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651274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基本情况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21.4项目单位概况31.5项目概况4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必要性72.1项目提出的理由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2.3综合评价10第三章 市场分析113.1产品市场供应预测113.2产品市场需求预测123.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123.4价格现状与预测133.5市场竞争力分析14第四章 项目区选址与概况164.1选址164.2场址建设条件17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205.1烘干塔205.2锅炉房205.3干燥棚20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216.1粮食

2、晾晒工艺216.2粮食收储工艺方案216.3烘干系统236.4扩建规模23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257.1主要原材料供应257.2燃料供应26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辅助工程278.1 总图布置278.2 场内外运输278.3公用辅助工程288.4供电298.5防雷318.6消防警报系统318.7电子测温及通讯系统318.8通信设施328.9 供热32第九章 环境保护339.1编制依据339.2 环保措施34第十章 劳动安全、消防及进度3510.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3510.2劳动安全、卫生3610.3消防3810.4项目进度39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4011.1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4011.

3、2节能措施4311.3节能效果分析46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712.1投资估算4712.2资金来源48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4913.1财务评价依据4913.2运营成本4913.3经济效益5013.4经济指标5113.5盈亏平衡分析5113.6风险分析5113.7社会效益52第十四章 结 论54附表:附表1扩建新增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1-1扩建新增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1-2扩建新增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扩建新增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3 扩建新增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3-1扩建新增原辅材料、燃动费及工资福利费成本估算表附表4扩建新增销售收入及税金表附表5扩建新增损益表附表6扩建新增财务现金

4、流量表总表1固定资产折旧表总表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总表2-1原辅材料、燃动费及工资福利费成本估算表总表3销售收入及税金表总表4损 益 表总表5财务现金流量表附图项目区地理位置图扩建前总平面布置图扩建后总平面布置图3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金星粮贸有限公司烘干塔及干燥棚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金星粮贸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人: 1.1.3项目建设地点鄂伦春林场。1.1.4项目建设年限:2012年1.1.5项目建设性质:扩建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文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5、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流通领域国债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特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上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项目的通知(内发改贸函2008346号)自治区粮食局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关于建立专项资金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的报告(内粮发200818号)自治区粮食局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关于粮食收购有关问题的报告(内粮发200856号)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产品质量法粮食储存库设计规范环境工程设计手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其它有关设计标准及规范项目单位建设单位

6、提供的相关资料。1.2.2其它依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参数(第三版);国家计委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试用版)。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1.3.1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论证项目的实施条件和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1.3.2认真调查研究各项基础条件,避免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1.3.3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评议;1.3.4认真执行环保、消防、安全等国家标准与规范,遵循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1.4项目单位概况1.4.1公司发展情况金星粮贸有限公司,位于鄂伦春林场,由某

7、个人出资建成。主要经营范围为粮食收购、粮食仓储、农副产品收购销售。2008年8月成立,公司注册资本80万元。公司总占地面积为20724平方米,其中固定形态储粮仓50个,办公室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门卫房30平方米,水泥地坪5400平方米,仓储容量15000吨;2010年收储量大豆1.5万吨。目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储存品种单一,储存量小,急需扩容;建烘干塔一座700平方米,同时公司增加三座干燥棚,以提高粮食仓储品种及能力。1.4.2公司人员情况公司采用总经理责任制,负责制订公司各类工作计划,决定公司的各项管理机制。公司总经理下设:财务科、仓储科、办公室等。现有员工20名,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8、各1名,财务2名,仓储保管人员3名,检斤人员2名,检质人员2名,其他为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中,大中专文化程度人员1名,中级职称2名,其余人员为初高中文化程度。公司成立以来,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公司坚持“以科学求管理,以诚信求生存”的经营理念,按照“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环境”的发展准则,抓住市场机遇,迅速扩大规模,使公司各项业务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公司实力不断增强,信誉不断提升,各项经营业务也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公司本着“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经营理念,不断拓宽渠道,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周道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同广大客商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为推动鄂伦春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公

9、司经过几年的运作,已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法人治理机构,经营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1.4.3公司财务状况2011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843.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23.19万元,流动资产319.84万元,所有者权益578.51万元。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500万元。净资产578.51万元,资产负债率31.38%,资产利润率2.04%。年实现产值31.89万元,年产上缴税金4.30万元,年净利润12.90万元。1.5项目概况1.5.1扩建规模项目占地面积20724平方米,在原大豆收储能力1.5万吨的基础上达到3.1万吨;建烘干塔700平方米,玉米收储能力1.5

10、万吨,仓储总容量达到4.6万吨。主要收储农作物为大豆和玉米。1.5.2扩建内容日处理300吨烘干塔1座,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烘前仓230立方米,烘后仓230立方米,锅炉房建筑面积90平方米(910m),干燥棚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31400平方米)。1.5.3设备购置锅炉1台。1.5.3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330.58万元,其中:1.5.3.1土建投资294.20万元,包括烘干塔1座700平方米,投资140.00万元;烘前仓230立方米,投资6.90万元;烘后仓230立方米,投资6.90万元;锅炉房90平方米,投资14.40万元;干燥棚4200平方米,投资126.00万元;1.5.3.2设

11、备购置及安装费16.20万元,包括锅炉一台15万元,安装费1.2万元。1.5.3.3项目建设其他费用20.18万元,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工程监理费、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招投标费、施工图审查费、工程保险费、环境评价费、工程咨询费以及预备费。1.5.4资金来源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5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投入烘干塔80万元和干燥棚70万元。企业自筹180.58万元;1.5.5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仓储补助收入376.76万元,其中通过扩建后收入增加249.56万元;项目建成后总利润138.60万元,其中通过扩建后利润增加92.51万元;项目建成后税后利润103.95万元,其中通过扩建后

12、税后利润增加69.38万元;投资利润率27.98%;销售利润率37.07%;财务净现值410.62万元;内部收益率24.11%;投资回收期5.15年。54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理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食物供给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9亿亩,产量突破5000亿公斤,其中谷物超过4500亿公斤。“九五”期间,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5000亿公斤水平。1998年以后,由于连年丰收,库存逐年增加,市场粮价下跌,加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降至14.9亿亩,

13、比1998年减少2.16亿亩;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保护耕地、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粮食、减免税收、建立直接补贴制度、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6.48亿亩,比2009年扩大1329万亩,产量达到10928亿斤,比2009年增产312亿斤。其中,玉米面积扩大了2000多万亩,因面积扩大增产粮食88亿斤。2010年,东北及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到 2356亿斤,比2009年增产278.7亿斤,增长13.4%。由于去年东北及内蒙古地区遭遇伏旱,造成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减产约160亿斤,因此,今年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大幅

14、度增产是带有较大的恢复性增产因素的。十三个粮食主产区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8237亿斤,比上年增加295亿斤,增长3.7%。随着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自治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条件已严重滞后。自治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共投入资金21.7亿元,对381个粮库进行了扩容建设,增加仓容55亿斤。全区粮食仓储设施完好,仓容由“九五”期末107亿斤增加到“十五”期末的141亿斤,增长33%。这些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缓解了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而且提升了粮食仓储设施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为保障自治区粮食安全和实现宏观调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组建中国储备粮总公司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先后上收自治区大型骨干粮库16个,仓容28亿斤,其中新建仓容16.5亿斤,占上收仓容近60%,且仍有部分大型骨干粮食收储企业等待上收。这些上收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是区内较好的收储企业。2009年自治区财政厅、粮食局和农业发展银行自治区分行共同确认152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承担粮食政策性业务载体,但与上述上收或拟上收的粮食仓储企业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面对上述自治区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与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已严重滞后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