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47838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复习政治时要注意学习方法问题,追求学习的效率,而非复习时间的长短。可采用的学习方法如列表法、归纳法、比拟法等。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必须具备的条件:商品的两个根本属性:2、货币产生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本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

2、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置力下降,生活程度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本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消费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程度进步,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开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进步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

3、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格的上下,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消费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消费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纯熟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消费者个人消费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商

4、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消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消费率成反比。劳动消费率:劳动者的消费效率。劳率消费品量劳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消费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消费率变化引起。个别劳动消费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劳动时间、劳动消费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消费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根底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作

5、用:调节劳动力和消费资料在社会消费各部门的分配(使资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消费者改良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步劳动消费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消费的优胜劣汰。(使资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优化,合理,高效配置)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开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根本消费;开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开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层次消费。3、

6、消费构造:(1)消费构造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开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开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务实心理:6、做理智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防止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节俭节约,艰辛奋斗。【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第四课、消费与经济制度考点一:消费与经济制度(一)开展消费满足消费(1)消费决定消费(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

7、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消费状况决定)消费决定消费对象,消费决定消费方式,消费决定消费的质量和程度,消费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消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根底。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消费开展的历史。考点二:大力开展消费力1、必要性:大力开展消费力,是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消费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开展消费力。2、重要性:只有大力开展消费力,才能为稳固社会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根底,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兴旺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兴旺国

8、家充分显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进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经济制度(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而言,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1)消费资料公有制是社会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根底:(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表达: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进步。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开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达在控制力上,即表达在控制国民经济开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的才能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考点四、公司

9、经营与开展1、企业。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消费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效劳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市场经济的微观根底。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9、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施行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

10、管理,进步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的合理配置和产业构造的合理调整。考点五:劳动和就业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消费过程的主体,在消费力开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开展的泉。荣耀属于劳动者。2、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拟大,而消费力开展程度比拟低;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党和政府从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开展的突出位置,施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努

11、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3、劳动者要发扬艰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消费积极性、创造性。(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进步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3)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上下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

12、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敏地选择。人们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考点六: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3、做法:劳动者享授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根底。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根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进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损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展,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第六课、投资的选择考点七: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

13、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按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誉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一样,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局部。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程度。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敏方便,合适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誉比拟高,储蓄存款比拟平安,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早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全文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