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责任的反思与探索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6682588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责任的反思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责任的反思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责任的反思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责任的反思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责任的反思与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责任的反思与探索 【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我国已经实行有一段时间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目的是让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德育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让学生具备一个健全的思想,将来能为社会和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奉献,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素养对其自身开展也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教育来看,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有效对策。【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责任引言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根底性学科,对小学生的语言方面的知识起到一定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对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养

2、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因此,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能够很好的发挥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育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落实,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处在一个开展阶段,这个时候如果能对小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帮助他们成长,对小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现代教育所必须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加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重视,有利于转变旧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适应学生的现代教育模式,在保证了学生学习成绩和

3、学习能力外,加大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开展。因为现代社会不单单看中个人的专业能力,对学生的人品和其它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从小对学生的个人品格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日后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根底。薄弱目前,小学教育现状,很多小学教师德育教学观念落后,认为语文教学就只教语文,搞好语文的根底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以,对德育教育不闻不问。这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开展。有些教师没有认识的教育的本质所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只是进行很简单的讲解,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刻教育,教师在这种思想下,很难提高

4、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使得学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不够,有可能造成学生思想偏差,这时不利于学生开展的,也不是现代小学教育应采取的态度。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小学教师一般都是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如果教材对德育教育知识的摄入缺乏够多,自然引不起教师的注意。许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很好的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讲解,在上课的时候没有结合语文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育的时候举一些与语文知识和德育不相关的例子,使课堂珍贵的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小学阶段的教育大局部是由小学教师来完成的,因此,只有教师有一定的教育观念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德

5、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是小学生开展自身的根本,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能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对为学生未来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所以,教师应该对这一点要有深刻的认识,要加强自己德育观念的形成,担负起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制定符合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德育教育课堂,加深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意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在自己反思过程中,注意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教育不是走马观花,一念而过,而是要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把知识渗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去,让学生对自己不良的思想进行纠正,树立正确的思想。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意识的渗入一些德育教育

6、知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德育知识的双重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教师立足于语文教材,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拓展,使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育?愚公移山?这一篇课文时,这篇课文主要阐述了,挡在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思考,这篇课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积极的教育意义,并将其传递给学生。比方,对学生提问,如果有两座山在我们面前,你会不会去挖掉它们?愚公为什么要去挖山?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敢想敢干,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意识。3.3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教育一般都存在在课本上,有时候不能促进学生很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对小

7、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具体的告诉学生遇到在面對一些生活情况的时候,哪些事我们能做,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学生听了之后就会有一定的意识。因为教师在小学生心理存在一定的威严,如果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那些事就会按照教师讲的去做。教师在讲课文的时候,还可以举一些生活中或者新闻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新闻中的例子,往往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如,教师在讲?狐假虎威?时,就可以对教材进行分析,教育学生认真做事,要有务实的精神态度,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否者,就很有可能变成课本上的狐狸,最后被别人取笑。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深入德育教育,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小学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吸收现代教育方式,并不断进行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日渐成熟,并能取得教育成果,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参考文献【1】贾登雯.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132:94-95.【2】杨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22:35-36.【3】郑雅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分析与研究C.黑龙江科学,202124:8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