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682293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一)、束管监测点的选择第1条、监测点应选择在有浮煤、被压酥的煤柱等可能自燃的地点,(如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运输巷和停采线、煤巷的高冒区等),采掘过程中有漏风和可能积热的地点,以及有丢失煤的采空区密闭内。第2条、测点应尽量布置在标高较高处、主要漏风通道中压差最大位置处。(二)、管路敷设第3条、敷设管路时应尽量使路径短、少拐弯,以便减少阻力,防止曲线破坏。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路径应在行人少、支护完好的巷道内,防止管路被破坏。管路穿过风门墙体时必须打孔。2、所选路径温差变化幅度要小,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点要在温度低的一侧设置除水器或其他设施,标高差较大的斜巷(或立井)应在底

2、部设置除水器。3、接管箱、除水器、采样箱的接头要严密不漏气,且安设位置应与人体高度相适应。,第4条、管路吊挂要整齐有序,2条以上的分散管路应设置管夹板,以便于检查和维修。 rsquo;第5条、管路敷设完毕后,从地面化验室到井下各测点,整个系统要进行统一编号,并用压气检查管路顺序是否混乱,乱的要及时调整。每一条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在测点释放标准气体,详细地记录管路负压值、气体传输时间,并和地面仪器分析的数值进行比较,管路传输损失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否则应进一步检查管路的气密性。(三)、管路的维护第6条、应检查管路的漏气、堵塞、破坏等情况。检查管路的漏气和堵塞有以下2个步骤:1、当地面压力表负压

3、值突然降低时,说明管路出现了断路漏气现象;压力表负压值增高时,说明管路发生了堵塞。2、通过地面压力表变化找出故障管路后,应携带负压表对井下管路逐段进行检查,查出故障的具体区段和地点。第7条、管路发生故障后,要及时进行处理。管路断开或接头漏气时,要接好或密封;发生水堵时要用空气压缩机加压空气吹有故障的管路(先用低压吹35分钟,后用0.30.5兆帕的压力吹,一般吹20分钟),除水后要复查管路的气密性。第8条、应经常检查管路系统,定期打开接管箱、除水器,排除积水。(四)、井下安设、维修管路时的注意事项第9条、在运输大巷中工作时,应时刻注意来往车辆;束管横过架空线时必须先停电,后工作。第10条、进入工

4、作地点要先检查顶帮支护的安全情况,有隐患应立即排除。第11条、禁止进入盲巷工作。在微风巷道或密闭前工作时,必须先检查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在浓度不超限时,方可进行工作。(五)、测定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12条、根据仪器记录纸上描出的气体高峰值,按档次换算成气体的实际浓度,并准确地填入记录表内。第13条、根据记录表内的数据,每天在坐标纸上描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第14条、对放炮地点的炮烟影响、高浓度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干扰等,要根据该处一氧化碳有无上升趋势进行正确判断,防止误报;必要时可用色谱仪进行分析对照。第15条、定期对井下各测点的气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每月要有专门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向区值班领导汇报,确定有发火征兆时,向矿有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