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671046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莱阳市小课题研究农村初四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研究 报告工作单位:莱阳市谭格庄中心初级中学课题主持人:孙冬梅课题构成员:李英俊董少伦 姚旭东报告执笔人:孙冬梅摘要初中学生的基本知识状况、爱好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措施等存在差别,接受教学信息的状况也就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充足贯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新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足发挥个人的发明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核心词农村初四数学 分层次 小组教学措施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

2、宿制中学,一部分同窗是留守小朋友,没有家长平常对孩子学习的监督,部分家长因自身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注重限度不够,学生在小学的数学基本参差不齐,对数学学习不感爱好的大有人在。升入初中后,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加深,两级分化的状况突出,在初四,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化更是严重。对数学学习很感爱好的同窗,她们布满自信,对学好数学不怕困难且很有信心,成绩优秀;小学数学基本单薄,畏难情绪严重的同窗,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局限性;一部分升学无望,即将毕业的同窗,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几乎不存在。新的课程原则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老

3、式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别性,并且一种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档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本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组决定摸索一种新的教学措施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足发挥个人的发明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获得优秀成绩,重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合适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协助导致的。”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

4、验表白,小朋友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别。数学分层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本,能力的差别提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评价原则来实行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本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别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次教学,“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学生可以根据知识水平构造在某单元前作出新的选择。农村初四数学

5、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是指在初四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和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增进农村初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农村初四数学课堂教学服务。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别,针对学生“近来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动教学。二、研究目的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课题的研究,摸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行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与实验同窗对数学的学习爱好和成绩。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她们树立对的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伙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求做科研型教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重要研究如何在农村中学初四教学中

6、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爱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本课题重要从如下几种方面进行摸索研究:1.农村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爱好的调查研究及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爱好的因素;我校地处莱阳西北部,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初四学生存在很大的自身差别。自身差别重要涉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掌握限度上的差别;学习措施、习惯、能力上的差别;学习目的、态度上的差别;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上的差别;对教师的教学措施、教学手段和学校学习环境适应限度的差别。这些差别导致学生逐渐趋向于“学习优等生”、“一般学生”、“学习困难生”三个层次群。

7、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差别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到初中阶段特别是初四,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已十分明显。影响我校初四学生学习数学爱好的因素重要涉及如下几点:(1)缺少自信心(2)难度过大、梯度过陡,伤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学生个性品质较差(4)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不高。(5)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协助和指引不够2.摸索分层教学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爱好的方略。(1)学生分层(2)教学目的分层(3)教学措施分层(4)作业分层三、课题研究措施经验总结法、通过平常生活与学习的观测,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学习爱好的调核

8、对比分析,有效拟定寄宿生的心理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调节措施。四、课题研究的重要实行阶段第一阶段:(9月-1月),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问卷,走访理解学生对数学的爱好状况,整顿已有研究成果,向全校教师宣传该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实行方案;对课题构成员进行专门培训;估计两个月时间。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第二阶段:(11月-7月),根据学生分班成绩及对数学的爱好分类,选用初四的实验班级,并把研究成果和体会整顿归档,有条件的话结集出版,在教师中交流、体会。估计时间九个月。1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召开课题构成员会议,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2.收集、整顿教师案例、论文等阶段成果:课题小结,课题报告第三阶段:(月-

9、9月),总结课题开展状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接受领导、专家的检查验收。1.总结课题开展状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阶段性小结,撰写论文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在通过反复论证拟定研究本课题后,我们就按着上述的研究措施和环节展开了研究。期末八家联考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分层教学获得了初步的成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爱好大大提高。转过年后,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张,我们诸多辅导都放在了课外,特别是对C组同窗的辅导,我们每星期单独组织她们针对中考辅导,在中考中的及格率较高,效果明显。六、课题研究的成果近一年的研究中,我们觉得我们获得的成果重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通过对

10、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分层教学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就是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这就规定教师不仅精心备课,并且要进一步到学生中间去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孙冬梅教师的论文农村初四数学分层次小组教学初探获得烟台市初中数学优秀论文奖;董少伦教师2在今年的中考中获得了优秀成绩。.通过课题的研究,不仅增强了组内同事之间的凝聚力,合伙精神大大的增强了,并且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诸多教师跟同窗交上了朋友,她们之间不仅只讨论数学问题,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也常常在一起交流。.构建了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11、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了如何进行学生分层、教学目的分层、教学措施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的操作措施,为后来的教学提供了参照。七、经验与教训反思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我们觉得分层教学是必要的,是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对初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有如下长处:1.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2.分层教学是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鼓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有所区别,对于C组同窗的点滴进步应采用鼓励评价,鼓励她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而对于A组学生所获得的进步,采用竞争评价,高原则,严规定,促使她们努力奋进。从而使每个学生

12、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分层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层教学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就是课堂教学中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这就规定教师不仅精心备课,并且要进一步到学生中间去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4.分层教学能融洽师生关系。由于分层教学规定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与信任。在对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感觉初中数学施行分层教学尚有如下问题:第一、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在教学目的、教学措施、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

13、试的评价方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考试时只重要兼顾了B层次的同窗,最多也就是通过一道附加题照顾了一下A层次的同窗,教师的心目中还是重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窗的自信心、学习爱好打击较大,由于她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第二、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把学生分在不同层次的班级很难。此外在同一种教学班里,由于班容量太大(初一、初二时有六十多人)也给分层教学带来了困难。【参照文献】【】中学数学杂志J;曲阜师范大学【2】陈荣平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体会J;新一代;9期【】陈玉坤英语分层教学法初探 J现代教育科学;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