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交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模拟题-EPI(一)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657186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交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模拟题-EPI(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交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模拟题-EPI(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交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模拟题-EPI(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交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模拟题-EPI(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交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模拟题-EPI(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交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模拟题-EPI(一)1.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和谐社会源于中国古代音乐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理念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2. 黑马一词其实是从英语舶来的,原指体育界一鸣惊人的后起之秀,后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

2、的人,无贬义或政治含义。首先在英语中使用黑马的人是英国前首相狄斯雷利,他在一本小说中这样描述赛马的场面两匹公认拔尖的赛马竟然落后了,一匹黑马以压倒性的优势飞奔,看台上的观众惊呼:黑马!黑马!从此,黑马一词成了一个有特殊定义的名词。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A.论证黑马”词义的起源B.阐释黑马一词的内涵C.分析黑马词义的演变D.介绍黑马的感情色彩3. 中国的沙漠为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科学家相信,假如生命能够在地球上这种极端的环境中生存,那么人们也有理由相信

3、在外星球上发现生物。这段文字重在说明:A.沙漠环境为外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B.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作生物研究C.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D.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征4. 中国古人将阴历年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了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符。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A.中国古代阴历年中闰月设定的规律与作用B.中国古代的历法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一个世界性难题D.中国古人如

4、何解决调和阴阳历差异的问题5. 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98年那次长江大洪水使人们终于意识到湿地(尤其是和长江相通的许许多多湖泊和沼泽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是许多湖泊因为围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为地隔离了,只留下一个很少开启的水闸和长江相通。于是,这些自然形成的水网被拦腰斩断,遇到洪水便无能为力了。这段文字说明:A.围湖造田是一项弊大于利的错误行为B.占用湿地是造成长江洪水的重要因素C.人类应该反省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D.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1 .【答案】Bo解析:文

5、段首先提出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接着以音乐为例进行具体阐述。故本题答案为B。2 .【答案】Ao解析:文段开篇即指出黑马”一词来源于英语,在对黑马”的涵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后,接着花大篇幅对“黑马”词义的起源进行了论证。作者介绍“黑马”的涵义是为了给接下来论述词义的来源做铺垫。故可排除B项。C项,“演变”一词要求不仅要探讨最初怎么用、是什么意思,还要说以后又是怎么用的,文段内容会呈现出一种阶段性,显然题干没有论证后来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排除。D项的内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足以概括整段文字,排除。本题答案为A。3 .【答案】Co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中国的沙漠为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

6、的实验室”,接着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解释。故文段重在说明的是“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即选项Co文段论述的主体为中国沙漠”,A项偷换概念,将中国沙漠”偷换成了沙漠环境”;酿,中国沙漠与南极洲的对比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D项只介绍了中国沙漠的特点,未将之与科学研究联系起来。4 .【答案】D。解析:材料分为两部分,首先提出阴阳历差异的问题,然后阐明中国古人对阴阳历差异的调和之法。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分别谈论的是“闰月”的设定和“中国古代的历法”的地位,偏离主题;C项在文中没有体现。5 .【答案】D。解析:材料首先介绍湿地的重要作用,然后以“199舞那次长江大洪水:为例,更明确地指出了湿地对洪水具有缓冲作用,而当前一些“围湖造田”的做法致使湿地没能发挥出这种作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应当改变现在的错误做法,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D项符合题意。文段并未就围湖造田的利弊进行分析,“弊大于利”从文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湿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但占用湿地这一行为本身并不会引起洪水,排除B项。C项“环境”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针对的是湿地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