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6516753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9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9 浓硫酸的性质实验【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是强氧化性,能溶解Cu、C等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明确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性质差异与应用,特别注意浓硫酸常温下不能溶解Cu、Al及Fe,不能干燥氨气等。【精确解读】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结论、化学方程式一、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在一个白色点地板的孔穴中分别放入小纸片,火柴梗和少量CuSO45H2O然后分别滴加浓硫酸和稀硫酸2浓硫酸的稀释:在一支试管里注入约5mL的蒸馏水,然后滴入约1mL的浓硫酸轻轻振荡,用手小心触摸试管外壁3浓硫酸的氧化性:在一支小试管中放一块很小的铜

2、片,再加入约2mL的浓硫酸,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在试管口处放一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待试管中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用前面稀释的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BaCl2溶液,再加少量稀盐酸一、纸片、火柴梗、CuSO45H2O滴上浓硫酸变黑试管外壁发烫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颜色由二、滴入少量BaCl2溶液后由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入少量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一、结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结论: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结论:浓硫酸有氧化性二、硫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精细剖析】1浓硫酸的性质及应用熟记浓硫酸的五大性质(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酸性和难挥发性)及它们的应用

3、,特别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重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2理清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的区别(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物质中游离的水,可用作干燥剂。(2)脱水性:浓硫酸可将有机物中的H、O以21比例脱去。3注意“量变”引起的“质变”在理解浓硫酸与铜、锌、铁、铝以及与碳、硫等反应时,我们要动态地看待反应过程,例如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开始是浓硫酸,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4SO检验的易错点(1)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CO、PO、SO等干扰离子判断成SO。因上述离子会产生BaCO3、Ba3(PO4)2、BaSO3白色沉淀。(2)误将Ag

4、、Pb2判断成SO。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SO。其错误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而含Ag或Pb2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gCl=AgCl(白色),Pb22Cl=PbCl2(白色)。(3)误将SO判断成SO。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O。该错误是未注意NO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中发生反应:Ba2SO=BaSO3(白色),3BaSO32H2NO=3BaSO4(白色)2NOH2O。【典例剖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探究实验:加热过程中发现试管底部有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倒去试管中的

5、液体后,将残余固体(表面含有少量浓硫酸)倒入少量水中,发现溶液变蓝;并有黑色固体残余;将残余黑色固体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并加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向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CuSO4B中灰白色固体不可能含有CuOC中的黑色固体可能含有CuS或Cu2SD中所得的白色沉淀是BaSO3【答案】D【变式训练】选用如图所示仪器中的两个或几个(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FECDB B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

6、说明甲中生成CO2 C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D丁和丙中溶液都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 【解析】A 【答案】A甲为浓硫酸与碳发生反应的装置,高锰酸钾可氧化二氧化硫,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可通过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确认,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FECDB,故A正确;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丁装置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已经除尽,若丙中品红褪色,则乙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甲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7、故B错误;C若丙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二氧化硫没有除尽,二氧化硫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无法证明甲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故C错误;D丁和丙都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没有除尽,二氧化硫影响了二氧化碳的检验,不能根据乙中澄清石灰水不存在判断甲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答案为A。【实战演练】1浓硫酸与少量铜片反应的实验,下列是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或解释等的有关记录,其中与事实不符或解释不合理的是()A实验开始时需给a试管稍微加热 B反应开始时铜片表面可以看到有黑色物质生成 C将a试管里的溶液冷却后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呈蓝色 Db试管中的溶液逐渐褪为无色,说明反应生成的气体,将品红氧化为无色 【答案

8、】D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色B装置中前后两次观察到品红溶液的现象应不相同C装置用于检验产物中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D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同样可以检出所有气体产物【答案】D 3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锌与浓硫酸的反应甲组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硫,而乙组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还可能有氢气,为此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锌与浓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请根据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2)A中加入的试剂是_,作用是_;(3)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4)B中加入的试剂是_,C中加入的试剂是_;(5)如果气体X中含有氢气,则D中的实验现象为_;(6)装置E中固体物质的作用是_。【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品红溶液 检验SO2气体(3)除去X气体中的SO2气体(4)浓H2SO4 CuO(或Fe2O3)(5)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6)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自我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