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660757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汇编(一)1.右图是a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只有在t时,NaC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MgS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MS的饱和溶液在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t3时的Mg4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2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t1的固体A和B的饱和溶液(无未溶解固体),把溶液温度由1逐渐降到t3。下列有关论述对的的是:A t2时,A、B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 3时,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A溶液大 t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溶液大D温度从t1降到t3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3,在一瓶

2、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符合加入固体硝酸钾质量(m)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图像是A B C D4,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Aa的溶解度不小于c的溶解度在tl时,、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似Cc的不饱和溶液由2降温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D.要从b溶液中得到,必须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措施5,图6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相应的四种化学反映过程,其中对的的是(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映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B、向具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D、向氢

3、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溶液,溶液的导电性与加入溶液量的关系。,6、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水的关系对的的是P%D 加水质量P%B 加水质量P%C 加水质量P%A 加水质量7、如右上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t1时的溶解度不小于Y的溶解度B.t2时的溶解度等于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8、 下列四个示意图分别表达相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对的的是( )3015溶解度 /gt1t2温度/甲乙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入蒸馏水B.

4、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C.向一定量的硝酸和硝酸钙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甲的溶解度不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的固体一定不小于乙t时,向30 g甲、乙中分别加入10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一定不小于10,【石景山二模】.右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时,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再分别加入100 g水,使其充足溶解,观测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

5、法中,不对的的是 图1图2A.烧杯中溶解的是乙物质 B.t2时,烧杯中溶液也许是饱和溶液降温到1,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升高温度可使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答案1C 2C 3C 4 AD 7B 8C 101. 右图是A、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某同窗分别在克A和0克B的固体中加入水3克,加热溶解,并都蒸发去30克水,冷却至。她得出四个结论:t时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时溶液A是不饱和溶液,是饱和溶液;时只有B析出晶体;t两者均有晶体析出(晶体均不带结晶水)。其中对的的结论是 (填序号) 。. 右图是、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若固体A中具有少量的固

6、体B,则可用 的措施提纯 时,A、两物质 (填能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似的饱和溶液,其因素是 把t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不饱和溶液,可采用 的措施 3,【顺义二模】(6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水是较好的溶剂。右图2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曲线上P点的含义是 。某温度下,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试管中,加入10 g水,使其充足溶解,观测到如右图1所示的现象。则该实验的温度 (填“”、“”或 “=”)to。要使甲继续溶解,又不变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措施是 。,(1)to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似。”或“=”或“”)。7、

7、图是、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1)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_g;(2)6时,在100g水中加入0gA物质,充足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3)将8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至室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发生变化的是_溶液。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三者的质量分数关系是_;如降至1,析出晶体最多是_,无晶体析出的是_。9、(2分)右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此外由该图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1) ;(2) 。1、A、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8、所示。请回答:(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时,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似”或“不同”) ()国内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盐是指-。那么,图中 (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与Na2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人们用上述措施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会具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O3固体12.5,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4g CO气体,则原固体中Na2O3的质量分数为 。11.(5分)国内古代纺织业常将草木灰(重要成分2CO3)和生石灰在水中混合,用上层清液漂白织物。【资料】K2

9、CO3 a(O)2 = CCO3 + KOHa(OH)、KO和K的部分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102035溶解度/gCa(OH)2010.170160.114K2C3107109111411KH9710311216140()0时,10g水中最多可溶解 K2CO3的质量是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的O溶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原温度,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纵坐标也许表达的是 (填序号)。a.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e.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0时,将1.38 gK2

10、O固体放入0 g水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搅拌使其充足反映,恢复到原温度,过滤,得到质量为1.1g的固体。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 ,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是 。1(5分)(1)1 不饱和 (2)a (3)H和Ca(OH) 11.图1是a、b两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 a的溶解度不不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畴是 。如图2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 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对的的是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A.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B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a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D变化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2.(6分)0 0 (或20) AC13,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溶液。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温度/C溶解度/0040600KNO31.33.66311019NaC35.36.036.3733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