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669393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采薇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能:把握情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2、过方:朗读、合作探究3、情态:厌战、思乡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文学常识诗经)或者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或者播放舞蹈采薇或者欣赏名人大家的朗诵,在欣赏中初步奠定情感基调2、初读*,扫清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孔疚(ji)靡盬(mg)、玁狁(xinyn)寰宇(hun)神裔(y)肴馔(yozhun)宅邸(d)逃遁(dn)象弭(m)归聘(pn)四牡(m)骙骙(ku)所腓(fi)雨雪霏霏(y)整饬(ch)有感情朗读*3、再读课文,分析结构(提问)(一)、难归原

2、因、生活艰苦(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吟叹;内容-比兴手法-植物生长,时间流逝,士兵焦虑痛苦与日俱增)(二)、战争(未直写战争残酷,而写战车马高大,侧面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4、析读课文,分析情感(合作探究)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普通士兵-离乡出征-生活艰苦-内心伤痛厌战思乡问: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回答问题或者看哪位同学手举的高,看起来比较活跃或者找一个靠窗的,或者靠窗的同桌起来回答下)表现:“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说好要归,迟迟不归,君问归期未有期(好,请坐,这位同

3、学找的非常仔细啊,看来对文本把握的非常清晰,还有其他同学要补充吗)“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忧心忡忡,归心烧灼“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归纳小结(参照板书)布置作业: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情绪板书设计采薇(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比兴手法-重章叠句、痛苦焦虑(二)、战争四牡骙骙-侧面描写-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雨雪霏霏-两相对比-饥渴难当,气氛悲怆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引导学生

4、多角度鉴赏最后一个章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基本能够独立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难点理解主人公对家园之思的深切之情。一、导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人类历史的车轮,并不都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是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这首诗,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苦难的体味,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的复杂的人生百味。出示*学习目标。二、读1.学生

5、自由诵读、翻译。重点理解的句子:(1)岁亦莫止(2)我心孔疚(3)载饥载渴(4)王事靡盬(5)我行不来(6)彼路斯何(7)四牡骙骙(8)小人所腓(9)象弭鱼服(10)雨雪霏霏。2.整体把握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明确:“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问题:你觉得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

6、分主要写什么内容?要点提示:第一、二、三、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以及军旅生活之劳苦。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

7、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