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670494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基于扎实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让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传统的以知识记忆、存储为目标的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运用现代

2、教育技术来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为此,我们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二、理论依据1、巴班斯基在他主编的教育学中说:教学最优化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的最好的教学方案。2、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3、,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皮亚杰提出的适度新颖原则:学习的新内容必须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以产生相似性固定效应;又有一定的相异之处(足够新颖),以导致平衡的失调。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协调和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促进学生自发自主地学习。三、指导思想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对人的素质培养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或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

4、。2、坚持“三个面向”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核心是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要求课堂教学的现代化。3、坚持创新精神江泽民指出:我们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大胆改革,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四、实验假设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各科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创新

5、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五、研究的方法(一)实验对象:在全校内确定信息技术上的骨干参加实验,其所在班级为实验班,其余班级为对照班。(二)实验时间:五年(2000年9月2005年9月)(三)实验目标:1、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法、学法、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个性化、高效益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实基础。2、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3、通过引进和开发,不断充实信息资源库,以利于教学。4、撰写教研总结,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5、优化教学环境,创建新型的示范窗口学校,发挥辐射作

6、用。(四)实验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对照法、经验总结法。1、整体设计方案:我们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一些思想应用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步骤如下:研究教学大纲(后为新课标)、教材、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媒体组合、制作软件运用新模式开展教学评价。2、根据教材及信息资源库的资料,确定哪些知识点需要运用何种媒体,如投影、录像、课件、实物等。3、根据各科教学大纲(课标)要求设计课堂教学评价表。(五)、实验变量的操作与控制或排除。1、自变量。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原则、教学程序及实施策略(即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整合“学生、教师、教材、媒体”课堂教学四要素)

7、。对自变量的控制,我们是这样做的:(1)准备阶段。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引入,一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承上启下地展开教学;二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习欲望。(2)探索阶段。首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再结合讨论、操作,化解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最后总结规律,并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3)应用阶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和练习的时间,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2、因变

8、量。因变量是研究结果的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与研究对象后出现的教育结果。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本实验课题的因变量。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自主能动学习创造条件和氛围;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并通过与同伴间的合作开阔思维,增长知识;鼓励学生敢质疑、敢猜想、敢评价、敢创新。通过问卷调查、成绩测试、访谈等,了解因变量的真实性。3、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即干扰变量)是指影响教学效果的内部与外部刺激因子。本实验研究所遇到的无关变量主要有:学生的差异性,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研究态度,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因素等。对干扰变量的控制,我们是这样处理的:(1)在学生入学编班时,采取了自然平均分班的方法,

9、各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的条件,基本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样,将学生的差异程度降低到了最低点。(2)对实验教师的选择,我们也是选择了在信息技术方面掌握较好的教师,主要分布在年轻教师和中年教师之中,他们与其他教师的主要差异表现在: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短,经验不够丰富,其他教学能力并无明显差异。严格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平时课堂中的作业基本一样,假期作业完全一样。六、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的课题和课题组成员。制定方案。开展学习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奖励措施来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2、实验阶段按学科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

10、特点、实际情况,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基本途径。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3、深化阶段构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了“三优”(优秀课、优秀课件、优秀经验总结)量化评比标准,每学期开展一次交流评比,并与常规教学、评优晋级挂钩。汇总材料,进行总结回顾,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六、实验具体内容优化教学环境1、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添置硬件建设是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环境应建成为方便师生获取各种信息的环境。为此,几年来,我校多方努力,自筹资金,先后投入百

11、万元余改造教学环境。我校相继建成综合教学大楼,校园网、多功能报告厅等,本学期学校建成班班通,使每个教室都成为多媒体电教室。最近又通过网通公司接入城西去局域网(以前是通过电信的ADSL接入互联网),增强了与其它学校的交流和网上资源的共享。2、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置开发我们的目标是建置一整套适应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的互动环境及实用的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具体措施有:购置、引进各类教学软件。过硬的硬件没有软件与其相配备使用,好似“无米之炊”。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校先后购置了全套鹏博士教学软件、科利华资源库和中央电教馆资源库。输入教师的个人信息资源。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需

12、要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不断充实和开发,所以必须建立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资源库。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自己的课件、素材等通过电脑输入校园网,初步形成信息资源库,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及资源共享,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充实、修改、完善、提高。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取信息资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Internet下载信息资源输入校园网中,完善信息资源库。优化教师的“教”1、系统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现代教育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使教学观念和思想不断更新,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带给教育领域的不仅是全新的手段、方法、技术,而且影响到教育观念、体制、模式

13、、内容等全方位的彻底变革。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技术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虽没有改变教学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学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要求每一位教师再也不能停留在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上。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而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材、学生、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由于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转变,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宽,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有专家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

14、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师支撑”。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熟悉和掌握作为教育技术两大基石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及学习理论,并以此来指导实践。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1世纪的合格教师除职业道德素养、教学业务能力外,还应具备这几方面基本素养:懂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常规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具有驾驭现代课堂诸多因素的能力;具有设计制作评价音像教材、电子教材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及文字、口语表达等能力。我们深深意识到,教师应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此,我校采取了三管齐下

15、的系统培训方案:一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二是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原理,为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三是熟练掌握媒体的操作技能,提高课件的制作能力。2、转变角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它具有实践性,从教学实践中产生,为教学实践服务,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而不断创新发展;它具有灵活性,因为组成教学模式活动的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学内容是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是灵活多变的。皮亚杰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

16、得。其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交流、会话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下,彻底转变角色,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努力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我校课题组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构建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四种课堂教学模式:情境促学式。这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再现或创设具体生动的形象或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进入角色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为:创设问题情境展开学习回顾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