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_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644066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_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_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_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_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_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并配有六幅插图。语言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能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特点的兴趣。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短”等12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两个偏旁“八”和“鸟”。学会书写“云、公、车”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书中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采取

2、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教学思路: 1、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2、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学生反复练习。 3、采取多种形式练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4、利用游戏等方法,巩固知识,把对本课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中。教学准备: 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动物王国看看,想不想去呀? 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比尾巴(出示课题,拼读课题)。小动物们邀请每个小朋友都去观看他们的比赛,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看看它们怎么个比法吧! 二、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用圈圈起来)。师:我看同学们都把不会读的字圈起来了,现在就请你们自己找小老师教你们读,把这些不会读的字读会。2、小组读课文(不会读的字请小老师教)。师: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把不会读的字都读会了。我们一起来再读一次课文。3、听录音读课文。4、全班读课文。5、这次比赛有哪些动物参加了?参加比尾巴的有()、()、()、()、()和()。 6、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动物名称,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1)出示动物名称,学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领读。(2)师带读,生齐读。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大家喜欢这些小动物吗,在它们之中你们最

4、喜欢谁的尾巴呀?为什么喜欢它的尾巴呢?请你来读读课文中讲它的句子。1、让学生读读。(注意读出喜爱的语气,必要是老师作示范)师:还有哪些同学和他一样也喜欢它的,都站起来读一读。a、指名学生读。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可能都有不同的喜好,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尾巴,你就在前后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中写它的句子吧。b、喜欢这种动物尾巴的学生都站起来齐读。c、还有谁喜欢别的小动物的尾巴的?为什么喜欢?你也来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吧。d、趣味对读:男女生对读、组与组对读。2

5、、老师问,学生答,(单问单答,连问连答,学生对答时,加上动作)。师:你们对答得可真捧,动作也很到位。)四、随堂练习,提高能力 1、找尾巴 师:瞧,这些贪玩的小动物,玩得把尾巴也掉了,谁能帮帮它们,给它们把尾巴找回来。2、连一连,把动物及相应的尾巴形状连起来。(出示课件)3、画尾巴 、出示课后“读读画画”图,给六种丢了尾巴的动物画上尾巴? 五、拓展训练 ,发散思维这首比尾巴的儿歌可真有趣,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做得很好。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动物朋友(出示:小马、兔子、大象、小猫、猴子、小狗的图片), 它们看到这些小动物比尾巴比得这么起劲也想来比比,不过,它们比的不是尾巴而是耳朵。也为它们编首儿歌吧!师生合编儿歌:比耳朵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兔子的耳朵长,马儿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遮住脸。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小猫的耳朵尖,猴子的耳朵圆,小狗的耳朵听得远。六、本课小结,布置作业今天,同学们参加了小动物们的比尾巴活动,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形状特点,回家后把这次有趣的比赛给家人讲讲吧!板书设计: 10 比尾巴 长 短 伞 弯 扁 最好看 猴子 兔子 松鼠 公鸡 鸭子 孔雀 教学反思: 这首儿歌,富有童真童趣,节奏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的喜爱。教学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情为基础,以读训练为主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自悟自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