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647547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归纳知识体系电压电阻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2二是电路是闭合的或电路是通路;注:1说电压时,要说*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的电流。2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3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但电路两端有电压时

2、,电路中并不一定就有电流通过。 4电路断开处的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二电压的符号和单位1,电压的符号是U国际单位:伏特V,简称伏V2,电压的单位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 1mV1000V1kV=103V; 1V=103mV=106V;3, 常见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1.5V。2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3人体平安电压值不高于36V。4家庭电路的电压值220V 。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2,符号:3,量程和分度值: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 V,分度值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

3、5 V,分度值0.5 V(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大分度值也是小分度值的5倍), 指针位置一样,则示数也是5倍关系注意:1有些电压表的接线柱是153+,表示两个量程共用一个+接线柱,15和3则表示两个负接线柱和我们平常使用的电压表不一样,在连接电路时要特别注意2电压表的使用一定要考虑周全4使用规则: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用电器或电源的两端 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否则指针会反偏。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4

4、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5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注意:1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假设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假设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2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读数时,要看清量程,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池的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5如何读数:(1) 一

5、看量程:根据电压表接线柱的连接情况,确定电压用的量程。(2) 二看分度值:选用03 V量程时,对应分度值为0.1V ,按表盘的下排刻度读取数据;选用015 V量程时,对应分度值为0.5,按表盘的上排刻度读取数据.(3) 三看指针的偏转情况:测量时应等指针稳定后读数,读数时应确认指针偏转过的小格数.一般情况下指针离哪条刻度线近,就按哪条刻度线读数.(4)计算 :电压表的示数=对应量程的分度值指针偏转过的小格数.简单说来: 选用03 V量程时, 示数=0.1V小格数选用015 V量程时,示数=0.5小格数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指针位置一样,则示数也是5倍关系。6、电流表、电压表的比拟:电流表电压表

6、异符号AV连接方式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 程00.6A和03A03V和015V每大格0.2A 1A1V 5V每小格分度值0.02A 0.1A0.1V 0.5V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或导线很大相当于断路同使用前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提出问题:如下图,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 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2)猜测假设:可能三个电压相等; 可能AB之间的电压最大; 可能AC之间的电压最大; 可能BC之间的电压最大.(3)设计实验:分别把电压表连在

7、甲、乙、丙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BC两点、AC两点,三次测量的电路图如下:通过电压表测出电压值, 填入下表.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4)分析和论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用公式表示为:U=U1+U2.5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串压两个分考前须知:连接实物图时,一定要对照电路图,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小灯泡,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要最后并联到所测电路的两端; 也可以从负极出发, 但也要按顺序连接.连接实物过程中, 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 每次连接完电路,一定要检查无误, 再闭合开关, 电压表

8、要按规则连入电路和读数。实验中, 每次读数后, 应及时断开开关. 如果电压表不够用, 也可只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量各电路两端电压.电路连接过程中,为何开关要断开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源和电路,防止电路连接错误,使电路短路而造成烧坏电源或电路的危害. 如果开关是断开的, 造成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对于需要分析实验数据而得出结论的实验, 可以先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罗列出来, 然后设计一个表格把实硷中测出的数据填入表格, 并试着将它们分别相加、相减、相乘或相除来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探究结论的普遍性,可进展屡次实验. 其目的是为了取多组数据,从而分析归纳,得出一个普遍规律。如本实验中

9、还可多改变几次电源电压和换用不同的小灯泡。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 提出问题:如下图,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 电压U、U1和U2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2 )猜测假设:可能三个电压相等; 可能U=U1+U23设计实验:分别把电压表接在图中,三次测量的电路图如下:更换小灯泡再进展两次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4)分析和论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的电压相等, 用代数式表示为U=U1=U2.5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U= U1=U2并压处处等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0、1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3连接电路时应按一定的顺序进展, 先串后并,即从电源正极或负极依电路图将元件逐个连接起来,最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使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人,从接线柱流出, 4接通电路前必须选用电压表的大量程试触(手持开关,眼看电压表指针)。假设发现指针反偏, 则应调整+接线柱; 假设偏转角度过小, 则改用小量程;假设指针超过最大量程, 则要换更大量程的电压表.5读数时要客观、准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读数完毕,应断开开关, 切断电源, 整理好仪器。三、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一样电

11、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sistance)2、符号:R二单位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W ;1电阻的单位:常用单位:千欧(kW)、兆欧(MW) 单位换算: 1 kW103W1 MW106 W1 MW103 kW106 W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2、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阻为几千欧左右。(三),电子元件符号:电阻

12、也叫定值电阻,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四)影响因素:1,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材料和横截面积一样,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和长度一样,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长度和横截面积一样,电阻率即材料越大电阻越大。 2. 温度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 1大多数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导体如碳,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些合金如锰铜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较小。 3,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一样条件3结论

1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4结论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无论它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L/S,其中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银铜铝,锰铜镍隔。假设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一样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廉价。(五)半导体和超导体: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

14、之间的物体。2,三种半导体元件的特点: 1压敏元件:受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变化 . 2热敏电阻: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的电阻。 3光敏电阻: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的电阻。 3.超导现象: 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一温度时,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4,超导体:具有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 超导转变温度超导临界温度:物质电阻变为零时的温度。5,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四、变阻器一、滑动变阻器 1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2,构造示意图:3,电路图中的符号:4,铭牌:*滑动变阻器标有5015A字样,50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或变阻围为050。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5,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的。6,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或用电器。7,使用:串联在电路中使用;接线柱要一上一下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