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问题略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644106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问题略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小衔接问题略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小衔接问题略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问题略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问题略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问题略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期望不同。幼儿园一方面要承担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要服务家长。如我们县城幼儿园分别主要接收来自城市、农村务工及留守等不同层次的幼儿,他们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因其自身的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必然会不同。城市的幼儿父母主要在事业单位工作,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对孩子发展的理解更为

2、全面和科学,有着较为合理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因此城市家长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智力发展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农村户口父母主要是体力劳动者,而且大多数知识文化水平有限,较低的收入与社会地位使他们希望幼儿在园多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2.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太大。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美观而有趣,游戏氛围浓厚,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然后学习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活动内容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孩子们边玩边学。而小学学习是有计划地进行,还有考试等各方面的压力。最后是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是教师,更像父母,除了教育更多的是保育。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天都有较多的教学任务,每天要求

3、孩子学习为主,一丝不苟。 3.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现片面性。许多家长到大班只重孩子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的私利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为了生源,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搬进课堂。致使许多家长常给我们教师施压,要多教授孩子的文化知识。 二、幼小衔接的对策 1.幼儿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因素。(1) 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增加看图书、手工等安静活动。督促孩子能按时休息、按时上学、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上课纪律、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

4、作,不随便讲话,积极思考问题与发言,爱护书籍、文具和独立活动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常开展一些猜谜语、找错等活动,尤其让孩子多读书,爱读书。(2)使生活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大班末期的上课时间可以延长至30-35分钟,改变课桌的安放,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最近为了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开展竞选小组长和争当值日生等活动,孩子们不再需要教师扯着嗓子“循循教导”了,而是很自觉,积极地参加活动。(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为了幼儿能适应上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班末期,要从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过

5、渡到幼儿体质的锻炼,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在孩子早晨入园时带孩子户外运动, 进行空气浴等。(4)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组织幼儿参加少先队活动,树立当小学生的光荣感,组织大班幼儿和小学生一起升旗等活动,或请一年级小学生回园谈学习体验与收获,培养幼儿上小学的欲望 2.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非常重视做好家长工作。(1)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2)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3)小学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 3.科学制定小学初的生活制度,努力减少“坡度”。幼儿大班教师应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后期课程设计的特点,适当安排入学初的课程、课时,小学一年级教师也应增加活动性课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尽量减少作业任务、控制家庭作业量,动静搭配,寓教育与游戏中,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4.配合幼儿园做好大班后期衔接工作。小学教师要热情接待来参观的幼儿,开展活动时主动邀请大班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