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的职权类别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6476997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内的职权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组织内的职权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组织内的职权类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组织内的职权类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组织内的职权类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内的职权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内的职权类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内的职权类别职权指职责范围内的管理权限,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作决定、指挥他人 工作以及发布命令的权力。组织内的职权有三种: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1) 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权 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每一管理层的主管人员都应具有这种职权,只不过每一管理层次的职位不 同,其职权的大小、范围不同而已。从组织的上层到下层的主管人员之间,便 形成一条权力线,这条权力线被称为指挥链或指挥系统,其中的权力指向是由 上到下。由于在指挥链中存在着不同管理层次的直线职权,故指挥链又叫层次 链。指挥链即是权力线。(2) 参谋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

2、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 建议等。(3) 职能职权。为提高管理效率,将部分直线职权授予参谋人员或某个部门 主管称之为职能职权(经授权而获得)。对,职权和,职能啲分析,决策不是一种职能,也就是说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权力。决策的对象是 战略、规划、计划、组织、人事、产品、指标、设备、班次等等,可以说所有 的组织活动都是决策的结果。只不过是决策的层次不同、决策的对象不同、决 策的正确与错误、决策是否越权、是组织决策还是个人决策的问题而已。拿一 个最小的例子来说:一个印刷厂的工人根据工艺要求,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实 现,完全可以工人自己说了算。这也是决策。为什么说决策是一种权力呢?因为决策行为是需要授权

3、的,譬如,决定公 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等决策权 是董事会。经理只有执行权或者说是为完成董事会决策在公司行使指挥权。而 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制定公司的具体 规章等决策权的是经理。同理,领导也是一种权力。企业组织的部门权力基本上可以分为决策(一级权利部门)、参谋、指 挥、检察(二级权利部门)、执行(三级权利部门)五类和一个,协调部门(非 权利部门)。五类部门的职权及职权关系:1、决策权力部门(一级权利部门)拥有组织重要事项的决策权。该部门只对总经理负责。直接指挥参谋、指 挥、检察、协调部门。不与执行部门发生直接工作关系。负责

4、公司的重大事项的决定。如战略、发展、规划、投资、财务、人力资 源规划等。企业的决策权力部门是决策委员会(有董事会成员、高层管理人员、专家 委员会成员组成)(内常设总裁办、行政部、文秘部、信息中心、统计部、等 后勤、支持部门)2、参谋权力部门(二级权利部门)有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谋的权力,只接受决策部门指挥。在同一层面没有指 挥权力。负责公司的战略、发展、投资、财务、人力资源等规划和计划的制定。 企业的参谋部门:战略发展部、资源规划部、投资部、企管部、调研部、 标准部等。3、指挥权力部门(二级权利部门)只接受决策部门指挥。拥有对执行部门发布命令等的权力既指挥权。负责 对所属执行部门下达执行任务,监督

5、执行情况,保证目标实现。企业指挥部门:副总经理、总监、总工办、供应部、生产部、市场部、财 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等。4、检察权力部门(二级权利部门)按照决策部门的决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其他所有权利部门执行专业检 察(这里所说的检察是检查、审查),没有决策权力和指挥权力。只接受决策 部门指挥。负责监视组织的活动和环境的变化,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保证组织活动正 常运转。是专业类的部门如审计、质检、安全,环保等对决策部门负责,根据 决策部门的要求完成检查、审查相关部门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工作环境。 将检查、审查结果及统计数据等直接报告决策部门,根据授权反馈给相关部 门。企业检察部门:质检部、审计部、

6、法律顾问处、统计部、保卫部、人力资 源检察部、环保检察等。5、执行权力部门(三级权利部门)属于完成具体任务部门,只接受指挥部门指挥。负责完成指挥部门下达的 执行任务。对于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直接向指挥部门报告。企业执行部门:生产、维修、设备、动力、储运、技术部、研究开发、会 计、证券部、供应、仓库、销售部、售后服务部、客户部、海外部、品牌管理 部、招聘、培训、考核、测评等。6、协调部门(不属于权利部门)属于部门之间横向协调部门,只接受决策部门指挥。可与任何部门直接对 话。没有指挥权力。负责部门之间横向协调工作。不参与纵向部门的协调工作。没有具体任 务。协调部门由企业资深望重的高级管理人员(管理、财

7、务、技术)组成,横 向协调的这些职位,没有明确的职权,主要强调职位担当者的人际能力。在更 多的情况下,它靠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命 令。职权分类要点:1、职权的分类在所有的组织中都存在2、部门职权不允许错位:3、部门职权不允许交叉重叠:4、保证信息的快速、畅通是实现目标的关键5、决策部门不能缺位6、副总经理、总监必须按职权分类设置7、完善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8、必须设立协调部门协调部门是一种过度性质的部门,如果企业的职权结构运行正常,协调部 门可逐渐弱化直到完全撤消。9、非正式组织要纳入协调的工作范围非正式组织也称为组织中的派别、派系,俗称小团体,是组织成员在共同 工作

8、的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非正式组织是 个人、社会关系的网络,并非由正式组织建立和要求,而是在人际交往中自发 而生。如,共同的兴趣、相似的背景:校友、同乡、牌友等;出于工作的需 要,相互帮助;工作量不足,纪律松弛,员工自由度高,三五成群闲聊培养感 情;公司制度与管理的不公平、有争议也易使权益受损的员工因为认知相同, 而互相支持。非正式组织的对组织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面作用:弥补不足-弥补正式组织的制度、规章的不足。协助管理-协助正式组 织提高效率、实现目标。有的小团体内部提倡相互协助、帮助,共同完成正式 组织的工作目标;加强沟通-员工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是发泄渠道和安慰

9、渠道。纠正错误-对正式组织的制衡,减少管理者错误发生。反面作用:抵制改革-作为一种力量可以刺激人们抵制改革。阻碍生产率的提高、阻 碍变革的实施滋生谣言-在非正式组织中极易传播谣言,以讹传讹弄假成真。阻碍努力-非正式组织的后进力量可以影响先进、阻碍进步、努力。以消 极怠工、利用政策漏洞钻空子等形式来阻碍决策的实施。操纵群众-非正式组织的领导利用组织的力量对群众施加影响、压力,进而达到操纵 群众的目的。松下幸之助对于非正式组织有着这样的看法:,经常有人提到消除派系的问 题。然而仔细思考一下,我以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制造派系是人类的本能,我认为该谈的是这派系是好还是坏。.既然如 此,倒不如肯定派系

10、的存在,然后再考虑如何活用派系。了解公司、部门内部 的非正式组织发展情况及其影响,是组织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些跨国 公司中,经理们需要对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以确定下一步的 工作方式和方法。协调部门因其独特的位置(任何部门和个人没有被管理、监督的的压力) 为其了解公司非正式组织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对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进行阶段性 的评估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协调部门可定期(例如三个月)对非正式组织进行非正式组织的数量、非 正式组织的成员分布、非正式组织的紧密性程度、各个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 之间管理行为的一致性、当前各个非正式组织对于管理目标实现的影响,哪些 非正式组织已阻碍了企业或部门的正常运作等考察评估。为发挥非正式组织的 积极作用,避免或消除非正式组织不利影响,可建议决策部门采取一些方法。如,把非正式组织的核心员工调离原来的岗位,减弱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使非正式组织由紧密型向松散型演变。将适合的管理人员融入到非正式组织 中,施展个人影响,逐渐使非正式组织的行为与正式组织管理目标保持一致 在正式组织内开展各种活动,如集体培训、学习讨论、体育比赛、才艺展示 等,强化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弱化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