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6681493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共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学科。 2.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3.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人类遭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增加,心理行为调节具有维持健康的作用,人类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的提高4. 主要的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亚里士多德.朴素唯物主义与辨证法为指导) 生物医学模式(法国巴斯德创立微生物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 辩证唯物主义

2、观点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1.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和感觉能力。感受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感受的特征:感受性,适应性,对比性2. 知 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定势,即心向3. 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

3、觉,是不正确的知觉。4.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和重现(回忆)的心理过程。德国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注意基本特性:指向性与集中性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思维重要特性:间接性与概括性分类:1.思维方式:动作思维(1-3岁)、形象思维(3-6岁)、抽象思维(核心模式) 2。探索答案: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3.独立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情绪和情感5.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

4、的刺激才能引起。 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6.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 绪情 感稳定程度情境性和短暂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表现形式表现外显性、冲动性表现内隐性、稳定性属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发生时间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情绪和情感的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7.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一)社会适应的功能(二)信息传递的功能(三)动机激发的功能(四)活动组织的功能(五)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5、 8.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基本的情绪形式 快乐-愿望得以实现 悲哀-失去心爱事物 愤怒-目标行为受挫 恐惧-临危无力应对 、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mood)是一种渲染性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 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 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

6、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1、 动力性(增力与减力) 2、激动性(激动与平静) 3、强度(强与弱) 4、紧张度(紧张与放松)情绪的理论:1、 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2、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3、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意志9. 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10. 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初始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11. 、执行决定阶段(完成阶段)1.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行为

7、程序;2.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12.13.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活动的核心)。14. 意志品质:1.自觉性 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2.果断性 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3.坚韧性 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4.自制性 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 人格

8、的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3.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生活坏境和教育4. 人格倾向性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格特征 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气质,性格,能力人格特质理论1.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35个)和根源特质(16个)“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人格是由两个基本维度构成 外向(外向维度E) 情绪稳定(情绪维度N) 需要5. 需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它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

9、泉。(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6.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他按需要出现先后和力量强弱顺序,将人类的主要需要划分为一个层次:生理的需要(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安全的需要(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只有人

10、类中的少数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7. 动机(motivation): 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两个条件: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8.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 四种基本形式 :双趋冲突(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一), 双避冲突,(左右为难,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 趋避冲突,(对一件事物 又想得到又想避开) 双重趋避式冲突(一件事物有利有弊,难以抉择)9. 挫折(frustration):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

11、满足的情绪状态。(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可产生以下几种情况:1. 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2.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 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10. 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11.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能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则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已经“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从掌

12、握的速度和质量中,可评定出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特殊能力:12.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因素:1遗传素质2营养状况3教育4社会实践13. 智力(intelligence)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14. 气质(temperament)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相当于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秉性。15. 动力特征影响心理活动的速度,稳定性,强度,指向性。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的稳定性

13、,思维和动作速度的快慢,灵活或不灵活,思想、情感外露的程度等。16. 气质类型的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外倾性与内倾性。(P70)17. 希波克拉底 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有生动的面部表情与语言表达能力 多血质,情绪易于激动 黏液质,喜怒不形于色 抑郁质。对事物和他人羞涩,孤僻内向18. 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 分为: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弱型(抑郁质)18. 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

14、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19. 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如爱集体、善交际、有礼貌(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如勤劳、认真、创造精神(3)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2.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的强度(2)情绪的稳定性(3)情绪的持久性(4)主导心境 3.性格的意志特征 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 4.性格的理智特征 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20. 性格的类型:机能类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内、外倾向型独立型和顺从型21. 优越型与自卑型社会文化类型22.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从形成、发展上看,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取决于个体神经类型的特点,比较稳定;而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是在环境、教育、家庭和自身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可塑性较大,较之于气质,易改变。一、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心理动力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内容:1、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