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训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6685102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萤火(yn)霎时(sh)踌躇(zh)B兑换(du) 别墅(y) 挪动(nu)C琴弦(xun) 处理(ch) 浸透(jn)D粗粝(l) 木屐(j) 摇曳(y)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随意贪占扶贫资金,直接侵害了贫困群众的利益。对这类“雁过拔毛”的“硕鼠”要严惩不贷。B就像苍鹰在跌打下无数根羽毛后,才能锤炼出更为强键的翅膀。C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2017年10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3下列

2、各项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站在山顶俯视,只见林立的怪石千姿百态,非常壮观。B看着家信上密密麻麻的字,他的眼睛湿润了。C王老师日常教学非常认真,他对学生的作业锱铢必较。D在学习方面,有时确实需要一种刨根究底的精神。阅读郑人买履,回答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4下列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而忘操之 B先自度其足C何不试之以足 D吾忘持度5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 无自信也C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

3、得履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6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反归取之 B而置之其坐C至之市 D而忘操之7翻译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8下列对课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国人之所以没有能买到鞋子,是因为他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闹出了大笑话。B郑人是一个固执、迂腐的人,他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僵化,不知随机应变。C这篇散文结构完整,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告诉人们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D当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不能死板、不知变通,要尊重客观规律。阅读刻舟求剑,回答问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

4、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楚人有涉江者(涉:跋涉,这里是渡过的意思)B遽契其舟(契:雕刻)C不亦惑乎(惑:迷惑,糊涂)D是吾剑之所从坠(是:判断动词)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知其不可为而为之C先自度其足D而置之其坐11翻译句子。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1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人寻找失落的宝剑采用的办法是在船上刻下宝剑掉落的地方,等船靠岸的时候按照记号下水去寻找宝剑。B舟停了,楚人跳入水中去找剑,船已经行驶,可是剑仍在原地

5、,他必然是找不到剑的。C楚人最可笑的行为是“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样的做法真是糊涂。D本文和郑人买履的主旨相同,都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的人。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13题目中“次”的意思是_。1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_15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怎样的哲理?_阅读赤壁,回答问题。16读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可以联想到三国演义中_的故事。17诗人借“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之情。18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_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回答问题。19黄鸡的本义是:_,诗中是指:_。20发挥想像,描绘“山

6、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_2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_参考答案1D解析 A项,“萤火”的“萤”应读“yng”,“踌躇”的“躇”应读“ch”。B项,“别墅”的“墅”应读“sh”。C项,“琴弦”的“弦”应读“xin”,“处理”的“处”应读“ch”。2B解析 “键”应为“健”。3C解析 C项,“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用于句中不合语境,应改为“一丝不苟”。4C解析 正常语序为“何不以足试之”,属于状语后置。5D解析 A项,“足”均解释为“脚”。B项,“信”均解释为“相信”。C项,“履”均解释为“鞋子”。D项,前一个“度”解释为“量

7、长短”,后一个“度”解释为“量好的尺码”。6C解析 动词,到去。其他三项均为代词。7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座位上。8C解析 这篇课文是寓言,不是散文。9D解析 D项,“是”为指示代词,这儿。10B解析 B项,“其”,代词,这。其他三项,“其”,代词,他的。11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12D解析 本文的主旨和郑人买履是不同的,本文讽刺了那些不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人。13旅途中停宿14潮涨起来了,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江岸显得如此宽阔。和风顺畅,风向不偏,一叶白帆端端正正,好像悬挂在高远的江天。15任何新事物都是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或者新事物只有经过艰苦的斗争,才能获得成功)16诸葛亮借东风17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18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19黄鸡报晓时间,时光流逝20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21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