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668164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1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论证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一、产业、行业或企业现状机电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等学科高度综合交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及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工程、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等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它代表着机械工程技术革命的前沿方向,具有强大的应用发展潜力。复合技能型人才是知识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主要指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具有掌握交叉技术知识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综合技能者,通常分布在加工业、服务业以及新兴的创意产业领域,企业对这种复合

2、型的人才需求很大。一些大中型企业和社会各职能部门如环境保护、公共事业等领域均大量使用高科技智能控制的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及生产线也急需大批机电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高级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无论从目前的情况还是从长远的发展前景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设置是可行的,前景是广阔的,基本不存在生源问题、就业问题。二、我校具备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各项条件1、丰富的办学经验从2004年起,我校开始试办“电工高级技工班”,2005年至2010年开办了“数控机床加工与模具制造”、“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数控铣工与模具钳工”专业高级技工班;并面向

3、社会招收和培训了部分高级工及其以上等级的高技能人才。在2006年,我校数控加工、机电技术、电子电工、旅游服务等已申报为省级重点专业。目前,在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股份公司就业的的我校学生(员),达600人之多,并已成为该企业重要的生产力量。四校整合后,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统筹安排,教学资源上合理分配,师资力量上优化组合,使得我校加工制造专业的教学实力如虎添翼。学校除了完成学历班的教学外,从2002年开始承担了各类短期培训工作,包括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中培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培训经验。2、完善的教学设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近几年,我校根据机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在不断

4、充实和完善机电技术应用的教学设施。现有机械加工车间6个,钳工车间8个、焊工车间3个以及多个电类实训室,如PLC实训室、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工技术实训室、电拖实训室等,单片机实训室等,能充分满足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本专业教学设施详见下表:培训场所数量(间)场地面积(平方米)培训设备名称工位数量电工实训教室5422电拖训练工作台80电子装配训练教室2164电子技能训练工作台22一体化高级电工综合实训、考试实训室1142亚龙yl-gd-实验台15一体化高级电工电拖实训室1142亚龙yl-195型电机、电拖实验台15一体化电拖故障维修实训室191电拖演示操作台6一体化配供电实习实训室186XLD动

5、力配电柜4一体化家电维修操作实训室1142多功能视听家电试验台SL-173型8彩条信号发生器10PF620型示波器10示波器COS-620型双踪4毫伏表df1931型数字3频率计cfc-8010型数字3各型号空调48一体化计算机编程演示实训教室186可编程控制器1计算机41一体化电子编程实训教室1112亚龙YL-215型单片机实训台15钳工操作训练实训室钳工操作训练实训室8728钳工工作台199台式钻床12立钻Z51252摇臂钻Z3025102摇臂钻Z303210A钻铣床3砂轮机16切割机J3G-4002焊工实训教室3330交流焊机23多特性弧焊整流器ZD5-10001气体保护焊机1自动埋弧焊

6、MZ-2K1氩弧焊机4车加工实习训练教室3495车床42铣加工实习训练教室3234万能升降台铣57-314万能升降台铣床x6132万能卧式铣X62W铣床zs卧式铣床仿680M除了本校的实习场所外,我们还有数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用于专业课程实训,完全能满足该专业的教学要求:三峡全通涂镀板股份有限公司,宜昌船厂,三峡实业公司,武汉金盘电气有限公司,江办大智资讯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巨宝精密有限公司等。3、可靠的就业保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前景远大,发展空间无限,只要我们面向市场办学,走市场订单的路子,我们的专业就会越来越兴旺,我们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受到市场、企业的青睐。三峡全通、宜昌船厂,力帝

7、集团、三峡实业等大型企业需要大量的生产技术员工,学校与这些企业建立了合作意向,这些企业为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另外,随着毕业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本地区人才的需求量。4、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几年,我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和我校的专业建设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师资培训工作,特别是注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一大批专业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充实了机电专业的师资队伍。目前,我校共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19人。其中,本科以上

8、学历15人,高级职称14人,双师型教师14人,工程师(企业专家)3人,师资结构合理,能充分满足该专业的教学要求。他们在上好课的同时,积极参加教研课改活动,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近几年来,本专业教师共撰写教学科研论文40多篇,有30多份论文、课件、教案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教研成果奖。三、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宜昌机械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和技术改进、运行等岗位,具有必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专业动手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具备对机电产品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及维护与故障排除;2

9、、具备机电产品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改进等能力;3、能进行机电产品、设备的技术管理及服务。4、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课程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类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属于复合性的新型职业,要求具有较宽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多重复杂性的工作能力。因此按照机电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包括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2. 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3. 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4. 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5. 掌握气动与液压技术知识;6. 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

10、知识;7. 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管理与维护应具备知识;8. 掌握安全知识;9. 掌握专业英语知识10. 具有机械、电气的识图能力;11. 具有机电设备操作与日常维护能力;12. 具有机电设备故障分析基本能力;13. 具有钳工、维修电工基本技能;14. 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根据上述培养目标,确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为: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变频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床电气控制维护等。(三)技

11、能实训:钳工实习、电工基本操作训练、普通机床操作实训、机床维修操作实训、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下厂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五、校外实习管理情况1、制度保障(1)宜昌市工业技校学生生产实习管理规定(2)宜昌市工业技校学生校外实习、就业跟踪服务规定(3)毕业生就业管理规定2、制定校外实习计划,体现“五定”: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定期给学生讲课和辅导。3、执行校外实习计划(1)实习前进行安全教育,并通过安全考试。(2)教务科定期检查,落实“五定”。4、实习结束,由实习单位和指导师傅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结合岗位职责和操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并填写宜昌市工业技校校外实习考

12、核表。5、教师写实习总结交教务科备案。五、专业学科建设规划 1、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联系,使之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目前,学校有功能齐全的电工技能训练室、家电技能训练室、电子技能训练室和电子电工演示室等实习、实训场地。在此基础上,逐步更新完善各类教学设备,满足学生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需要,保证实习工位一人一位。具体计划是:添置类别名称数量单价价格(元)合计实验台亚龙yl-gd-1528000420000高性能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亚龙yl-100型152500037500

13、0电工电子自动化综合系统,涵盖当前工业先进控制技术亚龙yl-195型电机、电拖1542000630000电机、电力拖动、电器控制多层电梯实训装置THBCDT-2型16000060000中央空调THPZKS-1型145000450000571-8997800089978111停车场管理系统THPZKS-2型13000030000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综合实训系统THMSZC-1B型1450000450000剪板机QC12Y-6*250012000020000液压摆式剪板机普通车床CA61401551000765000万能升降台铣床x61321540000600000气体保护焊机NBC-3152046

14、0092000颐顿CO2气体保护焊机3487000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型的名师队伍是培养出优秀技能人才的前提和条件。只有不断地强化教师的素质提升,不断地把我们的教师送出去学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才能紧紧衔接市场,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经济发展,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将通过企业为学校提供师资,学校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和现场指导,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推广与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专业教师,成为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我校现有相关专业教师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但为了更好办出专业特色,适应教学形势,适应经济发展,计划每年安排2-4名专业教师分赴有关高校参加相关课程的进修和企业兼职进行岗位实践,积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2-3年内,引进和和培养4-6名双师型(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强化专业教师力量,优化整体教学实力,打造出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使之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专业教学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