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666526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川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5月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特殊群体游侠、游士,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尚武重义轻死的侠义之风。促成这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B. 争霸战争导致尚武精神的兴盛C. 儒家的重义传统观念得到弘扬D. 兼爱思想促进侠义品格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士阶层本为统治阶级,春秋战国时期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说明周王室衰微,依靠血缘关系维护社会地位的宗法制度被破坏。故答案为A项。这一群体的形成不是受争霸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形成儒家和墨

2、家的“诸子百家”现象是这一群体代表的社会状况变化的结果,不是促成这一群体出现的原因,排除C、D项。2.下表中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粗略统计,表格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正史名称人数南史13北史12新旧唐书38宋史50A. 经济发展助推伦理规范B. 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C. 政治统一促进思想统一D.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数量不断增长,这反映出儒家的孝义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的信息;B选项错误,“义门”

3、数量增多不等于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C选项错误,南北朝、两宋都不是政治统一时期。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在本质上都反映了A.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B.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C.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D.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本质”,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文艺复兴矛头

4、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B项错误。故选C。考点: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点评: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4.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

5、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B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

6、”“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联系所学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的知识分析解答。5.“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 批判神权统治B. 鼓吹人性解放C. 倡导思想自由D. 构建民权政府【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来看,启蒙运动中的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思想符合这一主张,因此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突出强调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主张构建民权政府。故答案为D项。

7、A项在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提出,B项是三者的相同点,C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6.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A. 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B. 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D. 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戏曲的精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项A应该是草书特点;选项C中元曲应为现实主义;选项D中京剧正是形成是在道光年间。故本题

8、答案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古代的艺术文人画7.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859年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得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所以选B。其它ACD与材料不相符合。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追寻生命的起源进

9、化论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 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B. 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C. 批评洋务派活动D.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梁启超的人物和言论的理解,材料中梁引用德相俾斯麦的话,认为三十年后,日本兴,而中国弱的原因在于日本主要从制度和教育上学习西方,而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再从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可知,其希望中国要在

10、政治上改革,实现君主立宪。所以答案为D。9.“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 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 实现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C. 主张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D. 受苏俄影响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据材料“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孙中山主张用民生主义改造

11、资本主义,故C项正确;孙中山没有揭示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故A项错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民权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孙中山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10. 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寄托在空想的世界”“ 未来理想化的”的信息说明是注重情感的浪漫主义美术流派,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注重批判现实,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

12、主要注重光和色的描述,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属于反传统、立体化,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美术浪漫主义美术流派。11.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雅典国家政治权利,依据是A. 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B. 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C. 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D. 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答案】D【解析】【详解】以财产等级制度代替血缘等级制度,使得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根据拥有较多的财产,从而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故答案为D项。根据财产多寡确定等级和权利,对于平民来说没有优势,排除A项;贵族阶层仍然根据财产拥有较多权利,排除

13、B项;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财产等级制只是改革中的措施之一,C项说法夸张,排除。12.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B. 广大妇女不能参政C. 向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公民权D. 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根据所学,享有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是公民,而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无参政权。给予公民一定政治权利,主要目的是维护城邦中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因此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

14、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故答案为D项。A项,直接民主、间接民主是民主的形式,不代表实质,排除;BC项,此两项论述的是雅典公民的范围,是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表现,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本质的认识能力。对于雅典民主政治要掌握客观的评价,注意本质和特点的区分。13.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 “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C. “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D. “伐木而树谷,燔菜而播粟,火耕而水耨”【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材料中关键词“根本上”,根据所学

15、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判断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出现,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的意思是:金属(铁)铸造农具锄、夷、斤、欘等试着在土地(中耕作),这意味着铁农具的出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的是诸侯割据争霸,礼崩乐坏,不是从最根本的生产力变革的角度分析,排除;B项,“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反映的是原始医药出现,排除;D项,“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反映的是早期农业刀耕火种,排除。【点睛】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转折点,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变为耕地、牧场,也使大面积的田野耕作成为可能;甚至使农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春秋战国之际,冶铁技术先后出现了生铁冶铸、炼钢和生铁柔化三项技术,使铁器成为更富有广阔前途的锐利工具,加快了铁农具代替木、石、青铜制农具的历史进程。14.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