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并购信息整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6707200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航并购信息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航并购信息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航并购信息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航并购信息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航并购信息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航并购信息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航并购信息整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航并购信息整理目录一、2010 年以来海航海内外收购史(节取) 2(一)国内收购史 2(二)海外收购史 2二、海航战略浅析 2(一)多元化经营 2(二)国际化战略 3三、海航资本运作术总结 4四、海航资本运作对我司的启示 4附:海航资本运作案例 5一、2010 年以来海航海内外收购史(节取)(一)国内收购史2010 年海航北方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与天天快递在海口签约,海航认购天天 快递 60%的股份;2010 年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商业以 9 亿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上海第四大超市 家得利 100%股权;2010 年海航旗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牵头的 6 家企业以 15.413 亿元的价格获 得民安保险

2、全部股权;2011 年海航集团旗下海航易控股收购粒粒晶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51.27%的股 份;2012 年海航集团确认将收购一家位于安徽的农商行。 (二)海外收购史2010 年以约 1 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 Allco 金融集团航空租赁业务,并将之 更名为香港航空租赁;2011年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总部设在伊斯坦布尔的myTECHNIC机务维修公 司 60%股权;2011年以2500万美元获得土耳其货运航空公司myCargoAirlines49%股份;2011 年海航旅业收购香港康泰旅行社 51%股权、美国 Aberdeen 旅游公司股 权;2011 年以 10.5 亿美元完成对世界第五大集

3、装箱租赁公司 GESeaCo 的收购;2012 年出资 4000 万美元完成对法国蓝鹰航空 48%股权的收购,成为蓝鹰航 空的第二大股东。二、海航战略浅析(一)多元化经营海航集团旗下以航空为核心,形成五大支柱产业,覆盖航空、实业、旅游、 金融以及物流产业,并以此划分为海航航空、海航实业、海航资本、海航旅业以 及海航物流五大集团公司,下表对其五大产业做了梳理。表 1: 海航集团产业脉络海航航空航空运输业总资产逾1400亿元,下辖主要企业包括 大新华航空、香港航空、myCARGO、加 纳AWA航空、法国蓝鹰航空等。海南航空600221海航实业房地产开发、零售 百货、机场运营、 金融投资(偏重不 动

4、产投资)总资产逾1500亿元,房地产业态在国内 20余个城市拓展开发项目;零售百货业态 位居中国内资连锁企业十强;机场运营业 态拥有全国第二大机场管理集团海岛建设600515美兰机场HK00357、西安民生000564易食股份000796海航资本租赁、投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资产规模近2500亿兀,拥有各类成员公司近30家,业务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悉尼、都柏林、纽约等全球30余个大中城市渤海租赁000415海航旅业航空、旅游、酒店、互联网等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旅游集团二十强第六 名,目前运营102架飞机、48豕旅行社、 473家旅游门店、38家货币兑换门店及 16974间可

5、出租酒店客房九龙山600555海航物流速运、装备制造、海运旗下金海重工手持订单量位列世界船企第11位、国内第2位无产业集团产业覆盖产业发展状况旗下上市公司(二)国际化战略海航在其发展历程的所有重要节点上,均堪称主动的“国际化主义者”。1994 年,海航提出“募集外资股、利用国际资本发展海航”的战略思路,领导者十进华 尔街,赢得了乔治索罗斯的注资,接上了国际资本的输血管道。期间,海航开 辟国际航线,打造航空品牌,推进国际合作,致力于海航航空主业的国际化。海航将香港视为其国际化拓展的桥头堡。2003年海航旗下美兰机场上市, 引进哥本哈根机场管理公司等战略投资者。2006年海航投资香港航空和香港快

6、运两家航空公司,揭开了海航海外投资的序幕。2010年1月,海航并购澳大利 亚ALLCO公司飞机租赁业务,并将之更名为香港航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HKAC)。2011年,海航投资732.51万美元收购香港美辉证券,投资3.832亿港币收购香 港康泰旅行社51%的股权,从而初步形成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为主 体的海航香港产业群。立足香港之后,海航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并依然是集中在航空和租赁领域。 2010年1月,海航斥资1.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ALLCO公司飞机租赁业务,2月 收购挪威上市公司GTB33.33%的股权,同年年底投资3200万美元收购土耳其飞 机维修公司MYTECHNIC201

7、1年投资2700万美元收购土耳其ACT货运航空公司, 同年年底斥资11.5亿美元收购GESEACO100%的股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并购 案之一。三、海航资本运作术总结结合产业表及以往海航收购史,可看出海航并购战略的几个特点。1. 收购行为服务于战略路线图,激进的收购风格有利于海航在各产业领域快 速增大资产规模及扩大市场份额。2. 基本在各个产业领域都拥有上市企业,完善的融资渠道保证了海航现金流 的充裕以及并购行为的可持续。3. 善于利用国际资本,由于其先于行业打入香港金融市场,近十年来积累了 先进的资本运作经验,并鼓舞其继续参与国际资本市场。4. 频繁利用旗下错综复杂的股权架构及众多的上市壳

8、资源,通过各种关联交 易,进行利益输送,达到粉饰财务的目的,以获取更多的市场资金。5. 大胆采用股权质押方式融取资金,截止至 2012 年底,海航集团旗下被抵 押的股权总市值达到58.71亿元。这种战略无疑是十分激进,甚至是伴随着很大 风险的。四、海航资本运作对我司的启示海航集团成立于2000年,短短12年时间,已经发展为总资产近3600 亿元, 年度总收入逾 1200 亿元,覆盖五大产业,拥有六家上市公司,旗下几十个知名 品牌的大型集团。这其中资本运作居功至伟,观其战略历程,对我司应有以下启 示:首先,应顺应宏观形势,抓住政策机遇。研究海航迅速崛起的历史不难发现, 从1989年凭借1000万

9、元的启动资金进行国内第一家国有航空公司的现代化股份 制改造,到在国内第一家引进外资参股,到 A、B 股同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市, 再到重组美兰机场、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和山西航空,海航的每一次资本运作举 措,都是在国家大的、新的改革政策刚刚出台后做出的。换句话说,海航在紧跟 着国家的改革政策走。其次,改善融资结构,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是密切 相关的。融资结构不是一个单纯解决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司治理 结构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构建。海航的治理结构是通过融资结构的改变和完善而逐 步趋向合理的。其中,海航的外资股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不 仅进一步扩大了海航的资

10、本规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进外资,引进了战略合作 者,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使海航向国际化的公司方向发展。最后,资本运作应注重风格稳健,防止财务状况恶化。海航的资本运作难称 完美,有分析人士认为不断地收购融资对海航来说就像吸食“鸦片”一样上瘾。 在海航集团所控制的 A 股上市公司中,海航集团已经将能够进行质押的股权全部 质押殆尽。但海航的财务状况却存有隐忧,资产负债率的持续上升反应了其中的 一些问题。从 2008 年的资产负债率为 67.59%,2009 年上升至 75.01%,到 2010 年则进一步上升到了 75.75%。并且这个数字,还是在海航不断采用“资本腾挪 术”粉饰之下很可能

11、被“低估”的结果。附:海航资本运作案例海航系资本运作术:频繁买壳+体内倒卖2011年3月17日,随着一纸复牌公告,九龙山新主海航置业如期登场。此 前海航置业已先后拿下ST筑信与绿景地产,九龙山是其第三个资本运作平台, 亦是海航系第8 家 A 股上市公司。缕析海航置业的资本运作轨迹,从拿壳到重组仍存许多逻辑盲点。公司是否 有足够优质资产?为何重组进度与拿壳速度不成比例?其隐藏在三份公告中差 异巨大的财务数据缘由何在?然而,错综繁复的股权架构,枝蔓庞杂的产业布局,腾挪精妙的资本运作, 在总资产近2000亿的海航系所构建的资本迷宫中,海航置业亦不过是冰山一角。也在3 月,一份信托募资计划书曝光了海航

12、集团最新一笔光怪陆离的关联交 易海南航空旗下北京科航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科航投资)将被剥离出上市公司,而 接盘者正是海航置业。这是科航投资第四次在海航系统内被倒买倒卖,折射其内部错综复杂的资金 网络与利益结构。迷雾般的关联交易遍及海航系统内各个分支,配合其日渐疯狂的拿壳行动, 这究竟是战略规划的高瞻远瞩?还是被逼上路的临渊险行?而与海航系的疯狂相悖,其崇尚佛禅的掌门人陈峰近年来却日趋低调。或许,无需也很难去理解海航系的每一步运作意蕴。但有必要通过回溯历史, 系统整理其旗下上市公司在经历借壳重组、关联交易等运作之后,其资产质量与 盈利能力是升是降,投资者是乐享收益抑或糊涂入局。1、海航置业账本为何

13、“变幻莫测”三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海航置业财报,在同一年份其财务数据却大相径庭,其 中2008 年净利润相差62倍;2009 年度净利润相差3.44倍,奏起海航系并购凯 歌中的不和谐之音。同时,与迅猛的资本扩张相比,海航置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乏 善可陈。据九龙山最新公告,海航置业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海航将以 4.7 元/股的单 价,分别受让平湖九龙山持有的 1.79 亿股和 1.17 亿股九龙山股权,总价分别为 8.44亿元和5.5亿元;海航置业全资子公司香港海航以0.45美元/股受让二股东 RP所持有的9335.52万股九龙山B,总价4200.98万美元。由此,海航置业将持有九龙山 29.9%的股权,

14、成为新任大股东。九龙山原实 际控制人李勤夫则通过平湖九龙山、九龙山国旅、OGH尚持有19.2%的股权。值 得一提的是,海航置业受让九龙山的股权比例恰巧避开了30%的要约收购“红线” 省却了诸多繁冗的审批程序,折射海航系雷厉风行的一贯作风。但令人诧异的是,近两年拿下三个壳公司的海航置业,几次公开披露的财务 报表却大相径庭。九龙山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末、2009年末、 2010年末,海航置业总资产分别为98.7亿元、 188.5亿元和 317亿元;当年实现 主营收入分别为6亿元、6.74亿元和 22.3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450 万元和 3.9 亿元。翻看2010

15、 年9月绿景地产披露的重大重组方案,海航置业近3年财务数据 又是另一番模样截至 2007 年末、2008 年末、2009 年末,公司总资产分别为 40.9 亿元、54 亿元、190 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2.5 亿元、7923万元和 6.74 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是1279 万元、678 万元和1582 万元。经查询,这两份财报均系合并报表数据。但比照之下,海航置业 2008、2009 年的业绩差异巨大,其中 2008 年净利润相差 62 倍;2009 年度净利润相差 3.44 倍。另外,海航置业的总资产也对不上号,但 2009 年度营业收入数据却又完全 一致。此外,ST筑信2009年8月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披露了海航置业第三份账 本。截至 2007 度、2008 年度,海航置业的总资产分别为 19.8 亿元、54 亿元; 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7923万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799万元和678万元。对比绿景地产、ST筑信披露的两份财报,海航置业2008年度净利润、与总 资产均保持一致;但有差异处,也出现了 2007 年末总资产数据相差1 倍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家公司披露的海航置业财报均出自中磊会计师事务所 之手,其中只有绿景地产披露的 2009 年年报出自北京智富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是近几年海航置业并购规模过快过大,导致历年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