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6705633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人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对儿童进行音乐素养教化,已列入家长必需的考虑议程。越来越多的儿童喜爱并选择正规学习声乐,儿童声乐教学已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yjbys我提出的三点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 生理特点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比较丰富,儿童丰衣足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经常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但是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声带比较稚嫩,须要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去唱歌,否则乱唱会导致声带受损,甚至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六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胸腔也很小,呼吸较浅,这时

2、他们多用头腔共鸣。因此声音听起来比较洪亮、甜蜜而透亮,嗓子就好比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此时家长无需急于求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然发展,多观赏一些有水平的音乐,学唱一些简洁的儿歌,主要任务是让其对音乐产生爱好,培育良好的乐感和节奏感。同时,也可激励儿童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让他们随着音乐动起来,以增加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及表现力。值得强调的是,不管儿童做出来的动作怎样,家长都要赐予主动的表扬和激励。七岁的孩子起先学习声乐最好,这时的童声与幼儿又有所不同,是两片短小的薄薄的声带振动发出的纯净的基音,加上口腔共鸣形成的光明嘹亮的特性音色,稚气可爱,特别迷人。但这是一种纯自然的音色,缺少科学发声方法的

3、支持,头腔共鸣比较少,因此歌颂时高音上不去,喊的成分会比较多。学习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加入气息和头腔共鸣,以假声带原来的真声,音色就会有所变更,变得圆润、浑厚,但会失去一些光明度和稚气感。但是,头腔共鸣能产生一种饱满和通畅的感觉,能够轻松解决高音。 因此,在儿童的声乐教学中,不能因为怕变更光明可爱的自然的童声音色而在发声方法上有所保留。学声乐学的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假如因为自然的童声音色好听,就不学头腔共鸣,对儿童来讲,最终会得不偿失。因为,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自然的童声最终会失去,而科学的发声方法会保留下来,使他终身受益,是他恒久的财宝。因此,不盲目音量,应变尖亮为通透,追求童声的艺术美,把科

4、学的发声方法放在第一位,才是儿童声乐教学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这个阶段,他们已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理解老师的意图,并能基本限制好歌颂器官,对声音有肯定的辨别力,对唱曲也有肯定的理解实力和表现力,这样在不断提高歌颂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培育儿童学习声乐的爱好,有利于长时间地持续学习,甚至将来走上歌颂的道路。二、心理特点 儿童性格特点天真活泼,喜爱获得表扬和认可,每个孩子在听到表扬时都会感到兴奋、快乐,尤其在唱歌的时候,赞美和确定会使儿童精神激昂,心情昂扬,这是一个特别志向的歌颂状态。反之,过度的指责会使儿童产生挫败感,影响歌颂的状态。因此,在儿童声乐教学中,须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开心的学习环境。要用

5、温柔的语言、甜蜜的微笑和他们沟通,在严格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浓浓的爱,真正做到;严中有爱;。老师的言行,甚至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学习声乐与学习钢琴等其它乐器有所不同,声乐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艺术,须要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发声方法和歌颂状态的驾驭也是渐渐建立和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对儿童哪怕微小的一点进步,刚好赐予确定和激励,建立他们的自信念,提高儿童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始终保持良好的、兴奋的学习状态,并且通过确定使他们稳定这种状态。切不行用刺激性的语言,这样不但会损伤儿童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其对学习唱歌失去爱好。歌颂学习进步是阶段性的,练声曲和歌曲都要选择适合此阶段的

6、程度,不易选择不能胜任或牵强能唱的歌,儿童的声乐训练应以学习和驾驭正确的发声方法为目的,以自己的自然声区为基础,音域不超过一个半八度,中等音强,尽量运用轻机能唱高音,每次的训练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并且中途要休息两次,让声带得到休息,复原弹性,精神上保持兴奋。另外,还要依据儿童的详细状况选择适合的歌曲,要依据儿童的音域和学习状况及演唱实力来选择在演唱中没有障碍又能充分展示其发声技术的歌曲。选择过难的歌曲。会对儿童造成心理负担,有举步维艰、力不从心的感觉,学习的热忱也会减弱或荡然无存。所以在少儿声乐教学中不行忽视他们的心理特点,要让他们在轻松开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进步。 三、学问特点儿童的学问

7、水平和理解实力远远达不到理解声乐理论的程度,因此,声乐理论的讲解,不但起不到帮助儿童学习发声方法的作用,相反,还会给他们带来困惑,给声乐实践制造障碍。因此,在教学术语的选用方面,要采纳大胆的设想、形象的比方与描述的手法,把抽象的方法、位置和感觉具象化,并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好详细到某一物象,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汇来表达,甚至还可以用手势、动作来表达。如用;闻花;来表达歌颂前的气息打算状态;用;其次个扣子;表示歌颂时喉咙的假想位置;用;关门;来表示关闭唱法等。这种形象、简洁的术语很简单被儿童理解和驾驭,能帮助儿童很快抓住感觉并给感觉定位。用很简洁的词汇代替繁琐的理论,发挥儿童的优势,避开儿童

8、的弱势,把困难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简洁而轻松。因此可以说,简洁、形象、精确的教学术语,是打开儿童声乐思维之门的;金钥匙;。另外,我们还须要依据儿童仿照实力较强的特点,先仿照老师的范唱,儿童对身体上的歌颂器官大多没有理性上的感觉,如对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管、以及唇、齿、舌、牙、喉等,基本上是模糊的,对限制身体各歌颂器官的实力更是比较差,通过仿照使之不自觉的运用起来。加上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颂器官的协调及协作。运用单项练习来进行声乐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驾驭声乐技巧。例:歌颂呼吸练习、放松喉部练习,咬字吐字练习、歌颂时面部自然放松练习以及歌颂时的表现实力练习等,分别进

9、行单项练习,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同时也能记住和保持住歌颂的正确状态,并在大脑中确定正确的信息记忆,在歌颂时可以有效地使歌颂器官协调协作,保留住儿童自然、光明、甜蜜的音色,在高、低声区上达到声音统一、位置统一的目的。儿童年龄小,学问面比较窄,理解实力相对比较单一。在教授儿童声乐课程时,要有充分的耐性,老师也要留意充分发挥想象力,站在儿童的角度,来启发和引导儿童,将硬生生的理论形象化,这样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最终综述,儿童具有很强的探求未知世界的热忱,有剧烈的对美的追求。在声乐的学习方面,儿童的想象实力和感知实力几乎都比成人强。另外,儿童思想单纯,心无杂念,对技术的驾驭也比较坚固。因此,只

10、要采纳的方法得当,术语奇妙,因材施教,儿童学习声乐不比成人难,甚至有时比成人学得还快。儿童声乐教学是个精细的打造工程,每个环节都需细心设计。对儿童的培育,是爱的渗透过程,只要倾注着爱心,就肯定会有爱的回报,当看到自己细心培植的花朵慢慢绽开时,欣慰就会从心底油然而升。音乐是个浩翰的海洋,儿童声乐教学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将来,在儿童声乐教学的这片土壤里,有待于更多的声乐工作者去探究、耕耘,不断地去完善声乐教学方法,这须要我们下一番苦功,学会耐性、学会发觉、学会确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声乐老师,不能单纯重视声乐技巧,还要着力从儿童生理、心理和学问特点进行深化探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艳丽的花朵。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