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6478208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锁芳教授运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关键词】 黑地黄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滋阴温阳;史锁芳 史锁芳教授从事肺系病证临床研究20余年,早年师从其岳父李石青主任(原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深得其真传。史师对肺系复杂病症尤多心法,如其擅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卓著。笔者侍诊于侧,颇受教益。兹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对原方的认识 黑地黄丸原方载于刘河间病机气宜保命集,由熟地、苍术、五味子、炮姜组成,用治血虚久痔,证属脾肾不足、阳盛阴虚者。史师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其方证具有如下特点:(1)病机特点:既有脾肾阳衰,水饮内停,痰湿内生;又有肾精亏虚、阴不化气之机。(2)病性病位:病

2、性既有痰饮内留之实,又有脾肾精气亏损之虚,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位涉及肺、脾、肾三脏。(3)组方特点:苍术配熟地,取苍术之燥湿健脾,熟地之秘精滋肾,二者炒黑,去其味留其气,相制为用,燥脾滋肾,两擅其长;干姜配五味,取干姜辛散温脾,五味酸收敛肺,散敛互用,化饮保气以尽其用。四药同用,既燥且润,亦散亦收,动静结合,可治脾肾亏虚、痰饮留肺之证。史师解释说脾为生痰之源,肾为水脏,若脾肾两虚,不仅易生痰饮,若真阴已亏,也易致阴不化气,致痰饮更难去除。因此,老年虚损痰饮之证,不仅需要温脾,更需要治(滋)肾。因此史师甚赞该方之妙,认为其方滋(肾)阴与温(脾)阳同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化痰去饮与敛肺补精同用,

3、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且可达阴充助气化,虚阳易归元之效,其方深有真义,确非一般化痰饮之方可比。(4)适应病证:史师据其组方特点,尤擅用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脾虚饮停、肾阴亏乏之久咳、喘证、肺胀。(5)应用要点:史师概括该方应用要点为:老年久咳、慢性喘促,动则尤甚,咯痰色白,质稀有泡沫,或痰中带有咸味,舌苔薄干,舌质淡胖,双尺脉沉细弱,寸关滑大或濡等。(6)临证加减:若兼外感肺气失宣,可加三拗汤以驱邪宣肺;若感风热,可配桑菊饮;感风燥,可配桑杏汤;若痰饮郁而化热,可以配入千金苇茎汤健脾清化湿热;若兼有痰浊痹阻、胸阳不振者,可以复入瓜蒌薤白半夏汤或枳实薤白桂枝汤泄浊宣痹、温通胸阳;若痰浊

4、涌逆,可配三子养亲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以化痰泻肺降逆;若痰多色白,脾虚痰湿明显,可以配用二陈平胃,以健脾燥湿化痰;若白色泡沫稀痰多者,可配入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饮;若夹外寒内饮,也可复入小青龙,以增温肺化饮之力。2 验案举例 患者,男,62岁,2007年2月1日初诊。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病史10余年,咳喘反复发作,每次发作需住院治疗。此因受凉诱发3d,咳嗽气喘,咽痒则咳,形瘦面黑,昼轻夜重,喉中痰鸣,咯痰色白稀薄,兼夹少量粘痰,胸闷憋气,动则为甚,夜间难以平卧,口渴不欲饮,胃纳尚可,二便调,苔厚腻浮黄,质淡胖暗红,脉细濡滑,尺沉弱。史师辨证为脾肾不足,痰饮夹湿热,兼风热上犯。治当健脾益肾、化饮祛湿

5、、祛风宣肺。方拟党参15g,熟地10g,苍术10g,干姜4g,五味子6g,全瓜蒌10g,薤白10g,半夏10g,茯苓20g,杏仁10g,苏子10g,白芥子6g,桑叶皮各15g,僵蚕10g,冬瓜仁15g,生薏苡仁20g,芦根20g。经服上方7剂后,咳嗽显减,痰量显少,气喘胸闷显减,夜能平卧,能做轻微体力活动,时有腹胀,苔厚腻变薄。二诊时加石菖蒲6g,厚朴6g,陈皮6g,再服7剂。三诊时,咳嗽继减,痰转少,喘平,腹胀除,苔浊腻已化,脉细尺弱,上方去白芥子,加补骨脂15g,南沙参15g,7剂巩固1年未发。 按:本例患者乃脾肾不足,运化失司,痰饮内盛,故见“痰量多,色白稀薄,胸闷,气喘动则为甚”;因痰

6、饮兼夹湿热而见“痰粘,苔腻浮黄,质暗红”;因体虚感受风热,故见咽痒咳嗽。患者反复咳喘难愈,且以夜间为甚,形瘦面黑,提示本案不仅蕴有脾虚饮留,更蕴肾阴(精)匮乏之机。故史师抓住本案脾肾亏虚,痰饮夹湿热化之主机,巧妙运用黑地黄丸补肾健脾,以治痰饮之本,因痰湿痹阻胸阳,故配瓜蒌薤白半夏汤以泄浊宣痹通阳;配杏苏二陈、三子以增化痰降气之力;因苔显浮黄,故复入千金苇茎意以健脾清热化湿,又新近感受风热咽痒作咳,故复入桑叶皮、僵蚕以祛风热宣肺利咽;药证相符,故见效快捷,二诊时见湿阻气滞腹胀,故又加石菖蒲、厚朴、陈皮,以增化湿理气除胀之功,病延久发,痰湿渐去之时,则加南沙参、补骨脂养肺补肾善后。药随症转,步步紧扣,治法独特,故获良效。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