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6505108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一一净资产收益率评价公司的核心指标一一净资产收益率购物时,我们都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买股票也是这个 道理。在某种程度上,市盈率的作用就是评判一只股票是否 价廉,判断一只股票是否物美则用另一个指标一一净资产收 益率。什么是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的 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净资产。其中净利润指年度净利润,净资产指年报中上市公 司的净资产额。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资产中,除去负债,其余都是属于全 体股东的,这部分资产我们称其为净资产。这个净资产就如 同做生意当中的本金,如果有两家上市公司,A公司一年赚 1亿,

2、B公司一年赚2亿,仅从这些数据看,我们根本无法 判断哪一家公司经营得更好一些,因为不知道A、B两家公 司赚这些钱时用的本金(净资产)是多少。如果A公司的净资 产是5亿,B公司的净资产是20亿,那么可以肯定地说,A 公司的盈利能力要比B公司强得多,因为A公司的净资产收 益率是20% ,而B公司则是10%。通俗地讲,如果先不考虑股价的因素,好公司的标准当然是 那些很会赚钱的公司,而净资产收益率就是用来告诉投资者 一家上市公司赚钱的能力怎么样,赚钱的效率高不高。投资者在看上市公司年报时,还会遇到两个相当冗长的名词: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基础

3、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 收益率。这两个看着让人头晕的名词其实并不难懂,所谓非经常性损 益,我们会在以后单独介绍,它大概的意思是指飞来横财或 飞来横祸。所谓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就是在净利润 当中将横财或横祸去掉。而加权平均呢,是因为上市公司在 一年中可能会由于发行新股融资等因素导致净资产突然增 加,只有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才能更 加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与经营状况。至于加权如 何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一般投资者也没有必要了解透彻。每股收益是烟幕弹应当说,在所有评价上市公司的常用财务指标中,净资产收 益率是最重要的(市盈率由于考虑了股价的因素,本质上不属 于财务指标)。也

4、许一些投资者并不认同这一点,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每股收 益。事实上,如果每股收益不与股价相结合进行分析其 实就是分析市盈率,每股收益的单独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为由于送红股、转增股本等原因,每股收益的变化与公司 经营优劣与否没有任何关系。巴菲特就认为每股收益是个烟 幕弹,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更能说明问题。有一点需要提请大家注意,观察净资产收益率至少要看过去 三年的指标,如果公司没有经过大的资产重组,最好看看自 其上市以来每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这是因为,由于融资、投资进度等原因,只看一两年净资产 收益率,有可能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而连续几年净资产收益率足以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暴

5、露无遗。越过隐形的坎观察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我们会发 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上市公司往往在刚刚上市的几年中都 有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但之后这个指标会明显下滑。这是因为,当一家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净资产的不断 增加,必须开拓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并辅之以新的管理模式, 以保证净利润与净资产同步增长。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 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在考验一个企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 预测、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判断以及他的管理能力能否不断 提升。有时候,一家上市公司看上去赚钱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 其领导者熟悉某一种产品、某一项技术、某一种营销方式, 或者是适合于某一种规模的人员、资金

6、管理。但当企业的发 展对他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他可能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了。因此,当一家上市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仍能长期保持较好 的净资产收益率),说明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具备了带领这家企 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能力。对于这样的企业家所 管理的上市公司,我们可以给予更高的估值。不能比利率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少才合适呢?一般来说,上不封 顶,越高越好,但下限还是有的,就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100元存在银行里,现在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是4.14%,那 么这100元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4.14%。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4.14%,就说明这家 公司经营得很一般,赚钱的效率很低,不

7、太值得投资者关注。 你在认购新股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净 资产是5元,而新股的发行价格会是15元。也就是说,为 什么原来只值5元钱的东西能卖到15元,这就是因为这家 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于是上市公司溢价发行的新股才会被市场所接受。可以说,高于银行利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及 格线,偶然一年低于银行利率或许还可原谅,但如果长年低 于银行利率,这家公司上市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这 个原因,证监会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证监会 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时,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看一眼负债率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

8、,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好, 但有时候,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蕴含着风险。比如说,个 别上市公司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负债率却超过了 80% (一般来说,负债占总资产比率超过80%,被认为经营风险 过高),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小心。这样的公司虽然盈利能力 强,运营效率也很高,但这是建立在高负债基础上的,一旦 市场有什么波动,或者银行抽紧银根,不仅净资产收益率会 大幅下降,公司自身也可能会出现亏损。这就像炒房子,如果一套房子的价格是100万元,你只需首 付30万元就买了,一年后这套房子升值到200万元,你卖 掉房子赚了将近100万元你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超过300%。 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你要

9、知道,你是在负债经营,其 实是借了银行的钱(银行按揭)炒房。如果这套房子没有升值 而是贬值,那你的风险可就大了,如果房价一年后跌到70 万元,你再脱手,可就是把本金30万元都亏光了。对上市公司来说,适当的负债经营是非常有利于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的,能够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如果以高负债为代价, 片面追求高净资产收益率,虽然一时看上去风光,但风险也 不可小觑。有些股民一遇到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再融资就反对,认为这家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根本不必向股 民再融资,可以向银行贷款经营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净资 产收益率。其实上市公司再融资有时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 这恰恰是对股东负责的表现。与

10、市盈率相配合我们以价廉物美比照市盈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其实这也说明 净资产收益率与市盈率两个指标相配合,可以较好地判断一 家上市公司是否价廉物美,具不具有投资价值。分析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值得投资时,一般可以先看看它的 净资产收益率,从国内上市公司多年来的表现看,如果净资 产收益率能够常年保持在15%以上,基本上就是一家绩优公 司了。这个时候再看看其市盈率如何,如果其市盈率低于市 场平均水平,或者低于同行业公司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将这 只股票列入高度关注的范围。给上市公司卸妆财务篇之非经常性损益女孩子出门,总要化妆,别人看了也会觉得好。但上市公司 若是化妆,那可就害人了,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是上市公司素

11、 面朝天的本来面目。为了能给上市公司卸妆,中国证监会引 入了一个概念非经常性损益,它对于投资者准确把握上 市公司的真实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号文件中国证监会为非经常性损益下的定义是:公司发生的与主营 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主营业务和其他 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该交易或事项的性质、金额和发生频 率,影响了正常反映公司经营、盈利能力的各项交易、事项 产生的损益。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定义看不太明白,那通俗一点讲,非经常性 损益就是飞来横财或飞来横祸。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的工资 收入是经常性损益,你中彩票就是非经常性损益,丢失钱包 也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观察非经常性损益,对准确判断公司投资价

12、值来说很重要。 比如说,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一次性资产置换产生的利润往往 占到年度净利润的大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利润列为非经常 性损益,投资者只看净利润总额,可能会产生错觉,认为上 市公司本年度生产经营搞得不错。这就像一个人年薪5万元, 但中彩票得了 5万元,于是就对外宣称自己年收入10万元, 如果你以其年收入10万元的数据判断这个人的生活水平与 工作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非经常性损益不属于会计科目,仅看财务报表,投资者无法 清晰甄别哪些收入是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因此证监会除 了给它下了定义之外,还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十五种应认定为 非经常损益的事项。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 司信息披露规范

13、问答一一第1号文件就是对非经常性损益 的使用进行规范。证监会之所以如此重视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目的就是减少上 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象,使投资者更加方便更加可靠更加准 确地了解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真实状况,也就是说,既不能 让飞来横财使投资者高估了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也不能令 飞来横祸使投资者低估了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操纵利润的法宝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横财与横祸,但现实情况中,绝大多数是 横财。大多数上市公司在一年中或多或少会发点小财,这本 没什么不好,但问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试图在非经常性损益 上做文章将它作为“化妆品”,成为粉饰业绩、 调节利润的法宝,并以此来制造“迷

14、人”的幻象。 上市公司的小把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失而复得。上市公司卖出一批产品,货款还未收到, 计账时就将这笔业务列为应收账款,如果几年都没收回来, 那么就得计提损失了。比如说,公司有1万元货款5年没收 回来,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这1万元打了水漂,为此, 就得将这1万元视为坏账当作企业的费用。但如果这笔钱后 来又收回了,那就是意外之喜了本来已经当作死账提了 费用,在收回的当年,企业的利润就可以增加1万元。有的上市公司动起了歪脑筋,故意将一些可以收回的账款视 为坏账,等到哪一年经营惨淡业绩不好的时候再收回来,这 样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增加。除了死账收回外,上市公司还会在其他方面耍&#

15、8220;失而 复得”的把戏,比如说资产减值冲回、存货跌价冲回 等等,其方法与上面的例子一样。第二,财政补贴。顾名思义,财政补贴是指地方政府送给上 市公司一笔钱,通常是政府从扶持或政策导向角度出发给予 企业的一种资金支持。政府送钱给上市公司当然是好事,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有些 地方政府出钱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上市公司连续亏损。按照规 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要退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不 使自己控股的上市公司退市,于是就拿出一笔钱,使上市公司度过危急关头。可能会有投资者讲,政府这样做,应当欢迎呀。对于那些持 有这些亏损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对证券 市场整体来说可就不是好事了。

16、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跟人一 样也需要新陈代谢,把经营不善连续亏损的公司从上市公司 的行列中剔除,将有限的上市资源给予业绩优良的公司,有 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三,卖家当。有些上市公司为了不亏损或者使业绩好看, 会变卖公司的资产。比如说,公司有一块地,买了几年,地 也升值了,本来这块地是打算用来建新厂房的,但一看今年 要亏损,为了扭亏,就把地卖了。对上市公司而言,卖家当固 然可以提高某一年的业绩,但从长远看,这种败家的行为会 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害。上述三种小把戏得来的收益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虽然算在 事发当年的利润中,但投资者千万别将它们与靠主营业务得 来的利润混为一谈。在个别情况下,非经常性损益也会体现为另一种现象,就是 在某一个会计年度,上市公司突然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导致业 绩大幅下降甚至巨额亏损。这种现象一般是上市公司对以前 年度发生的未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