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682781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信证券20XX中期投资策略会 安信证券20XX中期投资策略会6月8日于嘉里中心酒店召开,本次策略会主题是革故鼎新,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和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分别以以十年之痒和十字路口:在通胀与通缩之间徘徊两篇报告就中国经济情况和整体趋势进行阐述。以下为安信证券20XX中期投资策略会实录: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我是本次会议主持,我叫宏业,请会场保持肃静,会议即将开始。首先,有请安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勇先生代表公司领导致辞,大家欢迎!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安信证券20XX中期投资策略会革故鼎新隆重开幕,再次我对莅临大会的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

2、、全国社保、上市公司、阳光私募等近千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安信证券的大力支持!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我们愿意用我们的专业服务和大家一起成长,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盛筵。本次策略会主题是革故鼎新,无论是我们身处在证券行业,还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正处在这样一个除旧故新的时代,我们即将进入新兴产业和消费驱动的新市场,对中国来说既是机会,同时也是挑战。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既充满着机遇,风险也相伴而生,平衡机遇与风险正是投资之道。借用温总理年初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一句话,今年的经济形势是最复杂的一年,美国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可以说我们市场既有忧,更有外困,我们

3、研究团队在纷纷扰扰现象面前试图剥开迷雾,探究市场的真谛,到今天革故鼎新,我们不敢说引领市场,但我们在努力的接近现实。接下来,我们的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和程定华博士将就中国市场核心问题对大会进行详尽的阐述,希望这些成果能对大家的投资带来裨益。最后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主持人:在50年前有部老电影是好莱坞的电影,可能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知道它的情节了,但是这个电影留下一个珍贵的镜头,就是裙子被吹成浪花,电影名字叫七年之痒,下面请高善文博士讲讲中国经济的痛与痒。高善文: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对中国经济情况的一些看法

4、和判断,讲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今天述的题目叫十年之痒,之所以取这个题目,讲完之后大家就明白了。今天述容总体上来讲分解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对过去接近20年中国经济的波动和中国市场的波动从产业周期的角度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梳理和总结的重要目的一方面在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更重要的在于帮助我们更清楚的确定我们现在站在什么地方,我们将向何处去。第二部分,我们会花一定的时间对下半年经济走向、政策的走向和市场基本取向提出一些判断性意见。第一部分容分解成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我们想从经济产能投放周期角度对过去20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总量层面的表现做个基本的总结。从总量层面来看,回

5、顾过去20年经济波动历史包括证券市场波动历史,在大周期划分上,从产能投放、产能形成、产能过剩这样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大约以十年左右的长度为周期,我们可以看到两轮比较明显的周期:第一轮周期大约是从199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XX;第二轮周期大概从20XX开始到现在为止可能正在接近尾声。从总量层面上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992年受小平同志南巡的影响,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急速上升,剔除价格因素以后固定资产形成的因素,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20XX、20XX中国固定资产形成经历了非常显著的加速,而整整十年以后的20XX,在一系列外经济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本形成也再次出现了非常显

6、著的加速,这一加速的标志是在固定资产形成的高点超过了20%,此前固定资产形成速度始终在10%左右波动。急速上升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整个工业增长速度在1992年和20XX以后开始出现非常快速的上升,从经济启动时点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前后十年由固定资产投资急速上升、工业增加、经济增长急速拉升,实际上中国进口增长率也开始快速上升,两轮周期的起点前后大约相隔十年的时间。到1993年特别是1994年时候,由于经济增长的连续上升,经济过热的问题开始表现出来,经济过热突出标志是在1993年特别是1994年通货膨胀达到了上一个周期的顶峰,1994年通货膨胀超过20%,但是20XX经济加速开始以后,20XX特别是2

7、0XX经济过热开始明显的表现出来,20XX通货膨胀也达到了这一轮周期阶段性高点,1994年高通货膨胀和20XX通货膨胀阶段性高点相距十年时间,代表中国一部分价格受到管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994年前后,时间上发电设备小时所体现的运力的紧程度在上一轮周期达到了顶点,同样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在20XX发电设备小时紧程度比1994年更严重,同样达到了这轮周期的最严重的程度,前后相隔时间大约整整十年时间。我们还可以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问题,1995年以后,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产能在集中的释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经济总需求开始逐步回落,另外一方面对外贸易盈余开始急速增长起来,从对外贸易盈余波动角

8、度看问题,1995-1997年对外贸易盈余表现出突出加速,同样整整十年以后,从20XX到20XX,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贸易盈余的绝对总量以及贸易盈余占GDP比例同样经历了非常显著的加速,这两轮加速在实践上的距离几乎是整整相隔十年,第一段时期从1995年到1997年,第二段时期从20XX到20XX。在这样的背景下,还可以举出更有标志性事件,1996年时候,一方面产能的投放集中进行,另外一方面总需求在缓慢的回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高增长、低通胀突出标志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从政府到学术界到其他研究部门都觉得中国经济经过严重的过热以后由于政府调控政策1996年经济表现出了高

9、增长、低通胀良好局面,成功的实现了伟大的软着陆,实际上两、三年以后或者站在现在回顾我们清楚的知道1996年我们感受到的经济软着陆实际上只是幻觉,只是经济从盛到衰的转折过程,1997年、1998年以后经济很快陷入巨大困难,同样整整十年以后的20XX中国经济再次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增长率之高是周期启动以来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率非常低、非常稳定,20XX政府没有讲出伟大的软着陆,提出黄金十年,无论是在20XX的当时,还是在现在,我们都很清楚的知道这只是一种幻觉,站在现在来看,我们可以看的更清楚,1996年软着陆到20XX黄金十年,刚好整整十年时间。另外一个事件是1996年整个经济高增长、低通

10、胀背景下,1996年对外贸易盈余大幅度上升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非常显著的上涨,并且这样的上涨与估值水平的剧烈抬升表现出来,同样十年以后20XX,在高增长、低通胀的幻觉下,在对外贸易盈余急速上升支持下,中国股票市场再次经历了估值水平普遍抬升为标志的轰轰烈烈的牛市,整整十年的时间。我们再往后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金融危机顶点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急速下滑,由于外原因,遭遇了非常大的困难,整整十年以后20XX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XX这一轮危机达到了高点,在这一轮危机高点上,整个中国出口增长率也经历了非常显著的下滑,经济由于外原因出现了非常大的

11、困难,而且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1998年市场还是20XX市场都非常的困难。我们再看1997年的情况,面对外非常不利的局面,政府开始采取非常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或者比较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开始实实在在的产生作用,我们知道1998年政府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在货币政策层面上,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是直到1999年突破信贷角度看问题,货币政策的放松才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取得初步成效的显著标志是如果我们看1999年到20XX期间狭义货币增长率,中国狭义货币供应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加速,有些人可能很困惑,同期广义货币供应的增长还有一定的放慢,我比较仔细了研究了这段时期的经济数据,我个人倾向性看法是在20

12、XX的时候,中国居民部门的储蓄倾向有过一次依次性的下降,每百元收入的消费倾向有短暂的依次性上升,这种上升表现为当年的消费增长率突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加速,当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上也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但是在货币信贷层面上非常严重的影响是居民储蓄增长率的下降,给M2的增长形成比较大的拖累,在实体经济层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M1 1999年以后到20XX非常显著的加速,体现了货币政策或者比较积极的货币政策开始产生一定的作用。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将经济形势稳定下来,另外一方面货币的环境在一段时间之变得非常宽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中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非常显著的上涨,并且这

13、样的上涨以估值中枢的剧烈抬升表现出来。1996年有应力上升的强劲支持,20XX的上升,缺乏盈余的基础。我们看20XX的情况,我们再次看到了非常急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被实施,在非常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从货币层面上看,20XX以后我们看到了狭义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非常急剧的增长,经济增长率层面上,我们也清楚的知道由于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经济增长率在很短时间之很快的被稳定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次看到了股票市场出现了非常剧烈的上涨,这样的上涨以估值中枢剧烈抬升为主要标志,前者具有盈利增长的支持,后者缺乏盈利增长的支持。20XX以后这轮市场急速上涨和20XX市场上涨基础是非常不一样的。20

14、XX市场的上涨有黄金十年的梦想或者幻觉在里面,上市公司表面上非常强劲的盈利增长作为支撑,但是20XX以后市场的上涨、特别是市场上涨在结构层面上所表现出来非常大的差异并没有很快的盈利增长作为支持。而这样比较有差异性的表现,从过去20年时间视野来看,在周期上前后也几乎是整整相隔十年的时间。从总结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经济在比较长周期角度来讲会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呢?原因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大约六、七年时候,我们很大程度上已经感觉经济具有比较规律的周期性,关键的原因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仍然高速追赶的经济体,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资本的形成,而资本的形成,换更通俗的话讲实际上就是产

15、能的形成,从中周期意义上看,经济波动周期无外乎产能的短缺、产能的投放和形成、产能的过剩、产能的清除,由于产能短缺、产能投放和产能过剩物理上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在比较长的时间周期上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这种周期性,如果说这种周期性在过去20年时间里大约刚好是以十年为周期的长度,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产能投放所决定的比较长的时间上经济本身表现出比较规律的周期性,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在的规律性,并不完全来自于经济增长本身的因素,而正是在这样的产能短缺和产能过剩的交替循环之中,整个资本市场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产能严重短缺经济过热时期,实际上市场估值很难上升,非常有利于大家比的

16、牛市的形成,产能过剩的最后期,在周期的最后期,在盈利层面上由于普遍的产能过剩,盈利和经济增长很难有非常好的表现,在这个时候整个市场在资金层面上几乎唯一的依赖非常急进的货币刺激,市场永远是向前看的,在周期最强盛的部分,市场可以跟随盈利的增长而上涨,在周期末端市场重心都在憧憬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影响,周期末端1999年或者20XX、20XX市场风格非常相似。站在这样一个总结角度,我们还想补充什么呢?我们想补充的是站在20XX看问题,非常清楚的结论是:我们处在20XX以来这一轮经济周期的末端,我们也可能处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开始但是还没有开始的位置,从大周期上看,如果给现在经济增长阶段和现在的市场运行提供基础的定位,从这样一个基础的定位来看问题,对市场运行趋势我们的基本结论是什么呢?如果上述逻辑没有太大问题,市场以估值中枢上升为特征的单边的比较大幅度趋势性上涨的机会应该已经没有了,而且不仅是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没有了,在未来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