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647478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每日定时对消毒剂浓度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二、每月对灭菌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每季度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三、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结果判定: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四、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监测时间 每季度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

2、样。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采样方法 沉降法1.布点: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2.采样: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为9c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结果判定 非洁净手术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平皿)。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

3、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平皿)。五、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监测时间 每月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采样方法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

4、和剂。结果判定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 cm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 cm2。六、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监测时间 每季度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结果判定卫生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