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桂敏艾灸穴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671077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桂敏艾灸穴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桂敏艾灸穴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桂敏艾灸穴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单桂敏艾灸穴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单桂敏艾灸穴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桂敏艾灸穴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桂敏艾灸穴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阿姨单桂敏艾灸治疗大全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艾灸说明1、艾灸总的原则是哪里不舒服就灸那里,再配合灸一些常用的穴位。2、艾灸无需精准的穴位定位,艾灸中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即可艾灸方法1、使用艾条直接灸。(此方法不推荐,艾条燃烧的灰烬不小心会掉在身上烫伤皮肤,而且长时间拿着艾条手臂易抖动也容易烫伤皮肤。)2、使用艾灸器具配合艾条、艾绒、艾粒艾灸。(强烈推荐!方便、安全!)艾灸时间每个穴位20-30分钟内科艾灸篇感冒凤池,大椎,风府,合谷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

2、中 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足三里,关元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

3、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中风偏瘫1, 上肢瘫一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2,下肢瘫痪一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癫痫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风湿性关节炎曲池,足三里,血海,肝腧类风湿关节炎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 妇科艾灸篇 月经不调中极,关元,太溪 月经后期关元,三阴交,气海 痛经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 闭经三阴交,关元,足

4、三里,血海 经期头痛百会,凤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 带下病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 慢性盆腔炎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 乳腺增生病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乳腺炎肩井,少泽,膻中,乳根,期门 功能性子宫出血神阙,隐白 子宫脱垂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子宫肌瘤气海,关元,子宫子宫位置异常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性冷淡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 不孕症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习惯性流产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妊娠呕吐中脘,足三里,内关胎位不正至阴(小脚趾),足三里 产后腹痛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 产后少乳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泽 更年期综合

5、症肾俞,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悬钟,子宫 颈椎,腰椎,外科艾灸篇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颈椎病天柱,大椎,合谷,关元,后溪 肩周炎肩髎,尺泽,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肩臂外侧痛曲池、二间肩臂内侧疼痛 太渊、尺泽肩关节后侧痛 中渚、天井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 腰肌劳损志室,委中,大肠腧,腰阳关 腰椎间盘突出后溪,足三里,昆仑,命门,阴交,腰阳关 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腰阳关 梨状肌综合症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足跟痛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痔疮长强,上巨虚,二白,承山,血海结(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阳白,曲池,太阳 牙痛合谷,

6、下关,颊车,内庭 口腔溃疡下关,合谷,颊车,地仓,廉泉 扁桃体炎合谷,曲池,大椎 过敏性鼻炎风池,足三里,迎香,合谷鼻出血合谷,上星,迎香荨麻疹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湿疹合谷,三阴交,曲池白癜风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风池 斑秃风池,头维 美体,减肥,美容艾灸篇塑身万能穴曲池 丰胸天宗,中府,太溪,膻中,乳根,少泽,肩井美容百会,阳白,印堂,下关,四白,迎香,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肝腧 瘦脸四白,迎香,太阳,承浆,颊车 瘦手臂曲池,外关,尺泽 瘦腰/小腹天枢,水分,气海,肾腧,三阴交 瘦腿/臀环跳,承扶,殷门,委中,血海,承山,足三里多种疾病,可以再这里找到答案单老师,我

7、买了艾条和用具,正在灸。我整理了一下您博客上艾灸取穴的文章,也参照了他 人的,发上来供新人看用,如有不对的,请您删除。很多病症都要对准病灶治疗,艾灸的次序,基本是先上后下,先阳后阴艾灸一定要灸透,这样效果才会好。乳腺增生,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f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 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纬卜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 治乳疾效果最好。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癌症,用艾灸可以扶正,增强免疫功能,取穴中脘、关元、膏肓、足三里。中医管各种癌症叫癥瘕,癥瘕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

8、段,素是“质”产生的 阶段。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质变的过程。症瘕描述 的就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了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所以根除症瘕, 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导致癥瘕的发生多是: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或外感六淫之邪等导致致病因素,以致机体阴阳 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而发生此病。临床表现:体内结块,固定不移,同游定处。病久面暗消瘦,纳减乏力、舌质淡紫、舌光无 苔,脉细数。治疗:扶正补虚,祛瘀排毒。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方法:用四眼盒艾灸在腹部的神阙和关元部位行大面积艾灸,每次腹部穴位大约艾灸20-30 分钟

9、,足三里用单眼艾灸盒每穴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这样艾灸10余次后,你的机体免疫力会有一个提高,相继会带动其他症状的消失。声带小结,可以在少商和商阳点刺放血,然后再在大椎穴点刺2-3下,拔罐放血后,在此艾 灸15-20分钟。便秘,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的穴位,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虚证,用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用铺灸治疗背痛可以主一身之阳,调整人体的正气,使病邪不会在嚣张。用铺灸调动体内的 元阴元阳,疏通经络。真气动力才可能增强,病情才能痊愈。背痛,治疗:先用铺灸的方法调动一身之阳。方

10、法:1.先把大蒜捣碎成泥,大约要100-200克大蒜泥。2. 用一条纱布,从大椎穴铺起直到长强。然后把大蒜均匀地扑在纱布上的脊柱中,厚度约 3-4mm。宽度约 30mm。3把艾绒放在蒜泥上,然后用香火分段点燃艾绒,分段点燃。这时,烟和火都很旺盛,嘱病 人一定要咬牙挺住。这个铺灸很容易成为化脓灸,如果实在坚持不下来,可以两个人一起把 纱布托起。在放下,在托起。如果嫌铺灸过长,可以一段一段地铺灸,先从上到下进行。这 种方法比较适合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总是背痛的人做铺灸也是很好的方法。没有化脓灸的铺灸可以三天一次,(因为蒜泥也会导致皮肤起泡)。已经化脓灸的椎体可以 10-15天一次,主要看化脓灸的部位

11、预后情况。没有做过铺灸的,可以先尝试在大椎到胸十二算一段,胸十二到长强算一段,这期间也可以 分为三段,总之这些灸法都要看施灸者和被灸者对灸法和耐受程度。开始施灸的时候,做的长蛇灸不要太粗,要逐渐适应。长蛇灸太粗就会很烫,被灸者就会有 忍受不了的时候,而造成施灸者手忙脚乱。如果化脓了在铺灸是很痛苦的,这时在放上蒜泥 会杀洌洌的疼痛。2、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这些是辅助艾灸治疗,主要都是调动体内的阳气升发。“邪之 所凑,其气必虚”,阴阳失和,引阳扶正是治疗之本。放血疗法治疗背痛,。刺血疗法适应症比较广泛,中医的所谓实热证、痛证、瘀证等,均适 宜刺血。对一些诊断不明,检查不清的病症,也可对症刺血治

12、疗。还有一些久病不愈的宿疾, 屡服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无效者,亦可行刺血治疗。如果你一次的刺血量不足20毫升,那 么你可以隔天一次。如果你刺血的量每次在100毫升,那么在一个月内,只能刺血2次-3 次。如果你一次刺血量在200毫升,那么你就可以三个月刺血一次,或就这一次的刺血, 就足以把多年的宿疾排除。刺血疗法可以疏通经络、活络止痛、活血化瘀、消肿散结、醒脑 开窍、镇静安神、清热解毒、驱邪安正、和血养血、美容养颜等。放血疗法,看准血络,点刺放血。看准血络后,点刺放血,任由血自流,等到血不流的时候, 用拔罐器助力拔血。大约放血50毫升左右-100毫升左右。“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意思

13、是说,如果痹症久治不愈,特别是按常规治经 的方法治不好的,应该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有没有血络,如果有血络,说明此病已经入络, 应该将这些络脉点刺出血,络脉通了,疼痛也该好了。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仔细把这些 络脉点刺出血,病人的疼痛往往就会缓解。”宫颈炎,艾灸关元、子宫、八髎穴和三阴交即可治疗。方法: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大面积移 动艾灸,主要在小腹部和后腰部,每天艾灸时间不低于(前、后)1个小时。鼻炎,迎香、印堂、太阳、和肺俞。根据自己不同的症状,在这几个穴位的基础上加减。艾 灸取穴:关元穴、足三里、迎香、印堂、太阳、合谷腰椎间盘突出,在腰部取穴居多,主要是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和腰部的痛点治疗、环跳

14、,委 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在腰部做移动艾灸,如果 出现通窜的感觉,或通窜不到位,那么就在通窜不下去的位置接续艾灸,使通窜进行到底。 也就是通络。感冒头痛,以足少阳胆经为主出现偏头痛,还有稍微的咳嗽。我就用艾灸,先灸大椎近半小 时,然后艾灸太阳10分钟,又艾灸头部的完骨、头窍阴、率谷、大约一天灸了三次。少商和商阳穴放血,又艾灸,从迎香穴到印堂穴到太阳穴,在灸百会。咳嗽,我建议她做个穴位注射,在天突穴和肺俞穴注射鱼腥草,这种治疗很快,确对于咳嗽 有很神奇的疗效。方法:点燃一根艾条,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多停留一会,在沿眼 眉到太阳穴,这样反

15、复多次,直至灸到皮肤潮红,鼻子不是有很热的感觉,反而感觉有些凉, 我认为这就是灸透了。这样的效果此时最好,基本是一次搞定。如果一次不好,第二天再来 一次。跟腱炎,在跟腱炎痛点放置直接灸2-3个,点燃,每次艾灸10状左右。(最少放置2次)。 还可以在跟腱炎的局部用隔蒜灸的方法,最好用独头蒜,把蒜切成1元钱硬币厚的片,上面 用牙签扎上眼,上置艾绒,放在跟腱炎的痛点施治。隔蒜灸是用蒜作为一种间隔物而施灸的 一种方法,为什么要用大蒜呢?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取独头蒜横截 厚一分,扎眼上置艾绒点燃施灸。每次施灸5-10状不等。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 目的。再就是温和灸了,可以手持艾条或用单眼艾灸盒,每天对准施灸穴位艾灸20-30分钟。然后 在用小的按摩工具(如甲虫按摩)艾灸后在局部按摩,这样会很快促进活血化瘀的目的。 还可以在局部先喷射红药或白药,然后在艾灸,艾灸后自己按摩。妇科病,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方法:可以用直接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温和 灸的方法还可以用隔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