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646554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省三等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陵水中学杨燕丽【摘要】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主要阐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非智力因素 培养影响一个人成长、成才的两大内在因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就像信息技术的硬件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往往在关键时刻,起决定性的作用。智力因素启动认知活动,非智力因素激发认知动力。通常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意志品质和对信息技术设

2、计创意、对美的鉴赏等,具有启动、定向、引导、激发、保持、强化等一系列功能。积极的非智力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它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形成信息技术技能、发展信息技术能力相互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还可以提高创造力,这在信息技术学习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只顾认知领域,必须注意时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开发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尽管如此,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比如,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就尚未引起充分重视。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不仅是因为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和提高该课程的学习质量,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还在于,信息技术是人类通用智力工具,它在培养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特别有效的作用。所谓“用电脑来开发人脑”,就包括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事实上,正是由于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作用,已使得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益受到一些影响。下面是我个人在教学方面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享。一、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动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无论是哪一门课程,兴趣是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只要

4、你能让学生产生了对信息技术的深厚兴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相对而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信息技术兴趣,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不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优

5、秀的辅助教学软件和作图方法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程序。现在,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缺乏明确的目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不适宜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开设程序设计教学等。这就使得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种状况待改变。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阶段亦应避免简单化的教学倾向,如果仅仅进行文字输入的教学和趣味程序的设计,也会使学生感到“不解渴”而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应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深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析疑解难,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稳定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上初三年级的第一章维护计算机硬件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

6、习兴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实验法,把电脑各种硬件物直观地向学生介绍,这样做既使学生直观地学到了知识,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想更进一步了解电脑的意识,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注意启发、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力意志力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使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预定目标。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不断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信息技术操作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要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错按某一个键,有时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或前功尽弃。又如,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就要求学生反复

7、练习,坚持不懈,特别是在实现从初学到“盲打”的过程中,更需下一番苦功夫。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学生利用课程软件进行学习,实际上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和实践,这就要求学生运用、组合已有的知识,保持脑力和体力的适度紧张,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足够的耐心与恒心。上述教学过程对学生意志力都是很好的磨练,但它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实现,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创造思维。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丰富情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坐在信息技术前,他们所面对的是既可以动手实验,又可以动脑思考,还可以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习工具。随着信息技术软硬件

8、技术的发展,可以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反馈及时,学生答对时,信息技术给予奖励;答错时,则给出是否需要帮助等信息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构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使他们免于在其他同学面前产生窘迫感,进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基于以上认识,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信息技术交朋友。事实上,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才会真正与信息技术交朋友,才能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和向往。但单纯地讲授

9、信息技术原理和信息技术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根据一些学生反映,信息技术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单纯学习信息技术语言更有助于提高对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越发达,越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信息技术等科技成果的情感时,不能忽视信息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有关社会问题,如应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合作与友爱;在丰富学生情感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道德、理想的培育。四、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合理性教学的评价具有指向、检测、诊断等功能。但应试教育下的评价体系,忽

10、视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评价过程只重视学生作品成果,忽略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忽视了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真正的评价应适应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要多元性,各种评价方法都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应避免在评价方法中出现形式化的现象。例如,对基础性的知识点,利于纸笔测验进行评价是恰当的,能够很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而信息技术的上机实践操作能力,需要成长记录和表现性评价。因此,一方面教师需提高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保证各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需取长补短,根据不同

11、的情境和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的转向必然引起教学方式和方向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重新燃起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参考文献:1、何克抗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