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6680958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课题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重点1、牢记陶渊明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2、识记重点字词读音。依据:1、xx年高考大纲分析:能识记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教学难点识记重点字词读音正确朗读依据:学生平时积累文言字词较少,翻译句子比较吃力,所以要学生多读多记,提高朗读、理解浅显文言文能力。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牢记陶渊明基本情况并拓展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2、识记重点字词读音,正确朗读课文。3、理清文章脉络。二、能力目标:1、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筛选、分析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

2、学习兴趣。2、运用能力: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读准字音,找出押韵的字,疏通大意,进而背诵课文。理由: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课前三分钟考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默写检查默写情况,评价总结小考结果默写,交换批改,订正错误强化记忆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3分钟验收基础知识1承接结果环节陶渊明相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学生自我讲解1展示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2补充相应知识。陶渊明诗句3大屏幕展示初中学过的陶潜的作品,1、 各组上台展示,课代表协助老师检查完成情况。2、 在书上记录陶渊明及其作品、文化常识。

3、3、 小组或同桌间检查。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加强记忆5分钟验收知识目标1,思维能力1。2做议讲 评环节听读课文,注意识记重点字词读音1、 播放视频2、 巡视学生课本,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跟读课文,标注重点字词读音读准字音,为朗读课文做准备5分钟朗读课文1、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2、找出文中语段的韵脚并要求学生在书中标记。3大屏幕展示本文四字句、六字句的朗读方法。1、 自由朗读。2、 集体朗读。3、 抽签指名朗读。4、 男女分别朗读。5、 小组讨论并展示寻找韵脚结果。6、 在书上标注四字六字句的朗读断句。训练学生朗读文言文,并在寻找韵脚的基础上初步背诵课文。7分钟验收知识目标23做议讲评环

4、节理清脉络,把握结构1、提问: 归去”两字是诗眼。你能扣住“归去”二字,准确地给这个标题来设计几个问题吗?2、点拨:本文分为几大部分?3、评价总结学生所答。1、讨论并写出答案2、小组展示。3、书上记录相关答案。训练学生整合分析文本的能力。(以“归去”两字为核心来解读本文)5分钟验收能力目标24课堂总结提升环节1总结本课知识。2陶渊明的生平和诗歌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1、总结陶渊明文学常识中的重点内容。2、点拨文中字词读音。3、展示高考高分作文中陶渊明素材的运用的范文。回忆、背诵、巩固本课所学,完成学习目标3分钟5目标检测环节文学常识及字词填空题1、 巡视学生做答。2、 公布答案。3、 展示优等生考

5、试本。4、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1、 小考本上作答。2、 同桌互批。3、 订正答案。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掌握情况6分钟验收学习目标6布置下节课自主学习任务1、朗读小序、第一段,第二段课文三次,(同桌检查并签字)结合书下注释疏通大意,在文中标注理解上有难度的字词(要求有痕迹)。2、在文中标注出表示作者归园的动作和心情描写的词语,在书上写出作者的性格特点。(不得少于两个形容词,至少有一个四字词语)(组长检查)3、在古文本上写出小序的翻译。(课代表检查)4、学优生背诵一二段。仿写第二段3分钟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7板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文常酒、菊花、流云、飞鸟等意象的含义 字词 朗读技巧 解题1为何归?2归去何处?3归去后如何?8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