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诗歌鉴赏游山西村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670618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诗歌鉴赏游山西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诗歌鉴赏游山西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诗歌鉴赏游山西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诗歌鉴赏游山西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诗歌鉴赏游山西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诗歌鉴赏游山西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 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首联说虽然酒的档次不高,下酒菜还是可以的,请不要见笑,这样写,既真实,又很 。2 你认为作者笔下的山西村美在何处? 3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它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5 体会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联中“莫笑”和“足”的表达效果。6 请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所展现的画面。7 颔

2、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8 这首诗的颔联是写景的句子,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9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答案】1淳朴的民风 风趣2村民的热情好客(人情美) 优美的景色(风景美) 淳朴的风土人情(风俗美)3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 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4这一句富含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5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写出了山西村淳朴的民风。“莫笑”二字,道

3、出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6月光皎洁,山影倒映在溪水中,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月色溶溶的晚上,兴致勃勃的去找同龄人聊天,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安适和乐,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图画啊!7对仗的工巧,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8因为颔联不仅是写山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景,而且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9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