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6681391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课程类型科类基础课英义名称General Ecology总学时56理论学时38实践学时18学分3预修课程土壤学,生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适用对象各专业课程简介(200字左右)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 研究生态系统、生物与周围划、境之间的科学,其内容具有综合性、 宏观性、战略性、实用性等特点。本课程着重从生物有机体的个 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层次讲授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 础理论,阐明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规律及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另外,结合本学科发展动态,介绍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 全球环境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2、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领域中 的生态问题和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掌握生态因子类型与限制因子概念;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掌握种群分布 及动态变化、种内与种间的相互作用;生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结构,群落波动、 演替的动态及原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平 衡等;地球上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结构、功能分析。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应用领域,了解生态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从思想上明确认识到生物有机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生态环 境问题和

3、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早1京下内谷讲课实验实践合计代K弟一早生态学绪论2弟早生物与环境42第三章种群基本特征62第四章种群生活史2第五章种内和种间关系62第八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74第七章生物群落的动态42第八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点24第九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3第十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2合计3818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定义1 .为什么要学习生态学?2 .生态学的定义3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习题要点: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分支学科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生态学的起源、形成与

4、发展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途径第四节学习生态学的意义习题要点:生态学的研究途径、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学习生态学的意义本章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定义及学习生态学的意义。难点是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研究途径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1) 了解学习生态学的背景和意义,了解生态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2)理解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和最新发展趋势;(3)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生态学的研究途更要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径,即不仅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 人类生存的影响。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1 .生物钟的概

5、念及其类型2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3 .环境因子的概念4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习题要点:生态学中环境、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概念的区别第二节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分析1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2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3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习题要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限制因子、耐受限度、耐受性定律、驯化、休眠、指示生物的概念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1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2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3 .水分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4 .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习题要点: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及表现形式

6、;举例说明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本章重点、难点:生物的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限制因子、耐受限度、耐受性定律、驯化、休眠、指示生物的概念;限制因子的作用以及生物对各种因子的适应方式(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本章教学要求: 使学生(1) 了解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概念的范围、4种主要生态因子的特点以及生物的适应方式(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2)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协同进化);(3)掌握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及限制因子、耐受限度、耐受性定律、驯化、休眠、指示生物的概念。第三章种群基本特征第一

7、节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第二节 种群的动态及主要原因1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2 .种群的分布(空间格局)3 .种群密度或数量的变动4 .年龄结构5 .性比例6 .存活曲线7 .生命表习题要点:掌握不同大小尺度上种群的几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原因;年龄锥体及其基本类型、研究意义,存活曲线的类型、生命表的类型和意义第三节种群的增长模型1 .非密度制约种群增长模型2 .密度制约种群增长模型习题要点:内禀增长率的概念及种群的内禀增长率的意义、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第四节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化1 .种群增长2 .季节消长3 .不规则波动4 .周期性波动5 .种群暴发6 .种群平衡7 .种群的

8、衰落和灭亡8 .生态入侵9 .生物稀有和灭绝的原因(因素)和常见类型习题要点: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化的主要类型和原因、种群扩散的原因和生态学意义、生态入侵的概念和防治措施;举例说明生物稀有和灭绝的原因(因素)和常见类型。本章重点、难点:种群是生态学各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本章作为种群生态学的开篇,包括很多基本概念和重要术语,如种群概念、种群的数量和密度、种群基本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生命表、生态入侵等。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1) 了解种群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与环境变化相联系的生物变化都发生在这一层次,种群的增长模型的类型及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理解

9、种群的动态及主要原因及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3)掌握种群的分布(空间格局)、年龄结构、内禀增长率及生态入侵的概念及意义。第四章种群生活史第一节生活史概述1 .个体大小2 .生长和发育3 .繁殖方式4 .扩散习题要点:生活史的概念、动物扩散的原因第二节繁殖成效1 .繁殖价值2 .亲本投资3 .繁殖成本习题要点:繁殖价值、亲本投资和繁殖成本的概念和应用第三节繁殖策略1 .生态对策:r-选择和K-选择2 .、R 、C 和 S选择习题要点:r-对策和K-对策的特征及在进化过程中的优缺点、r-对策和K-对策的举例本章重点、难点:种群生活史的概念及其影响机制、生物种群的繁殖格局及繁殖策略等都是比较抽象

10、的概念,这是本章的难点。生活史有关繁殖部分是生态学研究中特别活跃的领域。由于学生 对进化知识了解少,因此通过联系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及生活史知识对于了解种群与 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本章的重点。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1) 了解种群生活史的几个方面及各自规律、了解种群生活史和进化的关系;(2)理解繁殖成效在生物适应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能够联系植物和动物繁殖和生长的关系;(3)掌握生活史和繁殖策略的基本概念,及r-对策和K-对策的特征及在进化过程中的优缺点,并能联系R 、C 和S选择认识自然界种群生活上的复杂性和生态意义。第五章种内和种间关系第一节种内关系1 .密度效应2 .动植物的性别关系3

11、.动物的社会行为4 .植物的他感作用习题要点:种内和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点及意义、动物领域性中的规律及基本概念如密度效应、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性选择、领域性、社会等级、他感作用。第二节种间关系1 .什么是竞争2 .种间竞争的概念及实例3 .种间竞争模型4 .生态位5 .捕食作用6 .草食作用7 .寄生8 .互利共生习题要点:资源竞争的二种作用方式、种间竞争的高斯实验及假说、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 模型;生态位的概念及根据生态位理论阐述竞争排斥原理;捕食(包括草食)等种间相互作用的 概念及其在种群调节中的生态学意义,如为何黄石公园引狼入园?为什么绿色植物没有被

12、动物吃光”等;阐述协同进化和互利共生在自然界中的普遍性和意义。本章重点、难点:本章是种群生态学中的最后一章,也是联系群落生态学的一章,包含大量的概本章的重点是阐述种内和种间关念,联系生态学研究案例的讲授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态学的兴趣。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理论,特别是竞争和捕食作用; 此外,生态位的理论和在种内和种间关系的生态应用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生态理论及应用理论对生物的相互作用在生态保护及生态工程中的应用是本章的难点。本章教学要求:结合分组主题讨论和观看生态学录像,使学生(1)了解以竞争资源和空间为主的种内和种间关系及种间关系的其它作用形式(捕食、草食、寄生和互利);种内关系的主要

13、规律(密度效应、性别关系、动物的社会行为、他感作用);(2)理解他感作用和种间关系和生态学意义;高斯实验和假说、竞争排斥原理及典型实例;(3)掌握种内和种间关系的基本理论及生态位的概念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工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1 .生物群落的定义2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3 .生物群落的性质习题要点:生物群落的定义、基本特征和性质第二节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1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2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习题要点:生物群落优势种、关键种、罕见种和指示种的概念、群落数量特征的基本指标、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评价指标(如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标);地

14、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梯度及影响因素第三节生物群落的结构1 .群落的结构要素2 .群落的外貌与季相3 .群落的垂直结构4 .群落的水平结构5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6 .群落的时间结构习题要点:生活型和生长型、层片和同资源种团的概念、生物群落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及影响 因素、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的概念及边缘效应的原因和生态意义 第四节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1 .生物因素2 .非生物因素3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4 .岛屿与群落结构5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习题要点: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物因素(竞争、捕食和草食)及非生物因素(空间异质 性或环境复杂性、生产力和干扰)、断层的抽彩式竞争发生的条件、中度干扰假说及在动植物群 落中的举例,岛屿效应的概念及与群落结构的关系、岛屿效应理论在生态自然保护的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介绍了群落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包含了很多当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章的重点除了介绍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定义外,还将涉及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本章难点是如何使学生比较分析不同的学说及相关重要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实践(如土地利用、自然保护等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本章教学要求:结合分组主题讨论和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