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51165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7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3版)(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关于公开招考编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的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_。A: 国营经济B: 合作社经济C: 个体经济D: 资本主义经济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征为,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 存,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品兰亭序的字体是_。A: 隶书B: 楷书C: 行书D

2、: 草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本题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来源是_。A: 人的价值的实现B: 人民群众C: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D: 生产力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关于这张古代作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战役发生在南北朝时期B: 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韩国C: 历史上称其为“马陵之战”D: 孔膑、白起是交战双方的指挥者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来源: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9题【解析】观察图中两方行军箭头的变化,最后交汇于马陵,可知图中所表现的

3、是马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魏国,孙膑、庞涓是双方指挥。综上可知,A、B、D表述错误,C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中国历史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对南极臭氧层空洞的研究要涉及_。A: 信息技术B: 能源技术C: 海洋技术D: 生物技术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南极臭氧层空洞的研究要涉及能源技术。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_A: 归王某所有B:

4、 归李某所有C: 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D: 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规定:“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的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故著作权归李某所有。B正确。7.“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_。A: 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 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

5、 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 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B项是表象,是对鼎器生活功能的叙述。D项是本质,是对鼎器政治功能的本质反映。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根据犯罪构成的划分,以下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一项是_。A: 危害行为B: 行为对象C: 危害结果D: 犯罪目的与动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 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需要的客观事实特征,是犯罪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等具体要件。D项属于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普通累犯是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

6、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_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A: 三年B: 四年C: 五年D: 十年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也叫普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被称为_。A: 资本的价值构成B: 资本的技术构成C: 资本的有机构成D: 资本的物质构成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由不变资本和可变

7、资本所构成的数量比例。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它是从资本的物质形态上来看的。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应归档的公文由_保存。A: 秘书部门B: 个人C: 档案部门D: 公文起草部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整理完备的案卷,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个人不得保存应归档公文、文稿等材料。12.某局办公室收到外单位来文后,其后续正确的处理步骤是_。A: 初审一登记一承办一传阅一催办一答复B: 答复一登记一初审一承办一传阅一催办C: 登记一初审一承办一传阅一催办一答复D: 初审一登记一答复一承办一传阅一催办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

8、C。解析:收文办理的程序依次为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光环效应也可以称为“一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晕轮效应的是_A: 一见钟情B: 三岁看八十C: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进绳参考答案:

9、A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夸大”,“最初印象”。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的“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往往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象是“带有光环的天仙”,样样都尽如人意,是典型的晕轮效应;B中“三岁看八十”意思是从三四岁的幼童身上可看到他成年以后乃至一辈子的一些状况特别是个性方面的一些状况不符合关键词“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因此不属于晕轮效应;C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正是对晕轮效应

10、的否定,因此不属于晕轮效应;D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进绳”说的是经历过后的心理,不符合关键词“最初印象”,因此不属于晕轮效应。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14.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首先和主要是_。A: 跨国公司B: 私人企业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D: 发展中国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同经济全球化本身的活动主体不同,一个是活动的外在推动者,一个是活动者本身。跨国公司只是经济全球化活动的主体之一,而只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既是全球化活动的主体,又是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唯物辩证法认为_。A: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

11、: 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 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答案解释。解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的说法,贬低了偶然性的地位,故A项说法错误;偶然性是可以认识的,故B项错误;偶然性具有不确定性,故C项错误;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所以答案只能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此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

12、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B: C: D: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 A解析:中指秋日落叶,长江奔腾不息,体现出了新旧事物的更替。与类似,新叶代替旧叶,流水推波前行,都体现了新旧事物的交替。而都是反应事物的样貌,并没有趋势性的意义,所以选。故正确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互联网并非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_的大潮流。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13、A: 一呼百应 铺天盖地B: 自上而下 不可逆转C: 有条不紊 举世瞩目D: 运筹帷幄 波涛汹涌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和填空。此题的突破口在第一个空。第一个空填入的词应能与“整齐划一”连用。“整齐划一”指的是步调一致,这一点与后文中“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相对应,再由后文“小小的草根网络”可知互联网的发展是从底层起步的。“自上而下”恰当地表明了互联网的这种发展方向上的特点。A项“一呼百应”是指响应的人很多;D项“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在此处明显不符语境。C项“有条不紊”形容有条理,一

14、点不乱。是强迷惑项。有人认为看到后面有“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觉得前面应该填“有条不紊”,故当选,其实不然。我们应统观整句话的含义,实际上“整齐划一”和“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已经能够照应,而“正是”却强调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从“草根网络”指民间这一点来看,正好与“自上而下”语义相反。正是由于草根文化汇聚成了大潮流,因而互联网不是自上而下发展的。再看第二个空,草根网络不断壮大,其汇聚成的大潮流自然是“不可逆转”的,符合语境,验证B项确实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18.上级机关收到下级机关的请示,经讨论研究形成意见后,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_。A: 指示B: 请示C: 批复D: 命令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