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666527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空调器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制冷系统:是空调器制冷降温部分,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电磁换向阀、过滤器和制冷剂等组成一个密封的制冷循环。 风路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房间空气加快热交换部分,由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设备组成。 电气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压缩机、风机安全运行和温度控制部分,由电动机、温控器、继电器、电容器和加热器等组成。 箱体与面板:是空调器的框架、各组成部件的支承座和气流的导向部分,由箱体、面板和百叶栅等组成。 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密封循环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或毛细管

2、)和蒸发器,各个部件之间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循环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利昂制冷剂来实现这冷降温。 空调器制冷降温,是把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装在空调器中,再配上风机和一些控制器来实现的。制冷的基本原理按照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分别由四个过程来实现。 压缩过程:从压缩机开始,制冷剂气体在低温低压状态下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提高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后,排入冷凝器中。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节流过程:又称膨胀过程,冷凝器中流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高压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

3、。 蒸发过程:从节流装置流出来的低压制冷剂液体流向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空气或水)的热量而蒸发成为气体,从而使外界(空气或水)的温度降低,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回,进行再压缩、冷凝、节流、蒸发,依次不断地循环和制冷。单冷型空调器结构简单,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以及蒸发器等组成。单冷型空调器环境温度适用范围为1843。 冷热两用型空调器又可以分为电热型、热泵型和热泵辅助电热型三种。 (1)电热型空调器 电热型空调器在室内蒸发器与离心风扇之间安装有电热器,夏季使用时,可将冷热转换开关拨向冷风位置,其工作状态与单冷型空调器相同。冬季使用时,可将冷热转换开关置于热风位置,此时

4、,只有电风扇和电热器工作,压缩机不工作。(2)热泵型空调器 热泵型空调器的室内制冷或制热,是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在压缩机吸、排气管和冷凝器、蒸发器之间增设了电磁四通换向阀,夏季提供冷风时室内热交换器为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冬季制热时,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换向,室内热交换器为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转为蒸发器,使室内得到热风。 热泵型空调器的不足之处是,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能使用。图1 热泵型空调制冷和制热运行状态(3)热泵辅助电热型空调器 热泵辅助电热型空调器是在热泵型空调器的基础上增设了电加热器,从而扩展了空调器的工作环境温度,它是电热型与热泵型相结合

5、的产品,环境温度适用范围为-543。制冷系统主要部件1制冷压缩机 (1)开启式压缩机 压缩机曲轴的功率输入端伸出曲轴箱外,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和电动轮相联接,因此在曲轴伸出上必须装置轴封,以免制冷剂向外泄漏,这种型式压缩机为开启式压缩机。 (2)半封闭式压缩机 由于开启式压缩机轴封的密封面磨损后会造成泄漏,增加了操作维护的困难,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将压缩机的机体和电动机的外壳连成一体,构成一密封机壳,这种型式的压缩机称为半封闭式压缩机。这种机器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轴封,密封性好,对氟利昂压缩机很适宜。 (3)全封闭式压缩机 压缩机与电动机一起装在一个密闭的铁壳内,形成一个整体,从外表上看,只有压缩

6、机的吸、排气管的管接头和电动机的导线,这种型式的压缩机,称为全封闭式压缩机。压缩机的铁壳分成上、下两部分,压缩机和电动机装入后,上下铁壳用电焊丝焊接成一体,平时不能拆卸,因此,要求机器使用可靠。 (4)旋转式压缩机 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0为气缸中心,在与气缸中心保持偏心r的p处,有以p为中心的转轴(曲轴),在轴上装有转子。随着曲轴的旋转,制冷剂气体从吸气口被连续送往排气口。滑片靠弹簧与转子保持经常接触,把吸气侧与排气侧分开,使被压缩的气体不能返回吸气侧。在气缸内的气体与排气达到相同的压力之前,排气阀保持闭合状态,以防止排气倒流。 图2 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不同点在于,电动

7、机的旋转运动不能转换为往复运动,除了进行旋转压缩外,它没有吸气阀。根据上述道理,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如下特征: 由于连续进行压缩,故比往复式的压缩性能优越,且因往复质量小或没有往复质量,所以几乎能完全消除平衡方面的问题,振动小。 由于没有像往复式压缩机那样的把旋转运动变为往复运动的机构,故零件个数小,加上由旋转轴位中心的圆形零件构成,因而体积小,重量轻。 在结构上,可把余隙容积做得非常小,无再膨胀气体的干扰。由于没有吸气阀,流动阻力小,故容积效率、制冷系数高。 旋转式压缩机的缺点是: 由于各部分间隙非常均匀,如果间隙不是很小时,则压缩气体漏入低压侧,使性能降低,因此,在加工精度差,材质又不好而出现

8、磨损时,可能引起性能的急剧降低。 由于要靠运动部件间隙中的润滑油进行密封,因此,为从排气中分离出油,机壳内(内装压缩机和电动机的密闭容器)须做成高压,因此,电动机、压缩机容易过热,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在大型压缩机和低温用压缩机中是不能使用的。 需要非常高的加工精度。 2热力膨胀阀及其工作原理 热力膨胀阀,又称感温调节阀或自动膨胀阀,它是目前氟利昂制冷中使用最广泛的节流机构。它能根据流动蒸发器的制冷剂温度和压力信号自动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氟利昂流量,因此这是以发信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三位组成一体的自动调节机构。热力膨胀阀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内平衡和外平衡两种形式。 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通过感温包

9、感受蒸发器出口端过热度的变化,导致感温系统内充注物质产生压力变化,并作用于传动膜片上,促使膜片形成上、下位移,再通过传动片将此力传递给传动杆从而推动阀针上下移动,使阀门关小或开大,起到降压节流作用,以及自动调节蒸发器的制冷剂供给量并保持蒸发器出口端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得以保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减少液击冲缸现象的发生。 感温包从蒸发器出口端感受温度而产生压力,引压力通过毛细管传递作用于传动膜片上,使传动膜片向下位移的压力用P表示。传动膜片下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蒸发压力P0,另一个是弹簧压力PD。当三力平衡时,P=(P0+PD),热力膨胀阀保持一定的开启度。外平衡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的链

10、接上图所示为一只使用R22的平衡热力膨胀阀,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为5(P0=5.839bar),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由A点流至B点时,液态制冷剂在AB两点之间的蒸发压力仍为P0,蒸发温度保持不变,均在5。当制冷剂整齐由B点流至C点时,由于继续吸热,其温度将升至10,因此C点的过热度为5。感温包内压为P等于R22在10时饱和压力,即P=6.803(bar)。弹簧等效压缩为PD=0.964(bar)。显然,此时膨胀阀膜片上、下部压力相等,且保持一定开度,制冷和系统运行稳定。当P(P0+PD)时,传动膜片向下移动,通过传动片推动传动杆使阀针向下移动,将节流孔的有效流通面积增大,使阀门开大。 3毛细管 毛细

11、管是最简单的节流机构,通常用一根直径为0.5mm2.5mm,长度为1m3m的紫铜管就能使制冷剂节流、降温。 制冷剂在管内的节流过程极其复杂。在毛细管中,节流过程是经毛细管总长的流动过程中完成的。在正常情况下,毛细管通过的制冷剂量主要取决于它的内径、长度与冷凝压力。 如长度过短或直径太大,则使阻力过小,液体流量过大,冷凝器不能供给足够的制冷剂液体,降低了压缩机的制冷能力;相反如毛细管过长或直径太细,则阻力又过大,阻止足够的制冷剂液体通过,使制冷剂液体过多地积存在冷凝器内,造成高压过高,同时也使蒸发器缺少制冷剂,造成低压过低。因此,毛细管的尺寸必须选择合适,才能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流入毛细管的

12、液体制冷剂,受到冷凝压力影响,当冷凝压力越高,液体制冷剂流量增大,反之就减小。 4四通电磁换向阀 热泵空调器是通过电磁换向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当低压制冷剂进入室内侧换热器,空调器向室内供冷气;当高温高压制冷剂进入室内侧换热器时,空调器向室内供暖气。电磁转换主要由控制阀与换向阀两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通过控制阀上电磁线圈及弹簧的作用力来打开和关闭其上毛细管的通道,以使换向阀进行换向。 空调器制冷时,电磁圈不通电,控制阀内的阀塞将右毛细管与中间公共毛细管的通道关闭,使左毛细管与中间公共毛细管沟通,中间公共毛细管与换向阀低压吸气管相连,所以换向阀左端为低压腔。在压缩机排气压力的作用下,活塞向左

13、移动,直至活塞上的顶针将换向阀上的针座堵死。在托架移动的过程中,滑块将室内换热器与换向阀中间低压管沟通;高压排气管与室外侧换热器相沟通。这时,空调器作制冷循环。 空调器制热时,电磁线圈通电,控制阀塞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这样关闭了左侧毛细管与公共毛细管的通路,打开了右侧毛细管与公共毛细管的通道,使换向阀右端为低压腔,活塞就向右移动,直至活塞上的顶针将换向阀上的针座堵死。这时高压排气管与室内侧换热器沟通,空调器作制热循环。 5干燥过滤器 (1)过滤器的功能 过滤器装在冷凝器与毛细管之间,用来清除从冷凝器中排出的液体制冷剂中的杂质,避免毛细管中被阻塞,造成制冷剂的流通被中断,从而使制冷工作停顿

14、。 (2)过滤器的结构 窗式空调器的过滤器,其结构比较简单,即在铜管中间设置两层铜丝网,用来阻挡液体制冷剂中的杂物流过;对设有干燥的过滤器,在器体中还装有分子筛(4A分子筛),用来吸附水分。如果这些水分不吸走,有可能在毛细管出口或蒸发器进口的管壁内结成冰,使制冷剂的流动困难,甚至发生阻塞,使空调器无法实现制冷降温。 制冷系统中水分的来源,主要是空调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安装不妥等原因产生振动,从而使系统中的管道产生一些微小的泄漏,使外界空气渗入的结果。 6制冷剂、冷媒、冷冻油 a制冷剂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制冷循环中工作的介质。在蒸汽压缩机制冷循环中,利用制冷剂的相变传递热量,即制冷剂蒸发

15、时吸热,凝结时放热。因此,制冷剂应具备下列特征:易凝结,冷凝压力不要太高,蒸发压力不要太低,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蒸发潜热大,比容小。此外,还要求制冷剂不爆炸、无毒、不燃烧、无腐蚀、价格低廉等。常见的有R12、R22、R134a等。b冷媒 冷媒又称“载冷剂”,制冷系统中间接传递热量的液体介质。它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至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释放给制冷剂,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及有机溶液,对载冷剂的要求是比热大、导热系数大、粘度小、凝固点低、腐蚀性小、不易燃烧、无毒、化学稳定性好且价格低,容易购买。c冷冻油 冷冻油即冷冻机使用的润滑油。其基本性能:将润滑部分的摩擦降到最小,防止机构部件磨损;维持制冷循环内高低压部分给定的气体压差,即油的密封性;通过机壳或散热片将热量放出。 在选择冷冻机油时,还必须注意压缩机内部冷冻机油所处的状态(排气温度、压力、电动机温度等),概括起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即使溶于制冷剂时,也要有能保持一定油膜的粘度。 与制冷剂、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