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6681207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主、客观题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完成,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

2、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

3、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

4、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

5、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

6、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

7、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会交往功能。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8、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

9、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

10、“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

11、,晋人多附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B重耳安之 安:安于享受C穷而来此 穷:贫穷D重耳谢不敢当 谢:辞谢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3分)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饥而从野人乞食 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 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

12、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C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7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11分)乱 后辛 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13、【注释】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虚壁:空荡荡的四壁。8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9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苏轼赤壁赋)(2)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李密陈情表)(3)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

14、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面的方框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汽车等待的时候【美】欧亨利 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安静的公园的偏僻角落。她坐在长椅上看书,一张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安详恬静的眼睛。昨天同一时间她就来过,还有前天;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在附近徘徊。 翻页时,姑娘的书从手上滑下,在椅子上一磕,足足滚落一码远。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扑到书上,带着公园里和公共场合盛行一时的风度彬彬有礼地献殷勤,把书还给它的主人,用悦耳迷人的声调冒险说了句不相干的关于天气的话。姑娘从容不迫地打量着他,瞅着

15、他整洁平凡的衣服和他没什么特殊表情的容貌。“你高兴的话不妨坐下,”她说,声音低沉爽朗,“光线太暗了,看书不合适。我宁愿聊聊天。” “你可知道,”他说道,“我很久没有看到像你这样了不起的姑娘啦!昨天我就注意到了你。美丽的小妞?”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个上等女人。我可以原谅你刚才说的话,我请你坐下,如果这一请却招来了你的小妞,那就算我没请过。” “我衷心请你原谅。”年轻人央求说。 “换个话题吧。现在谈谈这条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为什么匆忙?他们幸福吗?” “看看他们确实很有意思,”他顺着她的话说,“这是生活的美妙戏剧。有的去吃晚饭,有的去其他地方。真猜不透他们的身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