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6816098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三角形教材简析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

2、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加之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2、在前面的图形学习中,学生学会了运用折、剪、拼、量、算等方法探究有关图形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基础。3、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加强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3.联系生活

3、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角形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体验直观观察、操作实验、实验验证等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建议1.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

4、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2.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数学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

5、、解释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实效。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课时安排:11课时(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内容: 80-81页例1、例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

6、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2. 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三角形、三角板、制作三角形的木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师: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师:同学们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

7、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探究新知。1. 三角形的特征。(1)画一画。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边指边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师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师板书。(2)摆一摆。师:每根小棒相当于一条线段。请你动手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找一学生上投影前摆一摆,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3)看一看。老师也摆了一个三角形,出示。说一说什么叫三角形?教师演示并强调: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 三角形的特性。(1)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师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框架。师:用手拉动,说一

8、说有什么发现?(容易变形,不稳定。)指导学生操作:去掉一条边,再扣上拼组成三角形框架。师:再拉一拉有什么感觉?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稳定性)(2)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特性。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你能举个例子吗?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请你找出各图中哪有三角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作用?3.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1)情境引入。故事引入,两个三角形争论谁的个高。(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两个三角形的高,并准备好相应的两个三角形学具试着让学生前面来分别指一指它们的高,并比一比。师:请你拿出(指锐角三角形)这样一个三角形,试着指一指它的高。(2)看书自学。师:什么是三角

9、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书8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师:谁来说一说?请你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3)教师板演。我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想想怎样以AC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生说高的画法,师板演,并强调用三角板画高的方法。(4)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师: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过每个顶点都可以向对边作高,所以任意

10、一个三角形都可以作三条高。(三)应用练习。1. 填空: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2. 请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一条高。(教材86页第1题)订正直角三角形的高时使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分别当作底和高,也可以以斜边为底画高。重点订正第三个三角形高的画法,让学生说说怎样来画这条底边上的高。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五、作业:完成第81页做一做。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三条边、

11、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稳定性课后反思:(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例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探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实验、验证、讨论等活动,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发现、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含义。教学准备:不同长短的木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一位学习合作伙伴-小明,

12、你们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p82的情景图)师: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如果你是小明,你在上学时,会走哪条路线?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用测量的方法知道的。但是生活中的这些路线我们是不可能用尺子去量出他的长度的,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师:下面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知识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从小明到邮局再到学校近似于一个什么图形?师:那中间这条路线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线实际是三角形另外两条边的和。根据大家的判断,走过的三角形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条边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

13、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设计说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出认识的生活情景,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容易产生亲近感。但后来的知识障碍让学生感到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必须用一种新的知识来解决,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索新知做好铺垫。】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实验一:从准备好的小棒中任意取出三根摆一个三角形,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动手操作。交流结果。师:有的同学用三根小棒摆成了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同学没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对这两种情况做一个深入的研究。【设计说明:学生索然已经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但对于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还处于模糊

14、状态。此时的两种结果正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暖情。】2、实验二:深渗入渗出研究在什么情况下能组成三角形?(1)分组研究,四人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四组小棒。 出示实验要求: 、 量出每组小棒的长度。 、 将三根小棒首尾相接,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 把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再与第三边进行比较。(用式子表示) 、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探究报告单上。(2)汇报实验结果(3)分析探究:观察自己的实验表格,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只要有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都能组成三角形?(4)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5)是不是每一个三角形

15、的任意两条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呢?请你们自己摆三角形来验证一下。(6)交流验证结果。【设计说明:放手让学生惊醒尝试,获得初步结论,在进行实验验证结论,获得“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学生经历了获取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严谨性,提高了学习能力,积累了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三、应用与拓展 1、判断下面几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为什么? (1)1厘米、3厘米、5厘米 (2)3厘米、5厘米、2厘米 (3)11厘米、6厘米、7厘米 2、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长是4厘米和6厘米,第三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引导学生探究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3、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3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实际生活中要讲究美观、实用) 4、 用15根等长的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