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的施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659165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缆线路的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光缆线路的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光缆线路的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光缆线路的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光缆线路的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缆线路的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线路的施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缆线路的施工1. 光缆敷设1.1 一般规定1.1.1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1.1.2 布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最大允许拉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的最大允许拉力,主要牵引力应施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1.1.3 光缆牵引端头可以预制,也可以现场制作。1.1.4 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因扭转而损伤光缆,牵引端头和牵引索之间应有转环。1.1.5 布放光缆时,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的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发生打小圈、浪涌等现象。1.1.6 光缆布放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牵引长度、地形条件、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

2、、中间辅助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1.1.7 机械牵引所用的牵引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牵引速度调节范围应为020 m/min,调节方式应为无级调速;(2) 牵引张力可调节并具有自动停机性能,即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发出警告并停止牵引。1.1.8 布放光缆时,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牵引过程中应有良好联络手段,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1.1.9 光缆布放完毕后,应检查光纤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1.2 管道光缆1.2.1 管道光缆敷设前应作好下列准备:(1) 按设计核对光缆占用的管孔位置;(2) 在同路由上选用的孔位不宜改变,如变动或拐弯

3、时应满足光缆弯曲半径的要求;(3) 所占用管孔必须清刷干净。1.2.2 人工布放光缆时,每个人孔应有人值守;机械布放光缆时,拐弯人孔应有人值守。1.2.3 光缆穿入管孔或管道拐弯或有交叉时,应采用导引装置或喇叭口保护管,以免损伤光缆外护层。根据需要,可在光缆外护层上涂中性润滑液。1.2.4 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大于1000 m,超长时应盘字后分段牵引或中间加辅助牵引。1.2.5 光缆布放后,应由专人统一指挥,逐个人孔地将光缆放置在规定的托板或托架上,并应留有适当余量,以免光缆绷得太紧。1.2.6 接头所在人孔处的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规定;设计要求作特殊预留的光缆应按规定位置妥善地放置。1.2.

4、7 管道光缆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人孔内的光缆可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保护,并绑扎在电缆托板上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进行处理;(2) 管口应采取堵口措施;(3) 人孔内的光缆应有识别标志;(4) 严寒地区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冻措施,防止光缆损伤。1.2.8 塑料子管道的布放方法与光缆布放基本相同,且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布放两根以上无色标的子管时,应在端头上作识别标志;(2) 布放子管道的环境温度应为5C35C;(3) 连续布放子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300 m;(4) 牵引子管的最大拉力不应超过管材的抗张强度,牵引的速度应均匀;(5) 子管在人孔中的余长应符合设计要求;(6) 穿放

5、子管的管孔,应安装塑料管堵头或采用其他方法来固定子管;(7) 子管在管道中不得有接头;(8) 子管布放完毕后,应将管口作临时堵塞;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必须在管端安装堵塞/帽。1.3直埋光缆1.3.1 光缆的深埋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直埋光缆的埋深 敷设地段或土质埋深(m)备 注 普通土(硬土)1.2 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1.0 全石质0.8从沟底加垫10 cm细土或砂土的顶面算起 流砂0.8 市郊、村镇1.2 市区人行道1.0 穿越铁路、公路1.2距道碴底或距路面 沟、渠、水塘1.2 农田排水沟0.8排水沟沟宽1 m以内注:对于有冻土层的直埋地段,直埋光缆的深埋应在表列的深埋上增加0.10

6、.5 m。1.3.2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规定的要求。1.3.3 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交叉、重叠,宜采用分别牵引、同时布放的方式。1.3.4 直埋光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光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规定,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10 cm厚的细土或沙土;(2) 机械牵引时应采用地滑轮;(3) 人工抬放时,光缆不应出现小于规定曲率半径的弯曲以及光缆拖地、牵引过紧等现象;(4) 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或拱起;(5)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 m的斜坡上时,宜采用“S”形敷设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6) 布放过程中或布放后,应及时检查光缆外护套

7、,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缆金属外护层的对地绝缘电阻。(7) 光缆中光纤须经检查确认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后,方可全沟回土。1.3.5 光缆沟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先回填15 cm厚的碎土或细土,并应人工踏平,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推入沟内;(2) 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 cm。1.3.6 直埋光缆的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 光缆线路穿越铁道以及不开挖路面的公路时,采取顶管方式。顶管应保持平直,钢管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破土的位置采取埋管保护,顶管或埋保护管时管口应堵塞。(2) 光缆线路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以及市区、居民区或易动土地段时,应按设计要求的

8、保护方法施工。在光缆上方铺红砖时,应先覆盖20 cm厚碎土再竖铺红砖,同沟敷设两条光缆应横铺红砖。(3) 光缆线路穿越有疏浚和挖泥取肥的沟、渠、塘时,应在光缆上方应覆盖水泥板或水泥沙包保护。(4) 光缆穿越0.8 m 及以上的沟坎、梯田时,应按设计要求作护坡。穿越0.8 m以下的沟坎时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不作护坡,但必须分层夯实、恢复原状。(5) 光缆线路穿越白蚁活动区域应按规定作防蚁处理。(6) 光缆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采用防雷排流线时,应在光缆上方30 cm处敷设单根或双根排流线;当回填土后因故又挖出光缆重新敷设时,必须严格检查排流线是否位于光缆上方,严禁出现颠倒现象

9、。(7) 特殊地段标志带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1.3.7 接头点的预留光缆应妥善地置于接头坑中,端头必须做密封防潮处理,以防光缆浸水或人为损伤。1.3.8 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光缆接头、光缆拐弯点、排流线起止点、同沟敷设光缆的起止点、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它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物地点以及在直线段的每隔100 m处,均应设置标石。(2) 需要监测光缆内金属外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3) 标石的埋设应位置正确、埋设正直、齐全完整、编写正确、白底红(或黑)漆正楷字、字迹清楚。(4) 标石的一般埋深为60 cm,出土部分为(405) cm,标石的周围土壤应夯实。

10、在农作物区、土质松软或斜坡地区,可采用高标石(1501414 cm)。(5) 标石应尽量埋设在不易变迁的位置上。直线标石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编号面向传输方向,当线路沿公路敷设且其间距较近时可面向公路;接头处的标石应埋设在直线线路上,标石有字的一面面向光缆接头;转角处的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线路转角的交点上,面向内角;预留标石埋设在预留处的直线线路上,面向预留;地下障碍物标石面向始端。(6) 标石的编号以一个中继段为独立编号单位,编号顺序自A端至B端编排或按设计文件的规定。(7) 同路由、近距离敷设多条直埋线路的标石埋设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同沟多条缆敷设时,只在其路由上埋设一块

11、标石,但接头处应分别埋设一块接头标石,且标石的标记应有明显的区别; b) 两条缆分设的沟距超过5 m、平行长度超过50 m时,应分别埋设标石,且标石的标记应有明显的区别。当小于上述规定时,可仅在甲缆的路由上埋设一块标石,但在维护图上应注明两条缆之间的实际距离。 08(J) 26 24 23直线标石转角标石 07 25接头标石监测标石 27 2807+125+1 23+1特殊预留标石地下障碍物标石新增直线标石新增接头标石(8) 标石的符号如图1所示。注1: 分子表示标石的不同类别,或同类标石的序号;分母表示一个中继段内总标石的编号。注2: 新增加的直线标石,分母用“+1”表示;新增加的接头标石,

12、分母用“+1”表示,分子用“+1”表示。图1 标石的符号示例1.4 架空光缆1.4.1根据光缆结构及架挂方式计算架空光缆垂度,并应核算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载时光缆的伸长率,使取定的光缆垂度能保证光缆的伸长率不超过0.2%。1.4.2 架空光缆的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1.4.3 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重负荷区布放的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作预留,轻负荷曲应每35根杆档作一处预留。预留及保护方式可参照图2。光缆经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处亦应安装保护管,如图3所示。25906010010060聚乙烯管 单位:厘米图2 光缆在杆上预留、保护示意图 固定线 30厘米聚乙

13、烯管图3 光缆在十字吊线处保护示意图1.4.4 吊挂式架空光缆布放后应统一调整,挂钩程式可按照光缆外径参照表2选用。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 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 cm。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齐全。表2 挂钩程式选用光缆外径(mm)32以上25321924131812及以下挂钩程式65554535251.4.5 吊挂式架空光缆的引上光缆安装方式和要求可参照图4所示。1.4.6 架空光缆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吊挂式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胶管或竹片将钢绞线作绝缘处理。光缆与树木接触部位,应用胶管或蛇形管保护。25030 100200 2025固定线 胶片 堵头

14、引上保护管 单位:厘米图4 引上光缆安装及保护示意图1.5 水底光缆1.5.1 水底光缆敷设应根据河床土质、河宽、水深、流速以及现场条件,可采用水下冲挖机、人工冲挖、冲水泵冲槽或抛锚慢放、拖轮快放、人工布放等不同的敷设方法,但均应达到设计要求。1.5.2 水底光缆的埋深,应根据河流的水深、通航、河床土质等具体情况,按设计文件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河流水深不足8 m(指枯水季节)的区段: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埋深应不小于1.5 m;河床稳定或土质坚硬时,埋深应不小于1.2 m;石质、半石质河床,埋深应不小于0.5 m;(2) 水深超过8 m的区段:一般可将光缆直接放在河底不加掩埋,特殊地段按设计文件要求处理。1.5.3 敷设水底光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控制光缆布放速度和规定位置;(2) 敷设过程中,光缆不得在河床腾空,不得打小圈;(3) 敷设过程中和敷设以后,应监测光纤是否良好,发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