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6智能大脑——走进单片机的世界》优质课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648489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技术6智能大脑——走进单片机的世界》优质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劳动技术6智能大脑——走进单片机的世界》优质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劳动技术6智能大脑——走进单片机的世界》优质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技术6智能大脑——走进单片机的世界》优质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技术6智能大脑——走进单片机的世界》优质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有: (1) 物联网概念:通过电子传感器、 电子标签、 摄像头等设备,将所有物品和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物相连,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2)物联网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3)物联网应用: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各个领域。这三个学习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联网的概念;能描述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如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能体会生活中常见的物联网应用,如“我查查” 、智能摄像头等。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物联网特征的过程中, 体会实验分析理解的学习方法。 体会“分工”和“同学” ,感受合作的意义和团队

2、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物联网生活”的过程中,感受物联网生活带来的便捷。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联网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策略 “物联网” 对学生而言, 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概念的建构需要一步步累积, 从表层到内涵,逐步丰富。在了解其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其特征,领会其应用。概念、特征、应用三个学习内容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 故设计了层层递进的 “初步感知, 认识物联网动手实践, 理解物联网智慧生活, 体验物联网畅想未来, 展望物联网思维导图,总结物联网” 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经历远观近瞧进入展望总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真正创设“以学生

3、为中心”的学习情境。五、教学过程1 . 课前谈话,回顾互联网谈话:同学们,你们用过互联网吗?你用互联网做什么了?(查资料、玩游戏、上QQ)你的父母用互联网做什么了?(工作、购物、聊天)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虚拟的学习和 娱乐的空间,实现了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沟通。设计意图: 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 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使之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用“上网”这个话题进行简单的课前谈话, 活跃了气氛, 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互联网又是物联网的基础,谈论这个话题,又为物联网的学习作好铺垫。2 .初步感知,认识物联网引导:你们想知道老师最近用互联网做什么了吗?活动 1:远程监控,感受物联网。远

4、程互动: 将手机屏幕投射到学生机屏幕上, 在手机上打开 “小蚁摄像头” 程序, 远程连接,介绍这是老师的家,和家里的人打招呼提问:老师用互联网做什么了?(远程视频、远程监控)是的,那老师家里肯定有个什么设备?(智能摄像头)对,它就是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看家里的情况,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手机,就是我的另一个智能大脑。揭示课题:其实,老师刚才已经用互联网实现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应用,这个领域叫物联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物联网的世界。猜想:(1)看到“物联网”这个名字,你感觉是个什么样的网?(2)物联网的英文是Internet ofThings( IOT) ,看到这个英文名,你

5、能判断出物联网中的“物”通过什么相连的?设计意图: 远程监控在家庭中还未普及, 学生的知晓率还不高, 用手机远程连接智能摄像头进行场内外互动,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和后面学习 “物联网的特征” 遥相互应。 “物 联网”这个概念,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互联网”却是非常熟悉的,此处采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根据中文名猜想“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 ,再根据英文名判断通过“互联网”相连,初步建构物联网的概念。活动 2:视频学习,了解物联网。引导:这些物是怎样连入互联网的呢?看视频: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1) 智能空调为什么能感受到人的移动?(安装了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2)智能冰箱为什么通

6、过显示屏就可以知道冰箱里的库存食物?(食物上有电子标签)(3)怎么知道产品的产地、价格等信息?(二维码和条形码)回顾: 刚上课的时候, 老师的家是通过什么连入互联网, 让老师的手机可以看到家里的情况?(摄像头)小结:完善物联网概念:通过电子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条形码、摄像头等设备,将所有物品与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物相连,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设计意图:物联网中的“物”是智能的物,通过观看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正是电子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条形码等才使得这些物“拥有理解和传输信息的能力” ,从而成为智能的物,再回顾远程监控的应用,进一步充实“物”的概念,理解物联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识别、管

7、理和控制。3.动手实践,理解物联网过渡:这些物体是如何进行识别、管理和控制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体会一下。活动 3:小组合作,理解物联网特征。(1) 指导实验,明确步骤。实验分三步走。第一步,在组长的带领下,对照实验学习单了解实验内容,认识实验器材;第二步, 根据实验学习单, 分工做好实验准备; 第三步, 老师设置关联, 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填写实验结果。(2)分组活动,感受物联网的工作过程。(3)分组汇报:实验内容、实验结果。(4)引导类比:物联网的工作过程相当于一个人在智慧地处理问题。(5)总结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就是物联网的特征。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物联网后, 学生对物联网的

8、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还不能理解物联网的本质。借助于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的工作过程,再将其与“人处理信息的过程”进行类比,得出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三个基本特征,变抽象为形象,从而深刻理解物联网的工作过程。4 .智慧生活,体验物联网活动4:线上体验,交流感受。过渡: 物联网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打开桌面上的 “物联网智慧生活线上体验馆” 快捷方式,一起体验物联网开启的智慧生活。小组自由选择5 个体验主题中的一个,体验要求:(1)在选定的主题下,组内成员选择不同的场景体验;(2)组内交流:说说你体验了什么场景。(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一名组员说说你们组认为最

9、智慧的场景。友情提醒: 体验过程中, 有些地方需要自己点击鼠标才能继续体验。 就像我们亲手操作一样。设计意图: 智慧的物联网生活还没有普及, 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尚少, 不能对物联网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感受不到物联网生活带来的便捷。 线上体验馆提供了 5 个主题多个场景的体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进行体验, 并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 全面感受物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再由线上到线下,感受物联网已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5 . 畅想未来,展望物联网想象:如果你是物联网工程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播放视频: 10 年、 20 年以后,物联网下的我们会怎么生活呢?我们来看看这段视频,就像这一家人这一年的除夕一样。鼓励学生: 老师从你们的惊讶声中听出了你们对物联网生活的期待, 而老师更对你们充满了期待。因为我坚信:未来在你们手中,未来由你们掌控,老师期待智慧的你们,能为大家创造出更智慧的生活方式。设计意图:心中有蓝图,天地更宽阔。让学生满怀憧憬,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再通过未来物联网生活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深度感受“物联网”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物联网”的决心。师生总结:用思维导图理清物联网的概念、特征、应用和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