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680380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2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广西桂平市西山镇思灵小学 卢书兰【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乡下人家各种极具特色的景象,如:门前的瓜架、屋后的竹林、鸡群觅食、群鸭戏水等等,这些都是在城市所不能见到的。【教学方法】我们班的孩子都生活在市郊,这种介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学生,既没有真正见识过城市的繁华,也没有经历过乡村的淳朴生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以激发学生发现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

2、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语言。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句子的方法,并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及课文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屋檐、棚架”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抓重点句子的方法,并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及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独特、迷人的魅力,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 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3、。 2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课前准备】 /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农村生活的资料。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 师:昨天我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请大家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青藤绿叶瓜架,春笋绿竹繁花。雄鸡悠然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傍晚餐景如画,纺织姑娘轻唱,最美乡下人家。 ) 师:我还没有给这首诗取名字,谁能帮我取个好听的名字呢?(乡下人家)这首诗是我根据台湾著名作家陈醉云所写的乡下人家改写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第 21 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21 乡下人家) 。 2.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4、学习字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多读几遍,并用铅笔将它们圈出来。 2. 开火车形式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棚架、装饰、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归巢、和谐、辛苦、场地、结出、 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 3. 学生交流自己对于字词的理解,把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提出来向别人请教。 (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难字词可以全班交流。 ) 4. 指导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并指导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说说哪些音易读错,加强练习。鸡冠(gun)花 归巢(cho)(2)读生字,找一找哪些字形易写错,加强练习。“率”字中间部分的

5、笔顺是从中间到两边,书写为撇折、撇折、点、点、提、撇点。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乡下人家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师:你喜欢它吗?作者的感受和你一样吗?他是怎样写的? (出示课件: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师:作者认为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中心词是“独特”“迷人” ) 。 2.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看看作者到底写了哪些独特、 迷人的乡村风景呢?谁能说一说。 3. 你能给这一处处优美的风景再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同桌交流一下,试一试。 4. 学生说,师板书。 (板书:屋前搭瓜架

6、、门前屋后花笋忙、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门中吃晚饭、瓜架传歌声) 5. 你们的名字取得很好,这一幅幅画面就是这首打油诗的内容,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课件:青藤绿叶瓜架,春笋绿竹繁花。雄鸡悠然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傍晚餐景如画,纺织姑娘轻唱,最美乡下人家。) 6. 师小结:读过课文,这一幅幅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浮现眼前,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这正如作者所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幅幅 画面,分享乡下人家的那一份惬意。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板书课题,齐

7、读课题。 师:同学们,当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乡村生活,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播放乡村画面课件 插播音乐: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 (板书课题:21 乡下人家)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交流,回顾复习。 老师引读第一句,课件出示: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生:都有一道独特、 迷人的风景。 (板书:独特、迷人)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给每个自然段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你能说说吗?(板书:屋前搭瓜架、门前屋后花笋忙、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院中吃晚饭

8、、瓜架传歌声) 二、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师: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高声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朗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把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找出段落中独特迷人的地方,用“”画出来,喜欢的词用“ ”标出来,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把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找出段落中独特、迷人的地方, 用“”画出来,喜欢的词用“ ”标出来,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二)预设情境: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门前屋后花笋忙”部分。 1.过渡:同学们,你喜欢哪个自然段?为什么喜欢它?它哪里独特迷人? 生:我喜欢第二自然段 2.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导学

9、生学习第二自然的描写花和笋的部分。 学习描写花的部分。 出示课件: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学生质疑。 师引导学生理解花的“朴素、华丽” (板书:朴素、华丽) 过渡:当你来到这农家小院中,你左边一片芍药、凤仙开得正旺,右边的鸡冠花亭亭玉立,往前看是一片大丽菊,走在这样的花丛中,你的心情怎样? 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 段话读给大家听听吗?(个别读,齐读) 过渡: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景色? 出示课件: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说说你认

10、为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这个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嫩笋生长迅速,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天勃勃的生机。 )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作者使用“探”这个字的妙处。 过渡:多可爱的小笋芽呀!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想干什么? 多好奇,多调皮的小笋芽呀!请男同学边做动作边用这种语气读读这句话吧。 过渡:多么华丽的花,多么可爱的笋!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朗读这段优美的文字!再次感受这独特迷人的风光吧! 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学习方法:(1) 朗读课文。(2) 找出自然段中“独特”“迷人”的景色?用“”画出来。(3) 三角符号“ ”标出文中你喜欢的字词。(4

11、)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师:对!那就请用这种方法,分小组合作讨论你喜欢的段落吧! ) (三)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其它自然段。 2.汇报交流。 (学生说到哪,就读到哪。 ) 屋前搭瓜架 (课件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 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学生汇报。 文中为什么用“石狮子”“大旗杆”和“瓜藤架”作比较,这样有什么好处?(板书: 别有风趣)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院里鸡觅食 (课件出示: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 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

12、来走去。) 学生汇报。 师小结:是啊!作者又一次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对大公鸡的喜爱,请你用喜爱的 语气读出大公鸡的神气吧!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河中鸭嬉戏 学生汇报。 师小结:是啊!人和鸭子关系多么融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请你也无拘无束地读 读这句吧!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院中吃晚饭 学生汇报。 理解“天高地阔”和“自然和谐” (板书:自然和谐)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理解“自然和谐”)边看图边讲述。 师小结:是啊!农家人在院中吃晚饭天高地阔,鸡在院中悠闲觅食,鸭在河 中自由嬉戏,人和动物关系是那么融洽,那么自然,毫无拘束。这是一幅多么自然和谐 的画面,多么独特迷人的风景啊!同学们,我们国

13、家现在正提倡和谐社会,我们今后应该怎 样做啊?那好,请全班站起来和谐相处地读读这段吧! 瓜架传歌声 学生汇报。 师过渡:纺织娘的歌声多好听呀!同学们随着纺织娘一起唱起来吧!老师引一句,学 生齐接读(织、织、织、织呀 ) 师小结:你们的歌声真好听。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随着纺织娘的歌声进入了甜甜蜜蜜的 梦乡。 (板书:甜甜蜜蜜) 三、回顾整体,探究深意 1.师过渡:多么迷人的风光,多么独特的风景!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这篇课文独特 迷人的地方都被你们找到了。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看看整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按空间顺序中交叉着春、夏、秋和白天、傍晚、黑夜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那整篇课文的结 构作者

14、又是怎样安排的?(分总) 2.是啊,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 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让我们再来美美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吧! 3. 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 除了作者所描绘的乡村景色,你们还知道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景色呢? 2.阅读链接: 在天晴了的时候 指两名同学配乐朗读。 (课件出示: 在天晴了的时候并配乐。 ) 听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自助餐: 1这篇课文有你喜欢的段落吗?有的话那就请你赶快背下来吧。 2你看见过的乡下人家是什么样的呢?请用你手中的笔写一写或画一画。附板书设计: 屋前搭瓜架 门前屋后花笋忙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院中吃晚饭 瓜架传歌声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