增长却是马歇尔计划,这说明A马歇尔计划实际上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 B战后初期IMF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CIMF正在忙于发展援助和技术支持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阻挠231965年苏联新一轮改革开始实施,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原来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强调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之间要挂钩,相当一部分利润应留给

11、企业。这些措施体现了A赫鲁晓夫时期积极改革和应对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C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得到改变 D勃列日涅夫改革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2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正确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目前合作国家最多的一个区域性集团B亚太经合组织是合作程度最高、最典型的经济集团C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差异D欧盟成员国之间仅限于经济合作25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

12、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A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C经济全球化只是理论不可能实现 D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6.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27.如表内容表明了当时() 时间8月底9月底12月底人民公社总数8710个26425个26578个参加公社的总户数3778万户12194万户12325万户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4338户4615户4637户参加公社的户

13、数/农户总数30.4%98.0%99.1%A我国广大农村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极大提高C农村工作深受“大跃进”的影响 D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27.到18世纪中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英国形成了一种经济现象:即工资水平极高,而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价格极为便宜。这()A促使英国加快海外市场的开拓 B导致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C推进英国社会大力发展新技术 D削弱英国经济发展的潜能28古往今来,多数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但其产生的作用却不尽相同。(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冋答问题:材料一 汉承秦祚,但刘邦接过来的是一个被暴秦和连年征战压榨得山穷水尽,凋敝至极的江山,刘邦和他的继任者不得不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山林水泽,矿山益田,关卡市场,通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